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座极具研究意义的文化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沈阳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不断迈进,历史文化名城这张牌还不够重、不够亮.必须加强对历史文...  相似文献   

2.
伊宁市是201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城市,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一个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伊宁市具有历史变迁过程复杂、历史资料稀缺、研究基础薄弱、各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多样等特征。以伊宁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系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能够体现历史文化价值、地域和民族文化特征、城市建设和发展演变过程的文化遗产,确定了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等各个层面的保护对象,并针对其自身价值特色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3.
<正>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水平,展示古城扬州民居保护与利用成果,恰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扬州市城乡建设局、扬州市古城保护办公室、中国名城杂志社联合主办,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协办的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下旬(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在江苏省扬  相似文献   

4.
<正>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水平,展示古城扬州民居保护与利用成果,恰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扬州市城乡建设局、扬州市古城保护办公室、中国名城杂志社联合主办,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协办的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下旬(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在江苏省扬  相似文献   

5.
<正>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提升中国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水平,展示古城扬州民居保护与利用成果,恰逢扬州建城2500周年之际,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扬州市城乡建设局、扬州市古城保护办公室、中国名城杂志社联合主办,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扬州意匠轩园林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院、扬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共同协办的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8月下旬(具体日期以正式通知为准)在江苏省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后将近两周年工作的回顾,简要分析了目前的名城保护工作形势、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确保认真贯彻执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王娅  胡敏 《中国名城》2011,(8):26-30
从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国内外遗产保护的趋势入手,认为虽然名城保护中无形文化遗产保护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面临很好的机遇。文章分析认为无形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生活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提出了在名城保护中应当实行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广泛参与的三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以及基于上述原则的保护方法。最后,文章通过...  相似文献   

8.
对于文化名城的保护往往是有形的保护多,无形的保护少,或者说文物点保护的多,留存着许多能见证历史的老街巷、老建筑,而具有文化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少.文章认为,文化名城保护的则重点应放在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8日由我国国学泰斗、杭州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撰写碑文的宁波保国寺大殿千年纪念碑揭幕。与此同时,宁波市第五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2013年是宁波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宁波保国寺属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本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日系列活动的主题围绕“城市·建筑·文化”展开,内容包括文化志愿者诵读千年纪念碑碑文、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学术研讨、国际建筑师论坛报告、古建筑经典模型展览、城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国际友好合作签约等,给这座千年古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个历史文化名城的相关保护规划文本、地方保护条例(办法)以及地方规划编制技术导则的分析,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地方实践进行总结。"历史文化风貌区"较历史文化街区具有更丰富内涵与复杂性特征,保护规划过程中应注意识别"历史文化风貌区"中出现的新类型与内部价值要素,在探索和完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前提下,秉承不同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思路,探索差异化的、量体裁衣式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特征是按照遗产类型分部门管理:一般意义上的文物由文物部门管理,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则由建设部门负责。本文通过对遗产类型、保护理念与遗产管理体制三者内在关联性的分析,将中国的遗产管理体制分为三个阶段,并展望中国文化遗产管理体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2.
以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为例,论述了档案工作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关系,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档案工作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加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途径,并提出了档案工作为文化名城建设服务中的两个新课题:服务于历史建筑建档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记者在珠海唐家湾镇举办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上,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同济大学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教授。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其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数理分析以及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比较分析,在对泉州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问题,探讨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保护的均衡,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和地位,使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以时间和事件为脉络,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需求牵引与信息技术应用驱动两个方面,基于政策及学术文献梳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化发展的历程,概括为既相互关联又各具特色的6个阶段,分别是基础信息测绘、环境遥感调查、时空信息管理、规划决策支持、保护监测评估、活化利用服务。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传承及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展望3个发展方向:一是多维度精细保护,二是多粒度监测评估,三是多场景活化利用,旨在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从信息化走向智慧化。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2021,(4):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名城》2020,(2):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名城》2020,(3):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2021,(5):F0002-F0002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大学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7年。江泽民同志题写刊名。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城市遗产保护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方法和利用途径,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城镇化、乡村振兴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