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0,(18):26-27
对来源不明新闻、自策划假新闻、被策划假新闻、软稿新闻、断章取义新闻、不科学新闻、侵害性新闻、偷懒新闻等类别的坏新闻,媒体人怎么看待?是否曾创作或编发过这些坏新闻?所在媒体刊发和处理坏新闻的情况怎样?读者怎么看待坏新闻?在阅读时能否识别出坏新闻?本刊分别针对媒体人和读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2.
对来源不明新闻、自策划假新闻、被策划假新闻、软稿新闻、断章取义新闻、不科学新闻、侵害性新闻、偷懒新闻等类别的坏新闻,媒体人怎么看待?是否曾创作或编发过这些坏新闻?所在媒体刊发和处理坏新闻的情况怎样?读者怎么看待坏新闻?在阅读时能否识别出坏新闻?本刊分别针对媒体人和读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3.
张贵君 《青年记者》2010,(18):10-10
自策划新闻,从字面涵义看,大概可以理解为媒体主动策划的新闻。"故意"和"下意识"的"自策划假新闻"一旦败露,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显然比一般的假新闻要大得多。尽管如此,在日常新闻实践中,自策划新闻还是越来越多。媒体在经历一次次自策划新闻的"洗礼"后,逐渐"尝到了甜头",这也成为制造"坏新闻"的温床。  相似文献   

4.
自策划新闻,从字面涵义看,大概可以理解为媒体主动策划的新闻."故意"和"下意识"的"自策划假新闻"一旦败露,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显然比一般的假新闻要大得多.尽管如此,在日常新闻实践中,自策划新闻还是越来越多.媒体在经历一次次自策划新闻的"洗礼"后,逐渐"尝到了甜头",这也成为制造"坏新闻"的温床.  相似文献   

5.
范非 《新闻采编》2009,(2):13-14
策划新闻是当今媒体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对之,有些业内人士持反对态度,理由是:策划新闻违背了新闻规律,"新闻始终不是策划出来的";还有人认为策划新闻等同于捏造新闻、炮制假新闻。对以上观点,笔者不以为然。依本人之  相似文献   

6.
以策划提高新闻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彤 《记者摇篮》2009,(2):21-21
在新闻领域,一些观点认为,策划是对新闻的扭曲,甚至是造新闻、假新闻。但是,此策划非彼策划。策划不是策划新闻,而是对新闻在写作上、处理上、包装上的策划,其目的是使新闻的传播性增强,让真正好的新闻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以提高,达到新闻传播的目的。好的策划甚至可以使新闻传播的质量有惊人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10,(18):11-12
假新闻虽是新闻界深恶痛绝的公害,却屡打不绝,除了个人主观造假或故意放纵造假外,新闻媒体屡被忽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样的新闻可称为"被策划假新闻"。揪出"狐狸尾巴",媒体才不会被忽悠。"被策划假新闻"的"狐狸尾巴"有很多,最常见、最典型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8.
假新闻虽是新闻界深恶痛绝的公害,却屡打不绝,除了个人主观造假或故意放纵造假外,新闻媒体屡被忽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样的新闻可称为.被策划假新闻".揪出.狐狸尾巴",媒体才不会被忽悠."被策划假新闻"的"狐狸尾巴"有很多,最常见、最典型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9.
《新闻之友》2006年总83期发表刘传本的文章《过度强调策划是假新闻滋生的温床》。 文章说,新闻策划的出现给中国新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带为了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文学 《新闻前哨》2010,(11):93-95
市场化媒体中现在共存着新闻策划和商业策划两种性质不同的策划,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策划的目的也各异。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对防止假新闻,促进新闻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严峻的市场竞争向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新闻媒体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注重策划,争取时时拿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报道来。不过,新闻策划既不能以想像代替事实、杜撰不存在的假新闻,也不能为了达到自己所认为的理想效果,而坚持不符合实际的策划预案。早在几年之前,当中央电视台率先将新闻与评论融为一体成立了新闻评论部并相继推出《焦点访谈》等栏目以来,率先在电视传媒领域把新闻策划的课题摆至了全国新闻媒体的面前。近年来,各地纷纷效仿,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媒在争取受众的策划报道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新闻策划”已经受到新闻界的广  相似文献   

12.
焦雅奇 《新闻窗》2012,(3):93-93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闻记者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媒体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媒体及新闻工作者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而屡禁不绝的假新闻不仅违背了基本的新闻道德,也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媒体假新闻所表现出媒体公信力与新闻职业道德与的缺失值得我们深思。从假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新闻道德的不良现状,其具体特点表现为:报道跟风,群体造假;新闻寻租,追求不正当利益;“把关人”作用降低,影响事件进程;人文主义关怀的缺失;更正、道歉不及时;新技术造假严重。  相似文献   

13.
8月3日出版的第15期《报刊业务探索》上,刊登了《新闻策划给制造假新闻留下空间》一文,读后深有同感。因此,笔者在此表达自己对所谓“策划新闻”的看法。权充该文的一续貂之作。  相似文献   

14.
新论速览     
《新闻前哨》2011,(3):7
虚假新闻的四大新特征五种危害杨保军在2011年第1期《新闻记者》上撰文提出虚假新闻的四大新特征:1."纯粹假新闻"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制造和出笼。这种假新闻是彻头彻尾的编造和捏造,很多都是出于传统媒体专业记者的想象和臆测。2."假象新闻"明显增多,公众越来越被迷惑。没有事实,就策划事实;没有足够大的新闻事实,就在原型基础上"打气"、"灌水"。这类看起来拥有一定事实根据的新闻,对难明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中宣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记协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其实.在我国.几乎每年都有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但为什么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却屡禁不止呢?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为何屡见不鲜.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假记者们生存的土壤。土壤之一,就是我们的被骗的部门或个人屁股不干净。  相似文献   

16.
“新闻策划”在新闻工作者中引起了争议,由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存在分歧,进行认真的讨论是必要的。有人认为新闻策划属媒体管理范畴,是媒介对其新闻活动进行的谋划与设计,有人则认为新闻策划就是策划性新闻,是指“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前,由记者参加规划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一种行为”。对于后者的看法,新闻界内部分歧较大,因此,本文主要就新闻本源能否策划的问题作一些探讨。目前,由媒介或记者个人“策划”出来的纯属杜撰的假新闻并不多见,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一些媒介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华西都市报》策划并报道的“解救三…  相似文献   

17.
王媛 《东南传播》2010,(2):65-68
新闻的真实性被认为是新闻的生命,与此相对的假新闻是在缩短新闻的生命,且假新闻这一现象一直存在。本文跳出以往分析假新闻的框架,分析假新闻的原因与对策,希望通过选取《新闻记者》2009年十大假新闻为样本,试图得出现在假新闻的特征,以新闻客观性的视角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假新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易翔 《新闻窗》2008,(4):120-12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诸多属性中最刚性的本质的一种属性。它是新闻独特力量和高贵品质的主要源泉,是整个新闻大厦的基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违背真实性原则写假新闻的也不乏其人,他们不尊重新闻事实,编造假新闻的行为,违反了党和国家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起到了负面的宣传效应。那么,如何做到遵守新闻的真实性而不写假新闻呢?下面,笔者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报业发展迅速,报业竞争日益激烈,报社得以更快地发展,读者也获益。但是,剧烈的竞争也发生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竞争不规范。其主要表现: 一、制造假新闻。某些报社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大搞"独家报道",对一些新闻故意拔高,甚至子虚乌有,凭空捏造,制造"轰动效应"。2001年十大假新闻,南方某报竟占据3席。二、故意大炒作。面对激烈竞争,有的报纸为提高知名度,借助所谓的新闻策划故意进行新闻炒作,把本来意义不大的事件放  相似文献   

20.
从2001年开始,虽然国内有人对每一年度的假新闻进行“评选”和曝光,新闻界反假新闻的呼声也很高,但虚假新闻依然层出不穷。综观2004年的失实新闻,其中新闻采访不规范和记凭空捏造新闻的现象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