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导员》2011,(17):65-66
作为一所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朝阳区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朝师附小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逐步积淀、形成附小独特的学校文化——"悦"。围绕"悦"文化建设,学校通过环境的营造来陶冶人、感染人和教育人,通过思想的浸透来体现学校的理念、精神和办学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刘步宏 《教育》2015,(10):4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精神世界,让走进校园的每一位师生随时随地都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熏陶。学校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注重精神文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落实"教育以人为本"首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是学校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要素之一。其次,学校精神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它反应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一个集体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是集体人格的沉淀。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流淌于每个人的周身血液中。它外显为做人、做事的方式,并化成习惯,形成传统,规范人的行为,引导人的精神取向。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自建校起就申报了《构建智圆行方的学校文化实践研究》省级规划课题,并获得了立项,确立了以"智圆行方"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下面谈一谈两年多来我校依据"智圆行方"的学校文化开展的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学校名片]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创建于乾隆八年,迄今已有267年的历史。2000年学校被认定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4年9月,由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任校长。目前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学生5000多名,教职员工291人。学校以传承丝绸文化精神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秀外慧中的阳光儿童"为办学目标,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精致化管理思想提高办学品位,依托丝绸文化地域文化,凭借教育科研传统,潜心于教师队伍培养,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不断打造学校特色内涵,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5.
张勇 《教学与管理》2013,(27):27-29
文化即"人化",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培养什么样的学校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因而"和谐学校人"的培养无疑需要和谐的学校文化环境作为支撑。毋庸置疑,这种"和谐学校人"的培养顺应了和谐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我国传统哲学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维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6.
刘明建 《人民教育》2012,(12):14-16
随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对"文化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育人"的关键是从学校的土壤里生长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然后用这种文化潜移默化、浸润身心、化育英才。我所在的四川省成都高新区中和小学拥有近180年的历史,经历了"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城乡接合部城镇小学——城市化示范学校"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探索学校的文化特色,于2000年12月提出了"和美教育"的学校文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扬州市西湖中心小学创建于1946年,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蜀岗之上。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58名专任教师。学校秉承"以爱育爱,以真求真"的办学理念,坚持"走行知办学之路,创生活典范"的办学思想,努力打造"行知教育"品牌学校。把行知思想与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学校既关注隐性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建设,也关注显性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校园行知文化。精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统领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把握学校办学的方向,影响学校发展的进程,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培育健全人格,发展多元智能"的"人格教育"办学思想,构建包括办学目标、学校精神、"一训三风"、校徽校歌等要素的学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观的契合性,表现为注重和谐、共生、生命与道德精神的核心文化价值。生态文化有两种存在状态:生态文化哲学和生态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哲学,它具有导向我国文化发展的"生态"走向的意义。同时,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国家与民族的和谐发展,这正是生态文化的内在精神。故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发展可遵循生态文化哲学指向,在学校文化形态上,学校文化应是生态文化景观的一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赵国弟 《上海教育》2012,(Z1):30-31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是贯穿在学校全体成员与每项活动中的精神,是学校文化的象征。《辞海》把校训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认为校训是"学校着意建设的特有精神的表征"。因此,校训不仅反映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的精神,而且也反映学校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和各种集体活动所着力培植的精神。校训体现着全体师生的信念,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点、历史积淀和价值追求等办学思想的核心,它不仅具有训育和教化功能,而且能够起到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独特文化作用。丰富"行以至诚"校训的内涵文化的价值在于创造,在于铸造精神和灵魂。校训的文化意义在于推动不断地创新,以学校文化的价值体系所具有的作用去育人。静态和动态是校训文化意义的两种存在形式。从静态的意义来看。通过校训所释放的文化信息,构建学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发展在教师,教师的发展决定于学校良好教研文化的构建。在此思想指导下,学校进行了以"构建‘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为主题,以校本管理文化、校本研修文化、校本研究文化以及校本活动文化四方面为内容的实践研究,"和谐共进"体现的是一个团队互助共进的精神需求和工作需求,它的核心指向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和谐共进"的校本教研文化在有效提升教师素养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学校精神的表征,是凝聚师生员工精神意志、规范师生员工行为、影响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正则、修能、追远"校训蕴含着"公正平等的民本思想、修德储能的理想追求、继往开来的高远志向"等丰富内涵,关乎为人、为道、为学,凝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职教特质、办学追求和理想,呈现出植根本土文化、彰显职教特质、透视终极性价值观等三个鲜明特色。学校应从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等三个方面加强校训的建设和践行。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逸夫小学创建于1993年,坐落于围场镇桥东南街。学校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有24个教学班,学生1600人,教职工99人。濡染生命的思齐文化。学校秉承"用文化塑造灵魂,用精神涵咏品格,用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生本文化"是学校从观念、制度和精神层面塑造新世纪学生形象,形成新时代学生素质的核心要素的学校文化。我校于2009年申报的教育部特色学校课题《学校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有着深刻的内涵和重要的作用.针对其在建设过程中对学生关怀存在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分析校园文化建设中"人"的原则,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是实践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改革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张和松  侯静 《中国德育》2022,(13):47-50
<正>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灵魂、风骨与气质。学校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传承积淀、发展创新的过程。根据学校办学历史,挖掘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性”,能够释放学校文化的巨大能量。一、行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一)行知文化的内涵行知文化是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实践等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精神取向、思维意识以及行为方式等的综合。本文的行知文化特指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形成的文化现象。重庆市育才中学校的行知文化要素包括行知行思想和求真务实精神、创新创造教育思想和创造精神、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7.
贺麟的“正心”说是其新儒者人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赞同曾国藩“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向.所谓心向,即精神的集中、意志的趋向,它代表一个人人格追求的方向,是基于理性的思考,由学术陶养和个体实践体验而形成的理想价值追求.重视心向就要充分重视个体精神,使人心依归正道,从守正己心做起,推广到正人之心,乃至正天地之心,从而使个体精神或心向集中于天道、天理,认识天道、体道而明、循道而达,终而使整个社会保有积极向上的本心本性.对个体而言,守正本心要学会养心、治心;守正本心要学会收心、放心;守正本心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8.
2004-2011:海口英才学校"文化教育" [郭利琴]:在任海口英才学校期间,作为首届"全国学校文化建设优秀奖"的得主,您是怎样凝练"文化"的理念和教育思想? [兰祖军]:我一直认为,学校文化是超越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更高层次的自觉追求,它体现了教育理想、人文关怀、行为准则、创造激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的,犹如滴水穿石.学校应该构建高品位的"文化‘化’人",让师生在文化场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滋养、浸润.  相似文献   

19.
李大奎 《生活教育》2014,(3):101-102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精神动力。多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塔山镇第二中心小学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着力美化校园环境,凝炼精神内核,构建物质载体,提升行为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行知"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青岛永平路小学成立于1956年,2001年7月归并于青岛春雨小学,2014年11月恢复为青岛永平路小学。学校秉承"春风化雨,润心无声"的核心理念,不断完善"爱润教育"学校文化体系。"爱润教育"的理解: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爱就是助力成长;润,滋润,"润物无声",意在从心而入。"爱润教育"是将"爱"和尊重的学校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永平人,助力每一个永平人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