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书生 《科技与管理》2006,8(6):136-138
从分析绿色文化内涵入手,探讨绿色文化对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实现绿色技术创新,需要绿色文化的引导和支持。不良文化观念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文化是绿色技术创新的思想基础。中国要大力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就必须变革传统的思维方式,弘扬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绿色消费与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议题,其内在关联和演化机理却鲜有研究。引入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交互过程演化模型,进行5种情形下ESS演化趋势的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有限理性、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绿色消费和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实现良性互动而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博弈群体理性的塑造和完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旨在为推动二者有机耦合、协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3.
实施绿色技术创新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总结了技术创新和绿色技术创新理论,分析了当今企业要发展绿色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05,23(3):414-418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存在外部经济性问题,这说明把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唯一主体有其局限性。从技术社会形成论(SST)视角看,绿色技术创新是一个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的社会过程。由此提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这一理论分析框架,将政府、科研院所、公众等相关社会群体纳入创新主体系统,强调它们与企业的共同作用,以解决绿色技术创新的外部经济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王昕 《百科知识》2023,(30):32-33
<正>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主动或被迫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在人类从借助技术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进而获得极大的物质满足到完全操控技术肆意改造世界达到所谓的精神满足的同时,工具理性、经济理性不断冲击着人类一再降低的自然底线,最终人类迎来了自然的审判——全球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当前,关乎人类文明延续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生态理性以人类永续发展为出发点,以积极的、进步的生态价值观引领社会共识和文化导向,对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促进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绿色技术创新是保护环境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在中小企业中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结合绿色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的特点,探讨了中小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存在的一些障碍,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峰  刘靓 《中国科技信息》2010,(13):295-296
面对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解决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成为人类社会的首要问题。在技术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战略的生态转向和创新政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体系。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从绿色技术创新的实践现状分析,对绿色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展初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文章对目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主要包括绿色技术及其创新的内涵,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技术创新过程的绿色化,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及其它问题,构建国家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发展绿色经济,现有研究的不足等。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绿色采购得到很大推广,又由于林业的特殊作用,林产品绿色采购意义更加重大。林产品绿色采购与林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很强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林产品绿色采购和林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概念界定,分析林产品绿色采购与林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目前中国绿色采购与林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现状,建立绿色采购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联动模型,并提出在联动机制下政府和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立绿色技术交易体系是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建立绿色技术交易体系对绿色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绿色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和优势,建立绿色技术交易体系,对提高云南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提出云南建立绿色技术交易体系的对策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绿色信贷政策可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从高污染行业转向绿色低碳行业,从而推进绿色产业创新和经济绿色发展。基于2002—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污染和非污染行业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污染行业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显著降低。异质性拓展分析的结果表明,低研发密集度、国有、固定资产占比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环境规制水平低的污染行业出口企业在政策实施后均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高研发密集度、非国有、固定资产占比高、外部融资依赖程度低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和环境规制水平高的污染行业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显示,融资成本在绿色信贷政策与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在“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如何更好地推动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绿色GDP与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凯 《科技广场》2009,(6):14-15
本文从GDP与绿色GDP概念及计算公式入手,分析了绿色GDP与科技进步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如何通过科技进步降低资源成本、环境成本与社会综合成本以促进绿色GDP可持续增长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杨发明 《科研管理》1998,19(4):20-26
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技术创新。本文从研究与开发的绿色化、创新过程的绿色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绿色化以及技术经济范式的绿色化四个方面对绿色技术创新研究进行了综述,以便于在实践中完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olicy》2022,51(1):104406
Climate changes and ecological challenges often motivate firms to diversify into environmental domains. However, this does not guarantee impactful inventions.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firms can create impactful environmental inventions based on their technological relatedness and prior knowledge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Using a unique dataset of 1,990 high-tech Chinese firms between 2006 and 2016, our results reveal that diversifying firms’ green technological relatedness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invention impact. While the depth of firms’ knowledge integration capabilities steepens this relationship, the breadth flattens it. Higher levels of depth capability result in a greater impact, while greater breadth leads to an early attainment of peak invention impact at a lower degree of green technological relatedness.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采用DEA方法测度了2007—2011年中国区域绿色增长绩效和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并建立随机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等诸因素对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增长绩效省际差异较大,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于绿色增长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消费效应和结构效应显示为正向影响,而人口效应为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绿色技术创新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既注重经济发展,也注重社会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绿色技术创新有许多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建立健全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纵横》2011,(4):227-227
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工艺过程中实施绿色加工的解决方案,并对高速干切削的特最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软科学》2018,(2):93-9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以高端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将主观规范分为企业环境伦理和政府环境规制两个维度,分析了主观规范对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和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直接影响,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意愿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环境伦理和政府环境规制均能正向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意愿,但政府环境规制发挥的作用较大;绿色技术创新意愿能积极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并在企业环境伦理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政府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绿色技术的创新历史,企业、大学和非营利组织的绿色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四类技术领域。美国绿色技术创新模式属政府全程驱动型模式,但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美国绿色技术创新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资源基础观和知识整合理论,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2010-2019年数据,建立面板Tobit模型探究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信息化建设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软件建设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较硬件建设更强,且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互补充;(2)信息化建设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存在阈值,环境规制程度较强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