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萌 《天津教育》2002,(7):55-56,57
进行心理辅导,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缺乏学习的动机.动机缺乏,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愿弱.(2)情感上存在障碍.学习不良学生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生学业不良的状况相当普遍和严重,尤其以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居多.笔者根据调查,认为缺乏数学学习动机是多数中专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结合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就转变这一学生群体的学习困难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应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以实际为动机的学生,找出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以更好地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学业不良是学生自身潜能未能充分发挥,学习活动受挫,成绩达不到期待水平。学业不良的直接原因是教学内搴过难,教法不当及学生缺乏应有的基础学力;间接原因有情绪障碍、动机弱化及不良社会诱因和家教方式。通过目标诱导、情感互动、动机强化、基础学力补救等干预措施,使30名研究对象的平均成绩(x^-)与中优生平均成绩(x^-)的差异由显著(p&;lt;0.05)变为不显著(p&;gt;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出发,并结合当前教学改革趋势,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重点分析了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特点,找出了决定中学生学习物理效果的主要非智力因素是兴趣和动机。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生学业不良的状况相当普遍和严重,尤其以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数量居多。笔者根据调查,认为缺乏数学学习动机是多数中专生数学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可以结合人本主义的动机理论,就转变这一学生群体的学习困难做一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动机调节是自我调控学习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主要采用外在动机调节、内在动机调节、信息加工和意志等策略来调节自己的学习动机,并能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和动机采用不同的调节策略.与美国及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相比,大陆学生既缺乏应对动机问题的有效策略,也缺乏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愿望,这一研究结果提醒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运用自我调控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一)学习习惯有待改善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单一,仍以功利性动机为主,缺乏英语阅读的积极性。当前的教育体制之下,高考成绩仍被当做衡量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标准,阻滞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方法使用都存在误区或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在课堂当中偏离教师指导,教师未及时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等情况均存在,导致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阅读过程存在漏洞。学生在语法、词汇学习、文章理解等等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影响英语阅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成绩,其主要表现为:动机不良,兴趣不浓;自卑感强,缺乏信心;害羞拘束,自我封闭;方法不当,习惯不良;教学单一,脱离实际等。改善的方法措施主要有:加强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培养师生情感,寓情感于教学;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大一新生心理特点浅析与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为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采取必要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近两年通过新生座谈会、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大一新生主要存在学习和生活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学习方式和方法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和人际交往变化带来的心理适应不良等心理特点.结论: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适应、积极转变、加强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等是有效改善大一新生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分析和研究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矫正他们数学学习中的不良心理,对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改勤 《天中学刊》2004,19(5):68-69
造成学生数学成绩低下的非智力因素有:动机不良、兴趣不浓;自卑、缺乏信心;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方法不当、习惯不良等多个方面.对此,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调整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磨练学生意志,使学生能够控制自我;培养师生感情,寓情感于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许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理想抱负,对学习和就业产生困惑和迷惘.学生年龄心理特征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动力、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经常处于失败的心理体验下,从而导致不良的自我意识,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有必要对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行研究,为职校英语教学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促进教与学的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我观察到有些学生作文成绩所以上不去,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作文的动机。从年龄发展特点来看,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求知欲较强,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作文教学的实际,激发并强化学生的作文动机,是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激发和强化学生的作文动机呢?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结论确定性、推理严密性等学科特点,而中职生存在数学基础差、底子薄、自信心缺乏等不良状况,致使中职数学课堂气氛异常沉闷,学生对数学没有丝毫兴趣.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教学动机,本文提出了数学教学要生活化、情感化、操作化和趣味化四个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丁水仙 《甘肃教育》2009,(20):31-31
一、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1.巧设导语,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年、月、  相似文献   

17.
动机策略对动机的影响模式在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那里有所不同,且只有教师中心动机策略能够产生影响。在高分组学生那里,教师中心动机策略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感受,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认同动机和外部动机,削弱学生的动机缺乏的情况;在中分组那里,教师中心策略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的内部动机、认同动机,削弱学生的动机缺乏现象;在低分组那里,两种动机策略均无法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感受,并导致其动机缺乏和倦怠指数显著升高,出现普遍的厌学现象。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教授提出的"ARCS学习动机设计模型",提出将动机要素与学习环境设计相结合的理念.他强调影响学习者动机的不仅仅是行为主义所说的外部因素,而且也有众多内部心理因素;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呈现过程,更要关注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和认知心理特点.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开展了"体验分享"小学语文课堂研究,从而唤醒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了语文学习自信.使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信息海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发现、探究、质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9.
李萌 《中学教育》2002,(6):13-15
学习不良学生是指智力在正常标准以上 ,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的学生。为了转变学习不良学生 ,老师们付出了大量劳动 ;不辞辛劳地辅导功课 ,不厌其烦地教授学习方法 ,苦口婆心地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结果却往往事倍功半。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注重学习指导却忽视了心理辅导。心理学研究显示 ,一些心理因素 (动机、情感、意志、自我概念 )与学习不良密切相关 ,因  相似文献   

20.
亢万荣 《甘肃教育》2008,(16):14-14
一、初中生厌学心理的主要表现 1.学习兴趣不浓,缺乏长远动机。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对学习感到乏味,学习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到学校“混日子”,缺乏刻苦学习的长远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