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物理教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根据新课程理念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流动性、思维的积极性等方面,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杜亚强 《知识窗》2014,(22):69-70
思维是数学的内核,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创新思维,是高中数学课堂的长久课题。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主体性问题意识、逆向性思考习惯和求异性思想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袁月鉴 《科教文汇》2008,(25):176-176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数列一章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引申拓广,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顾建华 《科教文汇》2009,(3):137-137
在高中数列一章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引申拓广,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仵锋 《科教文汇》2011,(9):101-101,113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反映在思维品质上,它是数学思维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本文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强化思维训练与发展思维能力及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及广阔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7.
李丹 《科教文汇》2012,(21):101-101,105
培养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尤其是在高中数学中,必须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灵活性,进而培育出更多的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当前,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教育,而创造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也要充分应用思维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变通性思维、扩散性思维以及辩证性思维,来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思维?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类比思维、创造性想像力发散思维等四个方面给予了回答。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综合运用技能的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刨薪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怎样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培养数学基本技能,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探索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通过对问题的深层思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2.
王欣 《今日科苑》2006,(12):95-95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综合运用技能的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测、广泛联想,突破常规,尽可能独立地发现新事物。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陈佐林 《科教文汇》2008,(12):110-110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高中生正处于思维由简单向复杂发展阶段,发散思维既能适应高中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探求,又能拓宽他们思维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纵横联系的能力。本文浅谈了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思维的要求,发散性思维的内涵以及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印玉娟 《科教文汇》2009,(3):140-140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测、广泛联想,突破常规,尽可能独立地发现新事物。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施家涵 《今日科苑》2010,(10):172-172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探索性、创作性的思维方式。而语文课例由于其学科特点,具备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创设氛围,诱发学生创新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求异,主动探索,从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7.
刘祥高 《科教文汇》2009,(18):169-169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其训练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重视与其他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勤于思维。拨动学生心弦,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展开丰富想象,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其训练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重视与其他学科能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部分,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因此,在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必须抓住学生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很多,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中学阶段仍然处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存在许多缺陷,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