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此例可破     
天天读来稿,总会遇到这种情况:稿件上附一信,或油印,或手写,上面还盖上个鲜红的公章。明明是一篇文艺作品,却也要组织证明:“情况属实,同意发稿。”有些手写的证明信,还要讲一番作者身份(如什么宣传科长之类),讲讲作者“表现”,大都是些溢美之辞,虽用组织上的口吻,实际上十有八九是出自作者本人之手,然后盖上公章。  相似文献   

2.
在报刊中,常会出现差错。这与校对不仔细有很大关系,也与稿件字迹书写不工整、字体不规范有关。常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些作者字写得漂亮,但若是写新闻就过于“狂”了,编辑们如看“天书”,有的稿件编辑们只好顺着意思往下溜,有的人名、单位、术语等溜不下去,又与作者联系不上时,稿件只能废弃不用。如“学员们”写成“党员们”,“起重机”写成“超金扣”,“几天”写成“12天”,“日前”写成“目前”,“目前”写成“日前”等。二、有些作者字写得不好不说,还相当“草”,编辑们不得不去“猜”,即使是一篇好新闻,如果编辑们时间精力不够,那这条新闻也只好到此夭折  相似文献   

3.
作文章历来是讲求文责自负的,作者也以此自律,谨慎为文,务求客观,若稍有疏漏,文章引起事端,作者是应当承担责任的。然而,不知始于何时,“更正”似乎很有些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为作者“负荆请罪”的意味了。读报每可见“更正”二字,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即是道歉,如:因记者(或通讯员、撰稿人)采访不深入,致使报道事实有误,诚向有  相似文献   

4.
一、直接判断法。这是我们在看文稿时,直接通过“语感”,作出是否有语病的判断。这种方法简捷易行,为作者经常运用。二、审读发现法。这是指写完以后要念念,通过审慎地阅读,去发现句子的毛病。一般说来,凡是念起来别扭、听起来含混的地方,就可能是语病之所在。三、留干去枝法。有些句子较长,结构较复  相似文献   

5.
组稿的学问     
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就要向社会广泛组织稿件。组稿,这是报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编辑的一项主要任务。 有些编辑也懂得组稿的重要性,但又嫌组稿工作麻烦,会占用自己的编稿、写稿时间,因此还是靠“就近解决问题”,需要什么稿件,请报社内部几位同志去写,自己也动笔,就不必向社会组稿子。有些编辑出于无奈,只好“广泛组稿”,无非是写一封统一的组稿信,在内部通讯刊物上发发,或是打印一下,装进信封,发到一些部门和通讯员手里。这种“现代化”的组稿方式,虽比较省力,但往往效果不佳。 编辑不能守株待兔,“等米下锅”,要密切同作者联系。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7.
“点”即画龙点睛。有些稿件的质量,基本上可以,但总感到有些不足之处。这时候就要看编辑是否能在关键之处点上那么一点,通过作者修改和编辑加工,使原作增添光彩。“点”功来自编辑对创作与再创作技能的掌握。否则,“点”得越多,作者越不知所措,勉强去做,结果仍然达不到发表水平。有一个例子对我印象极为深刻:大约在五十年代,电影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一则笑话──某君的妻子怀孕想吃酸杏,让夫写信向娘家要某君大笔一挥,把信发出。由于马大哈,把杏字误为否字。其岳父接信读了半天,不知所云,在其老伴的猜测下,方悟可能是要杏于是准备了一筐杏托人捎去,并附诗一首:贤婿来信要买否,累得老汉满街走俏去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我们有些通讯员也有类似的马大哈毛病。有的同志写稿为了赶进度,抢时间,毛里毛茸,又不认真审改,致使“杏”“否”难辨。编辑不可能也没时间去猜你的“天书”,结果也只能把你的稿子给“否”去。因此,我们写稿千万不能马大哈,一定要认真写,反复…  相似文献   

9.
二、对待稿件的态度在文学史上,很难找出哪一位作家能象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高尔基那样,拿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审读文艺作品的手稿,特别是在苏维埃时代。他读过上千篇有天赋的和平庸的,初学写作的或已跨入文学大门的作者的手稿。有的人说他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去阅读“文学毛头”的手稿。作为对这种讥讽意见的回答,高尔基说这是他真正的工作,无论是普希金,还是托尔斯泰,都是从“文学毛头”过来的。 1928年,高尔基在给《西伯利亚火花》杂志编辑部的信中写道:“……在我的道路上遇到许多极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写信     
我这一代人,写信的事要疏懒得多了。做编辑,每天要接到许多稿件和信函。稿件每篇要看,信件每封要回,一天的时间就觉得不敷使用了。特别是出差归来,案头堆积如山,这时,更觉得穷于应对,只好把有些信件暂时搁置,等着有时间再行处理。这一搁置,往往就遥遥无期了。有些朋友的信,因此不曾回复;有些想提些修改意见的稿件,到头来反没有及时退回;甚至收到了朋友的赠书,也常常忘记了致谢的复函。及至逢到扫除,清理案头旧信,才发现欠下的许多信债,已成“死账”,对作者、对读者、对朋友,都是无法弥补的深深遗憾。每到这时,才感到前辈先生们待人的真诚和处事的认真,单写信一事,便令人钦敬。 赵景深先生和朱东润先生都是我的老师。在学校时,除了听课,请益无多,倒是毕业之后,每有问题写信求教,总能及时得到谆谆教诲。手头还留有赵先生的一封信函,信头上注明的时间是1982年5月10日。从信中说“七日来信收到”来看,是对我七日去函的回复,那时我在长沙,寄信到上海,路上总要走两三天。先生的复函不是当天就是隔天回复的。我的去信问到《前后七国志演义》的问题,觉得前后两部风格迥异。先生的回答极为扼要,但对问题的症结解说得明明白白。他说,“前、后七国志是硬凑在一起的。前者是神怪小说,后者是历史小说;前者明人编  相似文献   

11.
在一个小说创作学习班上,有位年轻的业余作者一连讲了几个构思,结果都被与会者否定。原因是:他所要写的,别人已经写过了。这位年轻作者长叹一声:“唉,总是撞车!”“撞车”,究竟是什么原因?许多青年朋友提出这一问题。似乎难以讲明白。一位与会的作家忽然想起了写情书。热恋中的人,只要有点文化,总免不了要写“情书”.所谓“情书”,就是有情人之间表示爱情的信。世界上的“情书”究竟有多少,谁都没有统计过,恐怕也难以统计。但它肯定要比人们所创作的小说作品要多得多.“情书”多如牛毛,却“风格”各异、长短不一。或直率,或迂婉,或质朴,或华美,或理智,或冲动,或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文化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出版业的空前繁荣。但有些出版物在编排上尚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些是由于不同出版单位采用的标准及格式不同所引起,而有些确实是由于作者或编辑对一些常识了解不够所造成。例如,在“序”,“序言”,“前言”,“引言”,“绪言”及“导  相似文献   

13.
散议三题     
旧话重提近读前辈编辑家赵家璧先生回忆鲁迅一九三六年编选《苏联版画集》的文章,内中转引了鲁迅先生给他的信: 如果印起来,我看是连作者的姓名和题目,有些都得改译的……《郭尔基》在中国久已姓“高”,不必另姓……(见《编辑忆旧》,三联书店一九八四年版)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大连日报社把日常发稿费工作提高到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高度,认为延迟甚至漏发稿费就是侵犯了作者取得报酬的权利,因而采取3条扎实措施,确保了省内外作者都能在15天内收到稿费。 如今有相当数量的报刊台发放稿费拖拉,短则一两个月,长的竟达半年以上,还时常漏发,需要作者“壮着胆子”、“不顾面子”去信讨要才给补寄。产生这种种情形的症结何在?笔者非“圈子”中人,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但却深知由此产生的弊端:一是挫伤了作者的投稿积极性,二是有损新闻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的运作体制下,当今办报人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报纸是否“卖得动”。 那么,从读者的角度看,具备哪些内容特征的报纸才愿意自己掏钱去订、去买呢?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96年所做的最新一次读者调查对此的回答是:这张报纸必须在内容上是“重要的”、“丰富的”、“知识含量大的”、“有见地的”和“实用的”。它首先应该是“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的(占读者的49%);其次应该是“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占读者的46%);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的(占读者的37%);“目光敏锐,见解独到”的(占读者的35%);“贴近生活,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如果制定新闻法,我建议规定一切稿件、信件都由作者文责自负。作者写的稿、信,如感到事实或提法没把握,可征求领导及当事人意见,但这种意见只供参考,不负责任,也不盖章。是否征求意见也由作者自主。领导或其它人对报道有不同意见,同样可写信反映,也是文责自负。与此同步,对新闻失实等问题制定比较详细的惩罚规定。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增强作者的责任心,自己把自己的关,出问题自己负责,下笔就会慎重。二是出了问题责任明确,便于追究。三是避免批评性稿件被“卡”,使编辑能了解更多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7.
我当报纸编辑多年,对附稿件来的信起初不重视,认为信上无非说一些“关照”、“扶助”之类的客套话。一次,一位老编辑对我说:“附稿信疏忽不得,它是编辑了解通讯员和作者写作动机的重要渠道,是对来稿的有益的补充和旁证,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的一个来源。”他的话使我开始注意阅读附稿信。在我们报社,附稿信每天有几十封,我把这些信分成四类:第一类,诚挚的表白。这类信大都是表明为什么写稿和对编辑的期望。我选择有代表性的及时回信鼓励并提出努力方向。第二类,可靠的依据。这类信写的是稿件的一些旁证、数据、来源等,很有参考价值。我将这些信和稿  相似文献   

18.
编辑要手勤     
近来许多读者指出一些出版物差错较多,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些编辑手不勤,没有翻查核对资料或有关的工具书。比如说,凡是稿中出现作者(或编者)和书名连用的,既要核对作者的名字,又要核对书名,以免出现“张冠李戴”或其它差错。例如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唐人绝句选》(黄肃秋选,陈新注)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的字样:“宋有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清有王士祯《万首唐人绝句选》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第310页上有这样的话:“宋代  相似文献   

19.
揭示人物心理和表现精神境界,是人物通讯写作的重要手段。如何表现人物心理?许多人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直接表述”上。采访对象谈出了自己的想法,他就在通讯中以“他想”“他思衬”的方式直录下来.而一旦挖掘不到采访对象的那种直接的思想,有些作者不会去考虑从其他途径来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而是靠自己“妙笔生花”,或臆测对方心理,任意拔高;或移植别的先进人物的思想,强加于人。这样表现人物的心理,无疑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业余为文 ,时不时在报刊上发表些杂七杂八的小稿子。有关责任编辑在编发拙作的过程中 ,有时对我的原稿作些修改或调整 ,这本是其职责之所在。作为作者 ,不仅不宜干涉编者分内的事 ,而且应当向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编辑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谢意。有些编辑的修改或编辑的有些修改 ,可谓恰到好处 ,乃至画龙点睛 ,使我由衷服膺。但说实在的 ,也有一些来自编辑的修改 ,颇让我这个作者感到不快或恼火 ,有时甚至忍不住要骂娘 ,骂这些编辑吃的是哪门子干饭。缘由是编辑“帮”的是“倒忙”。原稿中明明是对的东西 ,硬让编辑给改错了 ,或改得远不如原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