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玲 《成才之路》2009,(19):55-55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2.
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必须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学会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一、正确地朗读。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要求学生正确诵读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我们所说的正确的朗读,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阅读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  相似文献   

4.
张淑芬 《考试周刊》2014,(52):42-42
<正>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童年是人生的起步,也是学习的起点。一本好书能让孩子的快乐更持久,应让读书成为习惯,改变我们的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使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呢?一、校园读书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通过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通过有效的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5.
谭培霞 《小学语文》2011,(12):23-25
我们总是说“朗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说它是“目标”,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它是“手段”,是因为作为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朗读可以帮助再现形象,还原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一言以蔽之,朗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感知文本、感悟写法,即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那么,如何通过适切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对文本正确而深入的解读呢?  相似文献   

6.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项富有艺术的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语文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都体现、渗透着朗读教学,在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指导朗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一种声音响亮而富有感情的读书方法.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所谓朗读,即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地读。小学语文大纲规定:“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朗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能灵活运用朗读教学这把语文教学的钥匙,开启知识大门,使学生在朗读中乐而忘返,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师认为,低年段语文教学,无非认识几个生字,进行一些短小课文的阅读理解,有什么难的。可真正实践下来,才发现想要上好一堂课并不容易。如何把握低年段语文教学?小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怎样帮助他们学会阅读,让他们好读书,更善读书?我认为关键是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把握好本年段语文教学的目标。现以《自己去吧》一课教学为例一起探讨。一、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注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强调了朗读教学。具体教学中,朗读课文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朗读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文朗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的朗读会使语文课更有感染力,对帮助学生理解欣赏课文的内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师常会遇到这样有趣的事情:毕业多年的学生回校看望老师,在交谈中回忆起往昔上课的情境,往往会有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当年老师朗读课文的声调,逗得大家哈哈一乐。可见朗读对学生印象之深。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发音正确、吐字清晰  相似文献   

11.
朗读,既是我们读书治学的法宝,也是当代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新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就对朗读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未能得到很好的落实,“书声琅琅”正在或已经变成一个徒具空壳的形容词。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练习。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读是根本。它是学生感受、品味、揣摩、领悟课文思想内容最基本的手段,是阅读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通过朗读去理解和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等,也就是通过读来实现悟,才是读的意旨所在。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以下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并在读中促思、读中悟道。一、注重范读,培养美感在近年的语文阅读课上,学生朗读的次数是增多了,但他们却不见得喜读、乐读,而只是机械地读,并没有真正把情感投入到课文内容中去。因此,提高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和朗读水平,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  相似文献   

14.
朗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是多么的重要啊!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对朗读的训练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语文课上,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对于学生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对于听者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各类语文阅读课上,朗读训练都是主要的训练点。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却经常发现:学生站起来读书时有的面  相似文献   

16.
诵读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手段,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有层次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等方面逐步深入,让学生逐渐掌握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怎样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银川市城区二小张雁教给朗读方法提高朗读兴趣培养欣赏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培...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让语文课充满情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让语文课充满情趣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朗读——感受情趣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素养。朱熹曾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口到”,实际就是指朗读。朗读可以使学生易于领会  相似文献   

19.
诵读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的手段,朗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传授语文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有层次地引导学生从朗读的正确清楚、自然流畅、传情达意等方面逐步深入,让学生逐渐掌握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古人读书经验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黄丹青 《家长》2023,(21):125-12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朗读是一个把“无声”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文字的过程,强调脑、耳、口、眼的协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读得流利、正确、富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流利、正确、富有感情,这是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段学生的朗读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小学语文低段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