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cauvoir)在她的《第二性》(The secondsex)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成的,是传统的习俗和男权社会的需要造就了女人。她认为,在社会历史中,男性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女性则处于破主导和被决定的地位。女性的历史和现状是由男性的需要和利益决定形成的。在这里西蒙阐述了女性在男性文化的审美意识中是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显然,女性通常是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是以男性的配角存在于社会历史之中。所以,在以男性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历史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按照男性的需求来描述的:美丽、温柔、纤弱、被  相似文献   

2.
在以父权制观念为核心的菲勒斯中心文化下,所谓的女性形象只是为纳入菲勒斯中心文化的编码而编造的,是男性依据自身的需求运用男性叙述话语创造的欲望符号.突围菲勒斯中心文化束缚、抗拒男权视阈下的歪曲想象,表现女性自身的本真状态、真实处境和文化建构所需要的女性形象,只能由女性作家自己来完成.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性的成才,特别是成为杰出人才的人数少于男性的原因,主要是与女性智力因素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创造性活动有关,也与女性自身心理障碍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环境有关.要改变现状,促进女性成才,需要从改革教育中不利因素,女性认清自己的价值和改造环境三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4.
科举与女性——以明中期至清初的通俗小说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代,女性是被科举制度排斥在外的一个社会群体,但在这样一个科举社会里,她们却也不可避免地与科举产生种种关联.从明中期至清初的通俗小说中,可以看到一副体现女性生存轨迹的线路图:从被科举隔离,到欲图参与科举,并通过婚姻干预科举,乃至最后因为科举而被忽视、被遗弃.更为重要的是,男性在得到科名后,便可以只享受科名带来的荣耀和利益,忘却曾经的折磨,但女性却还是沉浸在诱惑与折磨并存的困惑中,这或许才体现了科举影响下的大众,不论是男性和女性,更为真实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的分析,审视其作者强烈的女性思想,其中心就是要求女性"成为自己",要"一年有500英镑的收入"和"自己的一间屋".只有这样,女性才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不同于男性、不依附于男性而又与男性、与整个世界和谐相处的自己,才能够达到一种"双性同体"理想的生存境界.  相似文献   

6.
田纳西.威廉姆斯笔下的女性经常被认为是旧的南方体制下的受害者。事实上,不只他笔下的女性角色是脆弱﹑不合时宜﹑神经质﹑被这个残酷的父权社会及男性所戕害的牺牲品,他笔下的男性角色同样是父权社会的被戕害者。对于男性来说,男子气概建立在攻击性和暴力上面。他们需要在社会各个领域中证明自己;他们不能辜负这个社会所建构的男性形象。他们已经把父权制的传统期待和对男子气概的定义内化了。当父权社会给予男性权力和特权时,男性反过来就要用尽所有努力来保持他们的权力和特权。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本身就成为了隐形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陈登莲 《云南教育》2010,(24):42-42
现在仍有80%以上的年轻女性认为家庭中的男性应该比女性强,这样才有依靠或有面子。试问:一个从内心都还依靠男性,想站在男性的成功上实现自己抱负,把占有了相对优秀的男性作为自己的能力的女性,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有很强领导力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女性领导者,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呢?  相似文献   

8.
扫描     
男生需要男教师的理由有充足的理由证明,男教师的存在将给我们的课堂和运动场带来不同,他们将以女教师所不能的方式给男生提供帮助。1.男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让自己表现出男性的特征,但学校老师女性多而男性少。为了表现自己是男性男孩必须拒绝所谓的“异性特征”。但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9.
不可否认,传统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男性作家依照男性的标准来进行塑造的,这样的塑造必定会具有一定的性别偏见和误解。基于此,倘若从女性作家的作品来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那么势必对解读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大意义。《飘》作为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一生中唯一的作品,通过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乐观的女强人形象,完美诠释了自己心中的女性主义。因此,重点对《飘》中女性人物的价值观以及对待家庭、爱情、婚姻的态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来解读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黄碧云的女性书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令人激赏.与众多的女性主义文本一样,她的小说中充满了去势男人.在深入描绘去势男人过程中,她破除了"男性品质"的虚假论述,这是女性主体性确立的一个前提.她揭露男性眨低女性善妒的话语,重笔书写了女性与女性之间深厚的姐妹情谊,显示了女性的胸怀与坚忍.黄碧云从早期女子为求反抗化身为巫写到现代女性离弃母职,走向独立,实现了对男权社会最终的反抗与颠覆.而黄碧云女性书写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女性书写,既然男性建筑的文明已坍塌,她当然可以凭借自己身为女性的观点来探索理性与混乱,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自由与生命等等的命题,而这,就是她一直运用的独特手法--魔幻现实主义最深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