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往往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枯燥的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我们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可是我们的学生却感到索然无味,收效甚微。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忽视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在此,我愿粗陈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个严重的误区,即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和不可逆转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文字记载的历史而不是历史的本体。它只能被我们所认识却无法直接感知,只能被我们所理解却无法重复验证。这与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与青年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因此,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了。笔者下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头头是道,受业者却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多彩的历史长卷便成了年代、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传道者头头是道,受业者却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有感于此,本文拟就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作用作一些初步论述,并进而探讨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发展形象思维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经常把历史事件的各种原因弄混,本文就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分类做了探究,分别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和外因三大方面做了阐述和比较,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们对部分中职教师和中小教师的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教师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们往往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非常关注,却忽略了教师的心理问题,所以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历史教育实践当中 ,我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许多学生爱好历史却不爱上历史 ,爱看历史课外读物却不爱看历史教科书。思想再三 ,我认为原因在于我们的授课方式有点与时代、学生的生理、心理不合拍 ,再加上所授的内容有点教条、僵化 ,缺乏再现历史真面目的活化性 ,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历史 ,去体验感悟历史。针对这种现状 ,笔者认为 ,历史教学也需与时俱进——师、生、教材 (主、客体 )之间应在交流中互动 ,在互动中交流。第一 ,转变对学科目的的认识。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 :课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似乎有点“…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多学科的整合——《璀璨的文学艺术》听课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综合性尽人皆知,它几乎包容了我们生活中目所能视、耳所能闻、心所能想的一切。见怪不怪的是,教育中自从有了学科的分野,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不再像生活中的历史那样浑然一体,而是被割裂得支离破碎,某些历史反倒被划归别种学科了。然而,不管你划归了谁,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毕竟要恢复浑然一体的本原,纵使历史教科书不写,历史教师却不能漠然视之,不讲“完整”的历史就难解孩子们心中的疑虑。这样,历史教师就不得不“越界”从所谓其他学科去“借”历史,辛苦归辛苦,但这事却必须做。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是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有必要理清当前文言文教学问题出现的根源,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教师、文言文教学的历史地位等方面分析问题原因,并试着提出革新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都有一个困惑:学生学了世界历史、中国历史,但却不了解生养自己的乡土历史,这种历史教育正常吗?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育沦为了教材的奴隶,老师只是简单地教教材,而不是着眼于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这就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多年得不到发展,只有一年一年的机械重复,让学生记忆、背背而已。教材是惟一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历史教育被长期封闭在狭隘的历史教科书中,而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乡土历史却无法走进历史教育的视野。这也正是传统课程的弊端所在。新课程下的历史教育,为我们打开了历史教育的新天地,我们教师面对的历史教育资源一下子变得丰…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历史教师在执教历史课程时,习惯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公式化讲解和分析,言必称“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看似科学实则干巴;造成学生虽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的中学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求课前教师带领学生们巡访首义遗址、阅读资料,形成了感性认识.三中的教师设想,教学可以重点让学生认识武昌起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探究胜利的原因.但在实际课堂上,有位学生却提出武昌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不是必然的,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他说:"如果没有四川保路运动提供的时机,武...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盲校历史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上课时无非是“一师(教师)、一书(教本)、一张嘴”,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语言表述,我们的盲生也只是简单、枯燥地接受知识的结论,于是便出现了历史老师在课堂上的喋喋不休.却换来了盲生呼呼入睡的现象。因此,盲校历史课堂教学要勇于创新,就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口误说起     
在我们的英语课堂话语观察中,也发现很多英语教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口误。其中有些是由情绪、语速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口误往往无伤大雅,基本上都通过教师自身的修正得到了及时的弥补;但有些却与教师语法  相似文献   

15.
在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英语成绩很好,而有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成绩很一般;或者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的起点一样,但是英语成绩却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让英语教学大打折扣了,无论是教师自身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我们都要考虑到。  相似文献   

16.
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要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这是不容置疑、无可否认的。然而,为什么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待遇比一些经济落后地区高了许多,但积极性却不见得到调动?为什么某个历史时期教师的生活待遇比现在的待遇差很多,但积极性却远远超出现在教师的积极性?为什么某些单位教师待遇年年提高,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教师积极性却调动不起来?为什么在同等待遇之下,有些教师默默地把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无私奉献,甘当“蜡烛”,而有些教师却弃教、厌教呢?这一系列问题使我们看到,当前在教师积极性激励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课堂教学是中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学生却普遍厌学历史知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师只是将学生的头脑看作是一个容器,一股脑地向里灌输知识,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课成为美国学校的核心课程进入"黄金时期",然而中学历史教师素养却十分令人担忧。为了促进教师教育、提高教师质量,美国着手制定教师标准,推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伊利诺伊州在2005年制定颁布了详细的教师标准,在全美产生广泛影响,并具有代表性。其中对于历史教师提出全面的步步推进的,然而又是具体明确的基本要求,确实能发挥历史教师标准的引领性和规范性作用。与基础教育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密切联系,致使历史教师标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基于法制化的运作,更使其具备了法律的严肃性与公正性。伊利诺伊州历史教师标准的制定与颁行,有力地促进了中学历史教育。这种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务实的、法治化运作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合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普通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干力量,一直以来我们却比较忽视对他们的研究。普通教师之所以普通,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哪个教师天生优秀,普通教师更需要鼓励、支持和帮助,重视普通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其现状及原因,寻找普通教师自主发展的策略及路径,是很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历史教师在执教历史课程时,习惯于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公式化讲解和分析,言必称“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看似科学实则干巴;造成学生虽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学科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落实也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