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攻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参加的13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巴塞罗那足球队的攻防特征.结果发现,巴塞罗那队在比赛中主要采用4 3-3阵型;全队讲求控制型的战术打法,以传控球为手段控制比赛节奏;巴塞罗那队在13场比赛中射门199次,射正124次,进球30个;进球方式以抢点射门和接球调整射门为主,进球区域多集中在罚球区中路和球门区的位置,进球主要由前锋运动员完成;防守时,采用混合盯人战术,前锋运动员在前场积极逼抢,前卫和后卫运动员协同防守并成功抢断;防守弱点是盯人不紧.  相似文献   

2.
运用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14-15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125场比赛中的361粒进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76-90min是进球高峰期;前锋球员是主要得分手,中场球员是主要进攻组织者;中场球员助攻最多,短传与传中是主要助攻方式;进攻发起区域以中场为主,抢断与失误在进攻中占据重要作用;进攻路线以中路边路配合为主,定位球进攻越来越重要;2-5名球员通过1-5次的快速向前传球在进攻中占据优势;运球突破、前场任意球、长传转移、短传渗透是攻入前场30m区域的主要战术方式;禁区内的抢点射门是最主要的进球方式、2区是最佳得分区域,不同位置、区域进球方式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对西班牙队在第19届世界杯的所有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班牙队的阵型是根据比赛对手的不同进行队员组合,选择4-3-3和4-2-3-1。西班牙的进攻注重整体配合,以短传为主,凭借良好的控球技术和接应队员的积极跑位,撕开后防线完成进攻,全队射门127次,进球8个,对手的密集防守使队员加强了远射和门前补射,西班牙队3/4的进球是在10秒之内由3人以下配合进球,并且多在中前场断球发动反击完成。西班牙队的防守采取中前场反抢、中场干扰控制、后场区域密集防守贺定人相结合的网状防守体系,定位球防守能力较差的局面有所改善,有效的防守保证了西班牙队第一次染指世界杯冠军。  相似文献   

4.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45例进球攻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与文献资料调研等方法,对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45个进球及进球前各队进攻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快攻战术理念是高水平足球队进攻组织策略的核心理念,10 s内完成进攻导致的进球超过总进球数的1/2;2)成功的抢断是比赛中夺得球权的主要方法,中场发动进攻形成进球最多,中路进攻的效率高于边路;3)阵地渗透是适应现代足球发展趋势的最有效的战术打法,其进攻路径以中、边路结合为主;利用定位球战术进球占总进球数的1/3;快速反击打法受到遏制,运用该打法导致的进球减少;4)中路传切配合与边路传中是突破最后防线最有效的战术手段;5)抢点直接传球、射门是最高效的助攻和射门方式;脚内侧和脚背正面是射门最实用、常用的部位。  相似文献   

5.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录像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子足球4强比赛的攻守转换瞬间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奥运会优秀男子足球队伍快速攻守转换瞬间导致的进球超过全部进球的1/3,进球以在10 s内为主,且以中路完成的居多.2)攻守转换瞬间表现形式主要为被断球和断球,由攻转守瞬间发生次数以前、中场为主,由守转攻瞬间以中、后场居多,在边路攻守转换瞬间,抢球与断球和被抢球与被断球是主要形式.3)第一防守者主要防守行为是抢断球,第二防守者实施的防守行为主要为施压、盯人、补位与回位,第三防守者实施的主要防守行为是补位与回位和选位封锁.4)由攻转守瞬间,中场是3个防守者实施防守行为最多的区域,补位与回位、抢断球比例最高;在中路防守行为最多,防守形式差异同中场,而在边路与此相反.5)由守转攻瞬间,持球者首选的进攻行为是短传;在中场持球者所做的进攻行为比例最高,其次为后场;边路与中路持球者实施进攻行为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6)第二进攻者接应跑居多,第三进攻者接应跑与创造空间性跑动差异不大.第二、三进攻者在前、中、后场接应跑的比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创造空间跑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6.
采用录像统计、观察法对18届世界杯决赛阶段韩国队的所有比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8届世界杯上韩国队的阵型以3-4-3为主;韩国队的进攻依靠顽强的拼抢,快速的跑位打法为主,其勇猛的比赛精神极具感染力;韩国队的防守采用前场反抢、中场围抢、后场密集防守为主;韩国队防守中一个比较大的弱点是门前盯人不紧。  相似文献   

7.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定位球攻守战术运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录像统计等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场定位球进攻和防守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随着足球比赛激烈程度的提高,前场定位球攻守战术运用效果,已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2)本届世界杯足球赛任意球直接射门数少于配合射门数;3)前场任意球防守力量分布主要体现在3个部分,一是防守人墙;二是封锁要害空间;三是盯防进攻运动员。任意球罚球点区域变化,防守力量重点随之变化;4)本届世界杯足球赛角球进攻组织配合形式以长传角球为主,长传角球射门次数以及进球率高于战术角球,但战术角球的射门率比长传角球高;5)在进行角球防守组织和区域布防时,防守长传角球时一般不设置专门运动员防守罚球运动员,前、后门柱区域是防守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陶光华  顾家续 《体育科技》2013,34(4):61-63,67
采用观察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第六届女足世界杯赛冠军日本队的全部比赛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探讨日本队的攻防特征。研究表明:日本队获得冠军与其比赛阵型、攻防战术等有密切关系。日本队进攻以短传配合、地面渗透为主;禁区内射门能力略高于禁区外,直接射门能力高于间接射门能力,命中率略低;运用中路传切和定位球进攻战术射门得分能力较强;防守时采用人盯人结合区域盯人的混合盯人战术为主;前场反抢意识较强;防守弱点是对后插或内切队员盯防不紧。  相似文献   

9.
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各队进攻进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的139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中场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罚球区;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尤其从球门右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定位球进攻进球数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1”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得分机率减小。  相似文献   

10.
第5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进球特征表明,全场比赛各时段进球不平均;进球最多的射门地点在一区和二区;创造进球机会的进攻路线主要在边路,特别是两肋;直接射门的射门方式进球最多,特别是包抄和补射;前卫进球数超过前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