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8年第7期独家策划"审美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书法教育课程",聚焦于书法教育中的"审美与文化",从审美与文化在书法课程中的价值,到审美与文化在书法课程中的实施,再到学生对于书法之美的体验,呈现出了书法教育课程的核心,为书法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这让我想到在学校的新生开笔礼中,教师对"人"字的书写与"人"字文化的讲述,正体现了书法中的"审美与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专题"栏目是《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的重点和特色栏目。2018年,本刊呈现的"传统文学与书法教育的融合之道""审美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书法教育课程""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寻碑研学:书法学习的一种方式"等选题,是对广大书法教师特别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  相似文献   

3.
<正>"专题"栏目是《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的重点和特色栏目。2018年,本刊呈现的"传统文学与书法教育的融合之道""审美与文化:不可或缺的书法教育课程""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寻碑研学:书法学习的一种方式"等选题,是对广大书法教师特别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思考,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正>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人,理应传承其精髓,发展其精要。学校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一名全国书法示范学校的中队辅导员,理应借"书法文化"之场,育全面发展之"人"。那么如何把少先队活动与书法校本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探究:一、挖掘文化元素,提高教育意趣"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读了《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9年第1期"独家策划"栏目的《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的编者视界》系列文章,我获益匪浅,感慨良多。这组文章如春雨,为我们解开了如何正确理解编者的编写理念和特色,如何科学用好教材形象化地教与学,如何将书法教学与文化育人相结合等问题。这是《江苏教育》2019年给我们书法基础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阅览《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第4期"独家策划"《广域课程:让书法学习走向圆融》系列文章,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中国书法是华夏文明的典型标志,是炎黄子孙的文化瑰宝。当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在儿童视界之中,书法课堂是应当兼具文化磁力、审美魅力与思维张力的。"书法广域课程"是儿童书法学习的一种尝试、一种延展、一种创新,其专题性、综合性、探究性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正>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活动1月26日在南京举行,《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同时正式首发。活动总结交流了"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表彰奖励了2015年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学生,部署了下一阶段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重点工作。《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刊物将追踪书法  相似文献   

8.
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活动1月26日在南京举行,《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同时正式首发。活动总结交流了"十二五"期间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表彰奖励了2015年中小学"墨香书法展示活动"获奖学生,部署了下一阶段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重点工作。《江苏教育》(书法教育版)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教育报刊总社主办。刊物将追踪书法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书法教学中难免遇到各种困惑。每当这时,我都会打开自己的书法教学"百宝匣"——《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17年12期张玲珑老师文章《艺术性:小学书法教学之根》尤其能引起我的共鸣。作者认为,小学书法教学要体现艺术性,可以从好玩、好看、有文化三方面进行实践,尤其是"好玩"凸显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玩方法、玩形式、玩作品、玩评价、玩个性"则从具体操作层面又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  相似文献   

10.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下发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并于2013年下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进教材、进课表、进课堂、进活动"。目前,书法教师队伍是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其教学教研专业能力亟需进一步提升。本刊开辟"书法教育"专栏,旨在设立一个讲解书法理论与书法教学经验交流的平台,辟一角介绍书法家及其书法特点的空间,为广大教研员和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士澍先生多年来在"两会"上呼吁国家应该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本期,我们连线苏士澍先生,来感受苏先生对书法教育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法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品格,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具民族个性的优秀文化瑰宝。在当今校园中开展书法教育,必须挖掘其丰厚价值,准确定位,努力培养出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有现代眼光的新时期接班人。为此,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作为一所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明确定位,全面构思,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在习练书法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书法欣赏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书法活动中使学生感悟做人之道,逐步凸显出"雅情、文心、弘德"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策划人语·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共同主办的"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经过1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名校圈品牌活动,成为展示江苏教学成果、传播江苏教育文化的重要窗口、平台和载体。2017年第12届"杏坛杯"首次单列苏派书法课堂教学展评,在为期半年的赛程中,一个个有思想、有智慧的中青年书法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2500年前孔子以六艺授徒,"书"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书法教育因其对学生的手脑智慧的开发以及对意志、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曾经被忽视的书法教育、书写文化已经被教育的有识之士放到重要位置。时代在发展,书法教育的文化环境、美学场域也在变化,需要大家围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策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对话。江苏是教育的大省,有着深厚的文化积累,书法文化氛围浓厚,在书法普及教育以及通过书法塑造儿童和青少年人格方面做出了特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中国人对汉字读写的虔诚是根深蒂固的。科技的发展带来多元的信息,却也容易造成大众审美意识的混乱。自古书法的传承形式多样,研习方法万千,考其传统,终究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江苏教育》(书法教育)以正确的书法艺术导向为根基,以传承优秀文化为目标,关注学校书法教育,关  相似文献   

15.
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的镇江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享有"江南第一碑林"之誉的焦山碑林便是其中之一。这不可多得的书法教育资源,对包括学习兴趣的激发、教育内容等在内的本地学校书法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书法资源,促进书法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拜读《江苏教育》(书法教育)6月刊王昊老师《数字书法:笔尖上的传统与现代》一文,我觉得在当前情况下,书法教育应适时引入新的技术和机制,充分结合科技的力量改变书法教育的现状。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是文化的不断累积和书法家个人情性抒发时的书写创作。真正的书法艺术传授可以立足于课堂,更传承于书斋,是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对书法教育的重视,学校书法教育已步入正轨,书法进课堂也得到了有效落实。书法教学由"技"入"道",承担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正是如此,书法教育在学校德育,尤其是在学生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中起到了一定的"补偿"作用。教学中,教师采用了"书法技法+、书法理论+、书法家+"的形式授课,方法得当,德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教社函[2017]16号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各省书法特色学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推进全省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经研究,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决定于今年11月联合举办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书法教育论坛。根据论坛活动安排,先行组织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暨"喜迎十九大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征集展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教育》(书法教育)是一本面向大中小学书法教研教学工作者和书法教育管理者的综合期刊,刊物秉承《江苏教育》"以智者的眼光观照教育现象,以仁者的胸襟关怀教育民生"的办刊理念,全面服务书法教育,为书法教育的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为一线书法教师提供理念引领、方法指导、课例参考;主要内容包括传播关于书法教育的权威引导和教学研究成果,追踪书法教育发展动态,呈现知名学校的书法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或课题研究成果,突出书法教学特色的改革理念,实践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拜读《江苏教育》(书法教育)2020年4月刊尹海滨老师的《授之以"渔",一课一"得"》一文,感受颇深。文章能够紧密结合前瞻的书法教学理念,紧扣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例,从汉字的结构特点出发,推敲拟定适合生字本身的书写指导方法,给一线教师的书法课堂,提供了可借鉴的蓝本。从作者论述的"渔",让我也想到了自己的书法课堂,我在开学之初统筹安排笔画及偏旁部首的教学,每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