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而教师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的特殊教育才刚刚起步,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成长,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在我国现阶段的特殊教育发展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研究特殊教育学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从而探索一些适合特殊教育学校新入职青年教师发展的策略,有助于提升我国特殊教育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教师的入口关扩宽了,不可否认的是,在县一级及以下的学校里,许多青年教师入职后无法很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科学设计共同体结构,合理区分共同体类型,同步优化共同体评价,适时展示共同体成绩,可以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先天基因、现实土壤、营养动力、价值体现,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同时,也能够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打造共同体——教师发展的学校 学习共同体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兴则学校兴,青年强则学校强.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十四中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学校"."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在完善原有师徒传帮带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实现课程化、标准化、项目化,以夯实教师的基本素质. "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以"崇德、尚美、问学、健体"的校训为指导,以促进青年教师"学高、身正、教得法"为目标,培训对象为未完成高中一个教学循环的青年教师、中学二级教师及见习教师.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614教育联盟"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为载体,在东营市胜利教育管理中心优质学区的构建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构建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基本路径,创建了共同体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机制,同时开展了入职培训活动、校本研训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结对帮扶活动、微课培训活动、课堂考核活动、骨干培育活动、个案研究活动等大量的教育行动。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发展使青年教师教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问题都有所研究。结合这些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经验,高校应该在职前阶段、入职阶段初期和入职后阶段都有所作为,将学校发展的要求与教师自身需求紧密结合,形成发展的合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近年来,随着新教师调入,学校青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为使这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搭建了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回浦学堂",采用"学、研、用"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着眼"微型"活动,致力真知灼见,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待厚积薄发。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青年教师是当代中国大学发展的主力军。大学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良、入职门槛太低、职后培育不善等问题。规范大学教师资格证书颁发制度,建立国家级大学教师教育培育基地,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建立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育模式,是促进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路径。敦促大学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学术研究,经常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激发其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实现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城市教师驻校计划"是进入21世纪后在美国新兴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它将教师培养过程分为招募、职前培养和持续入职教育三个连续的阶段,其中,职前培养是该计划的核心.研究发现,其职前培养彰显学区主导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学区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话语权、以学区学校作为主要教学场所、建立专业共同体教学制度.对我国高校教师培养的启示是:基于区域社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坚持中小学为培养场所主体、创建专业共同体教学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关注教师阅读,形成了教师阅读共同体。该群体由热爱教育并怀有教育理想的教师组成,因倡导幸福而完整的教师生活,吸引着同行的注意。一、共同体,探寻幸福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是教师个体,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是教师成长的"内力",但教师自主发展并非孤立发展,教师团队之间的合作、互助、共享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外力",  相似文献   

10.
实践性知识是职前教师"学会为师"的知识基础。催生与丰富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使其顺利入职,是职前教师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路径为:构建"U-S"共同体,搭建专业对话场、影子学习场、行动研究场,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互通与联动,有效促进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习得与创生,从而缩短其入职适应期,并为其职后的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对教师实施"三格"培养:进教师入格,青年教师升格,名师形成风格。对新分配、新调入、新交流教师,强调熟悉学校,适应学校,融入学校文化,强调师德入格、教学入格、班级管理入格。对青年教师,学校帮助他们尽快升格,成长为各学科的教学骨干。对名师,帮助他们在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方面形成个人风格,成为教师团队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12.
<正>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变师资"短板"为长板。一、制定发展目标青年教师入职后转轨速度慢,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师发展规划,促使他们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学期末,学校根据教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确定等级,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二、师徒结对子权利产生责任,为防止中老年教师群体吃老本、产生职业倦怠,学校可组织师徒结对子活动,场面越隆重  相似文献   

13.
职业学校初任教师入职教育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尽快适应教师角色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入职教育在制度、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基于职业学校实际情况,集中各种资源,通过合理定位入职教育目标、科学选择入职教育内容、丰富入职教育形式、完善入职教育评价机制,针对性地开展"校本入职教育"对于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入职初期,新教师会面临众多的问题与独特的专业发展需求,可以说,教师入职期的专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职业发展的成败和进度。帮助新入职教师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应用到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依托云服务平台百会在线构建个性化的发展环境,在虚拟社区中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借助专家的引领、新入职教师之间的互助、行动学习项目的开展,有效推进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搜集与分析当前小学教师入职教育普遍模式的基础上,反思现存入职教育的内容、开展方式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应将教师情意加入入职教育的课程中,并通过建立入职教育学习共同体和对新教师采用发展性评价等方式改进现存入职教育模式,以期对我国小学教师入职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英国近些年在推进教师早期专业化发展方面采取了新举措。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新教师的"入职档案"制度,2003年又用"入职与发展档案"取代使用了近五年的"入职档案"。本文在介绍英国新教师的"入职档案"和"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的基础上,对这两者进行了比较,重点分析了"入职与发展档案"的特点,阐述了上述新举措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分析了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指出"入职档案"和"入职与发展档案"是英国关注新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成长、突出教师专业生活的连续性和过渡性的重要举措,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7.
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斐 《教育评论》2012,(1):45-47
初任教师,包含教师专业成长的"虚拟"阶段的实习教师和初入职阶段的新教师。当前,教师专业化成长延迟到入职后的弊端已经日益明显。由于实践性知识的窘迫和角色认知的模糊,入职后的初任教师很难保证专业化成长的空间和可能。应当在实习阶段前后就开始建立初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档案,并建立初任教师的导师共同体,以帮助初任教师开展专业化实训。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生命成长:青年教师发展的本真之义在中国的教育界,人们大体上还是主要以年龄作为"青年教师"划分的基本标准的,可能是将新入职到45岁左右期间的教师群体称为青年教师。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这个群体大体上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年龄上的小许;二是教育教学经验的浅识;三是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与可塑造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往  相似文献   

19.
入职阶段是初任教师进入专业教学、适应教师角色、掌握教学规范的关键时期,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初任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文章从初任青年教师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殊要求这两个维度,对构建“四元三层”入职培训体系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47):4-5
在我国,小学新入职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其专业发展的要求不但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前提,也是学校重新审视新入职教师的现状、重视新入职教师的成长、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新入职教师的职业培训的动力源泉。目前,社会在极大程度上只是一味地要求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角色,但是却缺乏对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关注。要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一个高素质的教师专业发展群体,极其需要社会、行政部门、学校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本文拟通过对小学新入职教师对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促进教育机构着眼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小学新入职教师培养策略,推动这些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