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是学习数列的两大精髓."从基本量出发,知三求二."这是方程思想的体现.而"将数列看成一种特殊的函数,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n的函数."则蕴含了数列中的函数思想.  相似文献   

2.
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是数列的两大精髓."从基本量出发,知三求二."这是方程思想的体现.而"将数列看成一种特殊的函数,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都是关于n的函数."则蕴含了函数思想.借助有关函  相似文献   

3.
数列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an=f(n)和前n项和公式Sn=f(n)都可以看成n的函数,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dn+(a1-d)可以看成是n的一次函数,  相似文献   

4.
数列性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相邻项的关系来进行的,我们还可以把数列看成是一种以正整数n为变量的函数,数列的性质就可通过函数的性质反映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列问题,这为数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体会,希望对同学的复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可以看成是以正整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式,前n项和公式是关于n的过原点的二次函数式,事实上,数列与函数之间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因此数列中存在许多类似函数的性质,如单凋性等,在解数列题时,若能注重这些性质的运用,可使解题优化,请看题例.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当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变为取一切正整数时,函数就演变成了数列.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山一次函数演变而来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是由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演变而来的等,由于数列与函数之间存在着这种“天然”的联系.而函数与方程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自然就想到了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来解数列题,本列举几例.  相似文献   

7.
用高阶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引导 ,认识到K次多项式函数在n =1,2 ,…时的值所形成的数列是K阶等差数列 .反之 ,对一个未知函数方程的多项式函数f(x) ,如果能用试验的方式求得 f(x)在x =1,2 ,…时的值或一列等距点处的值 ,则由此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来导出多项式f(x)的函数方程  相似文献   

8.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一个数列的第n项(即an)与项数n之间的函数关系,知道了数列的通项公式就可以求出数列的每一项,即这个数列就是确定的,因此求数列的通项是解数列题的突破口、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数列这部分知识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一个衔接点,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如果用函数方程的思想来研究数列,尤其是等差数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dn=(a1-d)和前n项和公式Sn=2/dn2+(a1-d/2)n可知:当d≠0时,通项an是n的一次函数,表示数列{an}的各点是在直  相似文献   

10.
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项数(序号)n之间的函数可以用一个公式an=f(n)表示的话,则称这个公式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研究数列的一个关键,应切实掌握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75):85-86
当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变为取一切正整数时,函数就演变成了数列。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一次函数演变而来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是由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演变而来的等。由于数列与函数之间存在着这种"天然"的联系,而函数与方程又是密不可分的,基于此条件下,本文对于用函数方程的思想研究等差数列题进行详细论述。本文先论述了高中数学的函数与方程思想,然后列举了很多例子对于此类利用函数方程思想来解析数列问题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12.
1数列的通项一个数列{a_n},如果它的第n项a_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就说这个数列有通项公式(可能不唯一),或说其有通项;如果它的第n项a_n与n之间的函数关系不能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就说这个数列没有通项公式,或说其无通项.因此,对于全体数列按其通项存在与否可将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求解函数方程的方法,解决两种由递归公式给出的数列的通项求法。  相似文献   

14.
数列是函数概念的继续和延伸.数列通项公式可以看做关于项数n的函数.是函数思想在数列中的应用。数列以通项公式为纲。数列问题最终归结为对数列通项的研究.在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中只研究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基本模型.但在近年的高考中.给出递推式求通项问题几乎每年都出.  相似文献   

15.
给了数列的递推公式和初始值,起何求它的通项呢?下面通过例题说明求这类数列通项公式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例1 已知数列{a_n}的项满足: 求通项a_n。我们知道,数列的项a_n是自然数n的函数,递推式是一个循环方程, 实际上是未知数为a_n,a_(n-1)……a_2的函数方程组: 根据递推数列的这一本质特征,求通项a_n就是解方程组(*),求得未知函数a_n。  相似文献   

16.
数列     
《数学教学通讯》2006,(4):35-49,I0019-I0024
实质追索 数列既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充当压轴题角色,特别突出考查递推、叠加、待定系数、分类讨论等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在命题方向上常以数列为载体,综合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解析几何等知识交汇考查,因此复习时我们应该认真理解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兔  陈浩 《数学教学》2005,(6):26-27
对于数列的通项公式,教材是这样定义的:如果数列{an}的第n项an与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的基础知识,是数列教学的重要内容,本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教学提出如下两点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 一、用函数的观点认识数列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的有关概念可以用函数观点加以理解,动态的函数观点是解决数列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可用函数的观点研究它们的图象和性质.当然还要注  相似文献   

19.
张容 《云南教育》2005,(23):38-39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 (n-1)d与前n项和公式sn=na1 n(n-1)d/2可以看作是定义域为N 的一次函二数和二次函数。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直线方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很容易知道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与几何的关系,并且可以利用它解答一些等差数列的题目。  相似文献   

20.
对问题:若数列{x_n}满足递推关系 x_(n 1)=f(x_n),求数列{x_n}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尝试先求出方程 x=f(x)的根,即函数f(x)的不动点,再将递推公式 x_(n 1)=f(x_n)转化为 x_(n 1)-α=a(x_n-α)、x_(n 1)-α=a(x_n-α)~2、x_n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