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次     
马路旁的人行道比马路要整整高出一个台阶,而他分明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两条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而且信心十足。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 ,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 ,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己”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 ,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 ,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 ,我只想运用换位法 ,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 ?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 ,他要在这小小的咸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孔乙己生存的社会 ,“长衫”与“短衣”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孔乙己既然科举失落 ,就不能够与长衫为伍。可…  相似文献   

3.
古净 《小学生》2015,(Z1):17-19,16
我的童年,从那条马路说起我出生在湖南省祁阳县黎家坪的一个小镇上。我记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小心翼翼地经过那条窄小的柏油马路,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那条马路是通向学校与家里的唯一通道。曾经,我在那条马路上,哭过,笑过,悲伤  相似文献   

4.
大二下学期的一天傍晚,她和一位同寝室的女友穿行学校前那条马路时,被一辆违章行驶的汽车撞倒在地,肇事司机丢下流血不止的她逃窜而去,她的女友不知所措地哭叫着。这时,路过的他背起她就往附近的医院跑。因为抢救及时,她安全脱险。  相似文献   

5.
胡梁昊 《作文》2023,(38):29-30
<正>“呼呼——”冬日的傍晚,呼啸的北风使劲儿地刮着,雪花大片大片地飘落,仿佛要把世界给吞没。刚放学的陆天缩着脖子,快步向附近的小吃店走去,他又冷又饿,想赶紧吃上一个热乎乎的汉堡,让身体暖和暖和。冷风一阵接着一阵,街上的行人裹着棉衣匆匆赶路。不远处,一只流浪狗一瘸一拐地走到垃圾桶旁,耷拉着脑袋,低声呜咽着。陆天仔细一看,小狗的一条后腿无法着地,上面还残留着血迹。  相似文献   

6.
我给儿子用棉毛布缝制了一条罩裤,可是前后的颜色稍有差异。为了让儿子喜欢,我给儿子摆了这条裤子的许多优点:布软软的很暖和,穿上它玩起来很方便等等。3岁的儿子听了,高兴地穿上这条裤子上幼儿园去了。当天,我把儿子从幼儿园接回家,儿子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三下两下脱裤子,并把脱下的裤子狠狠地扔到角落里。我奇怪地问:“这条裤子脏了?”“没有。”“那为什么脱掉?”  相似文献   

7.
(一)孔乙己生活在封建社会行将土崩瓦解的清朝末年,他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一生的遭遇是十分悲惨的。在小说《孔乙己》里,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发生在咸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场景——那有限的几个生活场景是充满了喜剧气氛的。正是在那充满了喜剧气氛的场景里,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辛酸悲惨的活剧。孔乙己始终是遭人嘲弄的,在周围人们的哄笑声中,我们看到了他那“身材很高大”却显得十分卑微的身影,窥见了他那迂腐可笑的思想性格和空虚的灵魂。孔乙己之所以常常遭到人们的嘲笑,主要是由于他自身的畸形,同时也是由于社会的病态。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叙述孔乙己可悲可笑的故事上,作者自始至终紧扣住对孔乙己所受的思想毒害进行探索,并且对  相似文献   

8.
在一座偏僻的山上,有一条小马路。之前他是一条兢兢业业的好马路,老老实实地卧在地上。虽然少有车辆经过,他都会尽职尽责地把车辆送到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正>我曾有一条狗,名叫"球球"。它死在了那个盛夏的中午。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一天。我牵着它出去散步,看见马路对面有报刊亭,想起出门时,爸爸叮嘱我帮他买一份报纸,便想牵着球球过马路去买报纸。可谁知,它纹丝不动。我回头一看,它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旁边一家炸鸡店。一定是炸鸡的香味吸引了它,这只小馋狗!我笑着蹲下来,摸摸它的头,说:"那你就在这儿享受美"味"吧,我先去买报纸,回来给  相似文献   

10.
且说孔乙己最后一次作别咸亨酒店,冒了萧萧的秋风、拖着被打折的双腿,用他那曾经写得一笔好字的手,艰难地"走"到荒野中的一座破庙前.他气喘吁吁,顾不得擦试沟壑纵横的额头的细密汗珠,匍匐着身子竭尽全力推开了虚掩的门.  相似文献   

11.
好人好事     
7月中旬,我和妈妈去看望奶奶.在回家的途中我们遇见了一位双目失明的爷爷,他面目慈祥,手中持着一根文明棍,两脚慢慢地在行走.他问我们去43路公交车站该怎么走.我妈妈见他眼睛不好,便说:"要过两条马路才能到车站,我们带你去车站吧!"老爷爷感激地说:"那就谢谢你们啦."我乐了,心想:"今天可要干一件好事了."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     
马路上的人行道比马路整整高出一级台阶,而他还没满一周岁。他长着两条(微弱、细弱、脆弱)的小腿,此刻这两条小腿却怎么也不听使唤,老是哆哆嗦嗦地……但两条腿的主人——小男孩想从马路上登上人行道的愿望却十分(强烈、激烈、热烈),而且信心十足。瞧,那只穿着好看袜子的小脚已经抬了起来,踩在人行道的边沿上,但孩子还没有下定决心登上第二只脚,有那么一会儿他就那么站着:一只脚在人行道上,而另一只脚还在原处没动。然而小孩又收回了跨出去的那一步,他似乎在(积蓄、积聚、积攒)力量,小男孩就这么站着,( )不前进( )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  相似文献   

13.
孔乙己的死亡是个悲剧吗?这似乎是个问题,一个活生生的人没了,自然是一出悲剧,然而不禁有人要问:孔乙己生活得那么无奈,那么没有自尊,他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让人笑几声,死了不正是解脱吗?也许这才是他最好的去处,那不正是他的喜剧?悲剧亦或是喜剧?鲁迅给了我们这样的解读: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而喜剧则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  相似文献   

14.
闫金城 《师道》2003,(11):55
风,像野兽在呼啸;雪,如恶魔般在狂舞。儿子畏缩在床前,怯怯地望着窗外。往日慈祥的父亲一反常态,冷酷得如室外的天气在吼叫:“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跑步!”儿子撅着嘴巴,小声嘟囔:“这么冷的天,还要跑步,不冻死才怪呢!”父亲冷着脸反问:“真的会冻死吗?”儿子没有敢再说话,他磨磨蹭蹭地戴帽子、口罩……把整个身体都严严实实地包起来,尽管这样,仍然感觉不到一丝暖和。在父亲严厉的目光下,儿子不情愿地推开被雪团抽打得啪啪作响的房门……房门对着的是空旷的马路,西面是一条大河,东面是菜地。那天,马路、大河、菜地连成一片,真是冰天雪地。儿子…  相似文献   

15.
小说《孔乙己》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深刻地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 :功名不就 ,却自命清高 ;四体不勤 ,却好吃懒做 ;穷困潦倒 ,却死要面子 ;受尽摧残 ,却麻木不仁。孔乙己的命运是悲惨的 ,但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悲”字 ,恰恰相反 ,反复出现反复渲染的倒是一个“笑”字。孔乙己可笑吗 ?他的确很可笑 ,他的可笑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名字可笑。他的名字是别人“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 ,替他取下”的一个绰号。用这并不通顺并且令人啼笑皆非的语言给这个自命清高 ,时刻以读书者自居的人作代号 ,实在…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怀着科举失败的隐痛,而又以读书人自居的被人称作“孔乙已”的人物。他出现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并且总是混在“站着喝酒”的“短衣帮”中。是他们之中“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对他的分析可以说太多了.我只想运用换位法,从另一个角度再来审视一下孔乙己。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仅仅是寻口酒喝借以麻醉自己那失落的灵魂吗?封建科举制度曾经摧残了他的肉体与灵魂。他要在这小小的成亨酒店寻求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丁方婷 《新作文》2014,(11):23-23
<正>五月里,天气暖和了,森林王国开始热闹起来了。在清晨和黄昏,森林王国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一大早,燕雀和莺就用它们那清脆的嗓音唱着。甲虫在"吱吱嘎嘎"地拉着提琴。啄木鸟用结实的嘴在枯树枝上"咚咚"地打着鼓。不远处有一条小溪,溪边牧羊人的小木屋旁,一条狗正"汪汪"地叫着。老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鸭子摇摇摆摆地走着,嘴里还发出"嘎嘎"的叫声。  相似文献   

18.
孔乙己挪动着又红又肿的腿出了咸亨酒店。一路上许多“短衣帮”都对孔乙己指指点点。一个常去咸亨酒店的酒客打趣地嚎道:“孔乙己,那么久不见,你是不是又在偷东西啊个你看你被打成这样。活该啊!。说完还放肆地大笑起来。孔乙己在一片笑声中。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但他又能说什么呢?只是不停地挪动着,挪动着。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上,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孔乙己》,这是一节公开课,教室里除了我的同学外,还坐满了从县城来听课的陌生的老师。今天语文老师讲得格外精彩,可能为了加强效果,老师还使用了投影,把画得很形象的孔乙己肖像投放到墙面上去放得很大(后来我知道那是幻灯,这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  相似文献   

20.
陈策  刘丹 《父母必读》2021,(2):76-77
在我家小区和商场之间有一条马路,平时总有很多汽车快速地穿过,而且这条马路没有红绿灯和交管人员维持秩序,所以,每次大家过马路都会小心翼翼的. 故事笔记 昨天晚上,我准备带女儿和儿子去小区对面的商场玩,要穿过那条特别乱的马路.我抱起儿子,紧紧地抓住女儿的手,想拉着她和我一起过马路.可是,女儿突然不愿意了,她大声地抗议着,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