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2009年的浙江高考物理怎么考? (一)高考命题思路与指导思想2009年的浙江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是我省物理学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命题.因此,浙江省考试院强调命题中要体现"平稳过渡"的原则.要"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新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保持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1 2005年江苏生物学高考试题的特点 2005年高考是江苏省实行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与2004年首次自主命题相比,仍然坚持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稳定与发展并举的命题思路;试题难度与2004年试题基本一致,体现了高考试题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指导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2007年进行了首次新课程高考,实现了高考的平稳过度。首次全面自主命题并将"基本能力"测试列为高考科目,这是全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基本能力"测试命题应该说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令人难以琢磨的难点。它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山东省全面实施自主命题的第一次,同时又是实施"3 X 1"新高考模式的第一次,开创了新课程改革、新的命题组织形式和新的高考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 2007年是山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将首次实施"3+X+1"考试模式并自行组织各科目单独命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指出,2007年山东高考自主命题将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确保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能实现平稳过渡,并能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备考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9年的浙江省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是我省物理学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命题.因此,浙江省考试院强调命题中要体现“平稳过渡”的原则.要“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新课程改革,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保持命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学科能力”.在具体操作中,要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试题设计的层次性,合理调控试题的综合程度,切实体现“迈小步、不停步”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2008年高考是山东省进入新课改后的第二次高考,也是自2005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以来的第四个年头,更是从去年开始在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以后的第一次高考检验.人们对2008年高考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希望通过这次高考能够看到新课改的导向、山东省自主命题的特色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是安徽省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的首次高考,数学试卷的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前三年我省自主命题的风格,难度适中,但却比去年试卷的区分度高,这一点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故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我省的高考数学试卷命制得很好,值得称赞,这说明安徽高考数学自主命题几经磨砺正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1988年以来,高考语文上海卷命题组在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命题处的指导下,在命题实践中,努力探索如何出好供参加过高中语文会考后的考生参加高考用的上海语文试卷。命题组思考的中心是:在坚持高考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又要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这“两个有利”的前题下,高中语文会考后的高考语文卷,应有哪些特点?或者说,它应注意测试考生语文水平的哪些方面?从几年来的命题实践与考后分析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在今年春天全国第一届考试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会考后的高考,应注重于考生能力水平的测试,这是十分正确的,语文高考试卷亦应如此。  相似文献   

9.
高考数学广东卷自主命题已经走过了6年,经历了两次改革:2004~2006年,是过渡阶段教材的自主命题;2007~2009年,是广东作为新课标课改先行区高考数学的自主命题.2010年将实行高考命题新的改革.从广东高考命题的特点来看,前一阶段的自主命题往往影响下一个阶段的自主命题,命题会保持连续性,强调平稳过渡,同时又渗透新的理念与思想.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省自主命题,文综合、理综合仍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这是我省高考的一个新变化。高考分省自主命题,是涉及教育全局的重大制度性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需要。实行分省自主命题,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使地方政府更好地根据省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化高考改革。今后两年,我省高考仍会有新的变化,2006年的高考全部由我省自主命题,2007年的高考将检验新课程改革的成效。2005年山东省自主命题总的原则是与2004年高考对接,平稳过渡,难度适中,并且试卷内容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  相似文献   

11.
福建高考数学自2009年自主命题以来,至今已有六年.在这六年中,福建高考数学命题始终坚持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普通高中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1],对中学数学教学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这六年是不断探索和改革的六年,也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六年.回顾这六年,对于福建高考数学命题的科学发展和福建中学数学教学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笔者对  相似文献   

12.
2002北京春季高考已经结束,由于今年是北京市实行"3+X"考试方案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北京市取得高考命题自主权以来第一次对语、数、英三科单独命题,因此,春季高考的试题受到各方的关注.分析春季高考的试题,可以看出北京市教科院自主命题的思路,这将会对高三临考前的复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21世纪初普通高考出现分省自主命题以来,自主命题省市在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总体考试标准和原则的基础上,围绕中学课程和教学改革,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开展试题命制和研究,使普通高考命题在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指导中学教学、有利于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出现以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主,有关省市自主命题为辅,基于考试实践而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4.
宁静 《新高考》2005,(9):4-6
2005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总结2004年第一次命题经验,在“高扬改革,稳中求进”的思想指导下,2005年高考江苏政治卷比较成熟,比较规范,既较好地完成了高考选拔功能,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了良好导向。  相似文献   

15.
2007年是山东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的第一年,将首次实施“3+X+1”考试模式并自行组织各科目单独命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指出,2007年山东高考自主命题将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确保2007年山东省普通高考能实现平稳过渡,并能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备考过程中正确把握考试说明的要点,依据考试说明指导考生进行复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广东省高考政治科自主命题的第一年。今年的政治科试题在保持了以往高考卷特点的同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认清高考试题的变化,了解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有助于2006年高考备考。下面,本文将具体分析2005年高考政治试卷特点,并结合考生答题情况,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一、以教材为本,突出考查“双基”近年来,高考命题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能力考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要求。相反,考生是否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是高考政治科命题贯彻、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前提,也是通过教学培养、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2005年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由省自主命题,文综合、理综合仍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这是我省高考的一个新变化。高考分省自主命题,是涉及教育全局的重大制度性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需要。实行分省自主命题。可以更好地发挥高考对地方基础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使地方政府更好地根据省情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深化高考改革。今后两年,我省高考仍会有新的变化,2006年的高考全部由我省自主命题,2007年的高考将检验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戴申卫 《新高考》2004,(7):119-120
2003年的高考各门科目均有几种类型的试卷,如含有地理科试题的试卷就有六种之多,教育部感觉太繁琐,就有想法2004年简化试卷命制工作,比如全国的大趋势是“3 小综合”的考试模式,国家考试中心只命制一份模糊新旧教材的文科综合全国卷,而单科考试的省份自主命题。这种命题工作思路直至2004年2月中旬才浮出水面,江苏省首次承担九门学科自主命题任务。自主命题这种高考新形式将更有利于各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更有利于高校针对性地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9.
12007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的主要特点与不足1.七个特点:(1)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遵循"四个有利于"的命题原则.实现2007年度高考平稳过渡,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基本上延续了前两年我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2007年的高考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从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动向来看,本届高考将明显有别于往届,会呈现出新的模式;另一方面,鉴于2006年的高考试题已经渗透了新课程理念并且是我省真正的自主命题,其命题的指导思想在近期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而使得本届高考与2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