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是德育的关键课程。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拓展空间》栏目与其他栏目在逻辑上遵循"体验—认知—笃信—践行"的思维路径,重在学生德育践行。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拓展空间》栏目,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学习和课外实践,注重价值观引领,提升学科育人效果,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主题活动教学就是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设计主题、学生体验、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开展的教学.采用主题活动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实践中学习并践行核心素养.笔者试结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声"一框,进行主题活动教学.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中高年段教材创设了丰富的活动情境,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的路径与参考。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依托教材内容,拓展素材内涵,并延伸至日常生活,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深化道德认知和情感,引领其道德践行。  相似文献   

4.
高寒  徐莉 《西藏教育》2023,(10):27-30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发布,标志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转向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阶段。本文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基本经济制度”拓展空间的活动设计为例,探究新课标下“拓展空间”栏目运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通过设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任务、开展调查评价等完成“拓展空间”活动设计与实施,并尝试通过运用“拓展空间”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提升核心素养,探索校内校外相结合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基于商谈理论的双向案例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创新,具有道德自我教育功能,有利于学生真诚、尊重和合作品质的培养,也有利于道德践行。通过构建"类赛博空间",师生在平等、开放、自由的商谈空间中达成道德共识,形成道德习惯,这对于我们社会转型时期在更广阔领域"新道德"的构建和教育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拓展空间》栏目既然是《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的一部分,就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德育范围和学科价值更有张力。我们应当认真组织《拓展空间》教学活动,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境拓展为生活能力实践情境,让学习活动变为实践活动,以传递德育价值、深化德育体验、提升德育效能,实现知行合一,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中国智者历来强调"知行合一",就连江湖艺人都知道"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要"在注重思想品德课知识教学的同时,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学生的道德践行能力"。本文探索了提升学生思想品德践行能力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百德孝为先。江苏省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德育践行活动以鲁洁教授的"生活德育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对学生生活的回归中实现引导学生"孝亲敬长"这一德育目标。一、课内课外皆生活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在生活中践行道德,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我们坚持从小处着手,从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约束与养成  相似文献   

9.
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践行道德认知开放而有效的途径,能促进学生合作、组织、创新诸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品德学习的兴趣。试从"生活,开启实践的百宝盒""体验,升华情感的试金石"及"展示,实现内化的魔法棒"等方面就道德实践活动有效性提升的几个实例作一随谈。  相似文献   

10.
"责任意识教育"既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核心.假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设计学唱歌曲类、写时政小论文类、写观后感类、调查访谈类、践行类等多种形式的假期作业,能充分发挥假期作业的教育功能,对于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优化假期作业设计,引领学生做具有责...  相似文献   

11.
现场体验活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倡导的道德学习方式。立足学情和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托教材中的体验活动设计直接体验、形象带入和道德留白等"微剧场",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现场体验活动,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活动设计意图,激活现场体验活动的价值;并通过剧场"小达人"和游园评价等方式,从课堂延伸之日常生活,通过创意考评引领儿童的道德践行。  相似文献   

12.
以"品"为明线,以"探"为暗线,包括导入、课中三个活动、课后延展在内的"五品三探"环节贯穿教学,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之美。导入以"品"引"趣",调动学生情绪,营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视觉美;课中以"品"导"思",引发学生探究,铸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成美;课后以"品"促"动",催发学生践行,实现课程育人的行为美。  相似文献   

13.
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主题教学须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积极建构六大主题:实证信息主题、核心素养主题、生活经验主题、情境化主题、师生互动主题、拓展空间主题等,不断践行道德与法治课深度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刘竑波 《中国德育》2015,(15):27-31
"互联网+"时代特有的社会道德现象,使学校德育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正是这些挑战的存在,使"互联网+"时代学校德育更应该抓住机遇寻找可为之处,学校德育应坚守基本道德共识和社会道德基本原则,应倡导并培育人际交往中"对话守则",应践行"学生指导"的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一、道德与法治课活动教学的意义当前,活动教学已经是新形势下顺应课程改革,适合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理念的具体运用和实践体现。教育部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对活动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通过开展学科活动提高实践能力。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是丰富、深化和发展情感体验、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过程。教材每一单元的《拓展空间》几乎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活动类型设计从《运用你的经验》到《拓展空间》,从"引思"到"引行",借助教材栏目创设符合学生经验的情境,在提升学生经验利用率的同时,提高经验的境界,鼓励学生在共享实践经验中拓宽经验实践,打造亲近社会的原生课堂,推进学生经验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实现经验发展与经验超越。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走进校园,"忽如一夜春风来","以生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新教学理念使广大教师有了更广阔的视野,更大的发展空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全面落实。其中,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而且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践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必须有的放矢的引导学生感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情感脉搏,领悟文本主旨  相似文献   

18.
肖莹 《学苑教育》2024,(3):43-45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明确现存问题,并形成“拓展空间”栏目的优化应用方案。应用文献分析法,汇总分析有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应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阐述“拓展空间”栏目优化应用策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拓展空间”栏目实际应用期间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拓展空间”栏目优化应用方案。通过加强教师对“拓展空间”栏目的教学能力、强化学生学习态度并转变其实际学习方法、参考“拓展空间”栏目内容合理教学方法等策略的落实,能够提升“拓展空间”栏目应用效果,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没有道德行为作支撑的道德认知是"空中楼阁"。小学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上,通过比赛、体验、游戏、展示、考验等活动可以为学生践行道德行为提供有效平台,使学生成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理念:1.活动激趣在新授过程中,教师创设了"蜜蜂找花"、"图中寻物"、"动作表演"等活动形式激发和持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想说、敢说、会说。2.拓展延趣英语教学中,学生不是简单地接受文本内容,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的拓展空间,在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合理的续想,从而开拓学生思维,产生更有新意、更独特的语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儿歌,继续延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