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豫灵土壤污染现状和筛选重金属富集植物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对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7种植物铅、镉的吸收和富集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豫灵冶炼厂周边土壤中Pb、Cd的含量严重超标,分别为821.574mg/kg和62.207mg/kg。采集的7种植物样品对Pb、Cd的吸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苦荬菜、茵陈蒿和播娘蒿对Pb、Cd的吸收能力均较强,植物体内Pb的含量分别为423.95、358.275和303.5mg/kg,Cd的含量分别为54.60、49.425、55.175mg/kg。茵陈蒿和播娘蒿属于杂草,适应性强,利用其对矿区土壤进行修复,不经人工干预即可正常生长,成本较低,因此可作为该污染区土壤修复的选择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渭南市售儿童小食品重金属污染情况,测定了9种儿童小食品中砷、汞、铅、镉、铜、锌、铝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被测定的元素均未超标,检测合格率为100%.汞含量0.0087-0.0099 mg/Kg,镉含量0.06-0.08 mg/Kg,铅含量0.56-0.97 mg/Kg范围,铜含量9.2-9.4 mg/kg,锌含量41-48 mg/kg,铝含量80-97 mg/kg,砷含量0.03-0.06mg/kg.在七种金属中锌和铜为必需微量元素,其含量比砷、汞、铅、镉等重金属含量高,合理食用可以有效补充这两种元素.以上数据表明,这些小食品均无污染.  相似文献   

3.
杨培玉 《考试周刊》2013,(75):194-195
作者对内江市郊区土壤和白菜、韭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莴笋、芹菜、豇豆和冬瓜九种蔬菜中五种重金属的含量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内江市郊区菜园土壤Cu,Zn,Pb,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153mg/kg、165117mg/kg、01147mg/kg、92134mg/kg、79156mg/kg,是四川土壤背景值的249128%,190197%,298183%,185165%,100170%;Cu,Pb,Zn元素污染属轻度污染,其中Pb较接近中度污染,Cr属警戒级,Cd为安全级,重金属元素Cu,Pb,Zn的复合污染较普遍,内江市郊区蔬菜的重金属Cu,Zn,Pb,Cd和Cr含量排序为Zn>Cu>Pb>Cr>Cd;九种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应大体为Cd>Zn>Cu>Pb>Cr,除Pb含量在白菜、豇豆、莴笋和芹菜中超标外,其他元素在各蔬菜中均无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4.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EDTA(乙二胺四乙酸钠)对镉污染土壤不同镉富集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镉污染的土壤中.施加EDTA提高了水稻株高,降低了根长,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高镉污染(5.0mg/kg Cd)优于低镉(1.0mg/kgCd)污染水稻.镉污染对常规品种Ⅱ优527有效穗数的影响大于高镉积累型品种秀水63.EDTA增加了镉污染土壤上水稻有效穗数、成穗率、穗实粒数和常规品种Ⅱ优527的千粒重,降低了受污染水稻的穗长、高镉积累型品种秀水63千粒重,常规品种Ⅱ优527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大于高镉积累品种秀水63.  相似文献   

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d、Pb单一污染对龙须草生长全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熟期以前,Cd、Pb低浓度(不高于5mgCd/kg土)刺激能够促进龙须草植株干物质积累,高浓度(不低于200mgPb/kg土)刺激对龙须草干物质积累有抑制作用.被Cd、Pb污染的龙须草在成熟期时干物质积累总量比前一时期略微减小.Cd、Pb的临界浓度分别为5mgCd/kg土和200mgPb/kg土,表明龙须草干物质积累对Cd污染较Pb污染敏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外源Cd污染处理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Cd在0~5mg/kg范围内,随着Cd浓度的增加,各项形态指标呈现增加趋势,Cd对油菜幼苗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当Cd的浓度增加到5mg/kg以后,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Cd对油菜幼苗的生长起抑制作用.Cd对油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当Cd施用浓度达到5mg/kg时,各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以后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且Cd对叶绿素a的影响大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由此可知,5mg/kg很可能是油菜受Cd毒害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总结了污染条件下镉超积累植物的生长和富集镉的相关机理,并就镉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做了展望:寻找、筛选更多镉超积累集植物;锅富集相关基因识别和克隆;镉超积累植物应用研究以及镉超积累植物后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开发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外源甜菜碱对镉胁迫下超黑糯玉米根、茎中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以土培的超黑糯玉米自交系146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因素为甜菜碱(GB)浓度,设置25 mg/kg和50 mg/kg两个梯度,裂区因素为对照(0 mg/kg Cd~(2+))和镉胁迫(10 mg/kg Cd~(2+))两个水平的镉(Cd)胁迫处理.结果表明:(1)在镉胁迫下,超黑糯玉米根、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施加外源甜菜碱显著提高镉胁迫下玉米根、茎中POD、SOD、CAT、APX活性,降低MDA、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施加外源甜菜碱可通过提高玉米根、茎中POD、SOD、CAT、APX活性,降低MDA、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从而缓解镉胁迫对玉米根、茎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对新乡市市民春季常吃的3大类蔬菜取样调查,结果表明:新乡市蔬菜硝酸盐污染较严重,亚硝酸盐无超标现象.所选样品中硝酸盐含量基本趋势是:叶菜类(2 347.01 mg/kg)>根菜类(1 679.81 mg/kg)>果菜类(863.99 mg/kg);亚硝酸盐含量总趋势是:叶菜类(2.418 mg/kg)>根菜类(2.045 mg/kg)>果菜类(1.887 mg/kg).同时由于地区的不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也有差别,硝酸盐含量:市场B的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最高,市场A的果菜类含量最低;亚硝酸盐含量:市场B的叶菜类含量最高,而根茎类含量却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市场.  相似文献   

10.
对湖州市民日常食用的5大类31种蔬菜154个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现状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分布在80.2~6 458.1mg/kg之间,以均值计依次为:叶菜类(均值1669.38mg/kg)>根茎类(均值955.09mg/kg)>豆类(均值487.90mg/kg)>茄果类(均值390.86mg/kg)>瓜类(均值344.29mg/ kg).在所检测的蔬菜样品中,有17.5%的蔬菜样品的硝酸盐含量超标,其中根茎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最严重,超标率为27.7%,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较低,超标率为6.7%.蔬菜受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污染,污染程度严重的蔬菜样品占26.0%,中、重度污染占55.8%,轻度污染占18.2%.以叶菜类污染最严重,青菜、菠菜、荷兰芹.大白菜等硝酸盐超标非常严重,西红柿、土豆、黄瓜、苦瓜、丝瓜、豇豆等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各类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都较低,在lmg/kg以下,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肥的分次施用对小白菜镉积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提出尿素、铵态氮和硝态氮肥料的分次施用方式可提升镉污染土壤上的作物安全生产。方法:选用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钙等3种常用氮肥,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这3种肥料的分次施用方法和一次性施用方法对小白菜的镉含量、生物量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论:在镉污染的条件下,与一次性施肥相比,尿素和硫酸铵的分次施肥方法显著降低了小白菜可食部位的镉含量,增加了可食部位的生物量并改善了抗氧化相关的营养品质指标;然而,当硝酸钙作为氮肥时,小白菜可食部位的镉含量、生物量以及抗氧化相关的营养品质指标在两种不同的施肥方法之间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在镉污染的土壤上,当硫酸铵或尿素作为氮肥时,分次施肥方法比一次性施肥方法更加有利于保障蔬菜的安全生产与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仁怀市各乡镇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仁怀市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铅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仁怀市各乡镇土壤pH处于弱酸性至中性之间,土壤中重金属铅含量为29.81—64.70mg/kg,平均含量为41.40mg/kg;土壤中重金属铜含量为22.49~93.44mg/kg,平均含量为44.02mg/kg,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之间,仁怀市抽样土壤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3.
对果园土壤用蛇行布点法采样,测定了有机质、pH、水溶性氟、速效性氟、铜、铁、锌、锰、镁、铅、汞、砷含量.结果表明:该梨园土壤p H为6.75属于微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5.27 g·kg(-1)、水溶性氟含量为6.64 mg·kg(-1)、水溶性氟含量为6.64 mg·kg(-1)、速效性氟含量为216.33 mg·kg(-1)、速效性氟含量为216.33 mg·kg(-1)、铜含量为8.62 mg·kg(-1)、铜含量为8.62 mg·kg(-1)、铁含量为587.88 mg·kg(-1)、铁含量为587.88 mg·kg(-1)、锌含量为49.96mg·kg(-1)、锌含量为49.96mg·kg(-1)、铁含量为587.88 mg·kg(-1)、铁含量为587.88 mg·kg(-1)、锰含量为57.57 mg·kg(-1)、锰含量为57.57 mg·kg(-1)、镁含量为8295.82 mg·kg(-1)、镁含量为8295.82 mg·kg(-1)、铅含量为12.55 mg·kg(-1)、铅含量为12.55 mg·kg(-1)、汞含量为0.0745 mg·kg(-1)、汞含量为0.0745 mg·kg(-1)、砷含量为2.1698 mg·kg(-1)、砷含量为2.1698 mg·kg(-1).通过对梨园土壤的部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为其高质栽培、污染控制、土壤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ρPb2+和ρCd2+分别为25.0,50,0,100.0,200.0,400.0mg/L的溶液及二者的混合溶液对蚯蚓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经2,4,6,8,10,12d染毒处理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镉、铅在蚯蚓体内的富集量.结果表明:在实验剂量范围内,镉、铅的富集量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呈剂量效应变化.不同浓度的镉、铅胁迫下,蚯蚓对镉或铅富集的量与富集速率各不相同.蚯蚓对铅的富集量远远大于镉.表明蚯蚓可用于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和净化环境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嘉应学院学报》2015,(8):52-55
研究粤东北银锑矿尾矿区周边土壤的理化性质、6种重金属元素(Pb、Zn、Cu、Cd、Ni、Cr)的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p H界于4.24~6.56之间,土壤较贫瘠;(2)土壤重金属污染属Cd-Ni-Zn复合型污,其中,Cd含量为0.72~1.93mg/kg(平均含量为1.22 mg/kg),超标严重;(3)发芽指数为5.4~7.0,各样点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而活力指数(30.1~44.0)、苗长度(4.3~7.1cm)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6.
2006年4至6月,对淮南地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kii)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淮南地区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有一定程度的重金属积累,Cu、和Pb的检出率为100%,Cd的检出率为87.6%.Cu检测出含量的平均值为1.88mg/kg;Cd检测出含量的平均值为0.16mg/kg;Pb检测出含量的平均值为0.67mg/kg.同种生物对不同的重金属含有不同的蓄积能力.  相似文献   

17.
贵州独山锑矿区农用土壤中砷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通过实地采样调查,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贵州独山锑矿区农用土壤样品中砷的含量.研究发现,矿区农用土壤中砷的平均含量为46.08mg/kg,远远高于贵州省的土壤背景浓度值,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农用土壤中砷的含量必须小于40mg/kg的规定,因此,采样区的农用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砷污染.  相似文献   

18.
以陕西潼关县金矿废水沟周围土壤及田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确定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及程度,以便建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距离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中Cr和Fe含量在位于废水排放点200 m处的土壤表层中含量均较高,Cr最高含量为211 mg/kg,Fe最高含量67.74×103mg/kg,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两种金属的含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在筛选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时,可选择浅根系类植物.  相似文献   

19.
水稻和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决定了农产品的安全风险预判.本研究利用涪江流域采集的大豆和水稻植株,测定了不同器官的重金属镉(Cd)含量,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分析和比较了重金属Cd在大豆和水稻植株中的分布特征、对Cd的吸收转移能力,重点评价了两种植物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对镉的富集系数大于大豆,但水稻对镉的转移系数小于大豆,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能力比大豆强,镉从水稻根部转移到其他器官的能力比大豆弱.与大豆的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相比,水稻可食用部分的Cd含量更高.两种作物各器官对重金属Cd的吸收能力不同,大豆中各器官对镉的吸收能力为:根>茎>叶>可食用部分;水稻中各器官对镉的吸收能力为:根>茎>可食用部分>叶,说明根是大豆和水稻富集镉能力最强的器官.因此,水稻和大豆对受镉轻度污染的土壤有一定修复作用,但从人类健康考虑,受镉污染的土壤,不适合种植水稻供食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广南铁皮石斛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并为建立广南铁皮石斛质量标准提供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铜,锰,铁,锌,钙,镁,钴,铯,镉,铅,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测定汞、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砷的含量,结果表明铁皮石斛中铜,锰,铁,锌,钙,镁,钴,铯,镉,铅,汞,砷平均含量分别为:3.72,11.398,69.345,34.133,21.709,4.820,0,0.310,3.26,1.25,0.038,0.120mg/kg均在安全范围内.实验表明广南铁皮石斛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同时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具有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