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规划之一,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方法之一,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参与。高校作为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的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高校的团组织是高校重要的组织之一,结合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分析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方法和途径。并结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作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功立业,切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共青团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构建了以培养新型农民、弘扬社会风尚、改善生态环境、参与自治管理为着力点的共青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迫切需要高校图书馆为其提供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明确高校信息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论证高校信息资源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校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深化改革,大胆实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综合服务,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培养和造就新农民;充分发挥科研优势,研究和推广新技术;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引导和营造新风尚。地方高校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必须建立激励引导机制、监督评估机制和理论研讨机制。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既是推动高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学校党委联系青年学生的桥粱和纽带,担负着做好党的青年工作、巩固党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历史使命.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大学生方面负有重要职责,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地方高校必须遵循高校自身发展规律以及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积极改革创新,调整自己的功能设置,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相似文献   

8.
地市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地缘优势的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地市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自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探索学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之路,以科学规划引导具体实践、以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以科技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以教育引领促进农村和谐,并从服务经济、文化建设、教育培训三个方面作出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9.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具有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和载体优势。通过构建创新实践与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途径,可有效发挥高校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光荣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是关键,地方高校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域和教育资源优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