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晓路 《辅导员》2011,(35):56-5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每当我唱起这首歌,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以及她和朋友或亲人离别时的情景。林海音出生于台湾,童年在北京城南居住,大家都叫她英子,她长大后非常怀念童年生活,就写了《城南旧事》这本书,让读者  相似文献   

2.
刘艳 《师道》2013,(7):68-69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海音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是她回忆自己在北京城南生活的缩影。这篇课文以骆驼队为暗线,回忆了与骆驼队相关联的四件事(学咀嚼、剪驼毛、议驼铃、问去向),从中体味童年林海音的天真、幼稚和可爱。她在40岁时回望留存在心灵深处的一隅.可见她对童年生活的无限向往。正如林海音所说“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相似文献   

3.
<正>大人们总是喜欢说,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天真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想,那只是因为成长的过程很长,所以在漫长的成长中,他们总是喜欢回忆童年。而他们回忆中的童年,已经被他们粉饰得光明幸福,而不再是它本来的样子。真正的童年,应该如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一路走来,有悲有喜。林海音的文笔总是那么清丽隽永,《城南旧事》更是将她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这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和《爸爸的花儿落  相似文献   

4.
学写读后感     
<正>文君:叶圣陶爷爷读完《城南旧事》后,曾这样评价——这恐怕是一本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感悟。我怀念起我的童年,怀念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时的喜怒哀乐。那些在我童年时留在我记忆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旧事?这是叶圣陶爷爷读《城南旧事》这本书的感想。书中的情景还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勾起了他深深的回忆。  相似文献   

5.
每个成年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就是童年的自己。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是一部记写童年旧事的名著,每每读来,总会让心中那个小人儿跃动不已。日子在一天天过去,过往的一些事情也正在离我越来越远,幸得有《城南旧事》这样的作品,能让人在匆忙奔走之中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想想那些单纯宝贵的童年时光。我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看书,也经常去书店与书摊蹭书看。小时候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拥有一个可以席地而坐的书店,而自己能成为《窃读记》里面的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善解人意的店主。《城南旧事》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时我渎到书中小英子“窃读”情节,觉得很恍惚,觉得小英子就是我,我就是小英子了。  相似文献   

6.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文章短小精悍,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北京城南的冬日一景。《城南旧事》有《惠安馆传奇》《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短篇,这个序言用一篇文章浓缩了一段成长轨迹,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南旧事》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品读这篇文章,有几个关键词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7.
<正>《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祖母级文学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20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城南旧事》这部作品影响深远,曾被译成多国文字,还被拍成了电影,深受观众喜爱。一、备课时撩开童稚的面纱这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我就给大家展示了这课的第二课时。我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时空》2014,(10):32-32
如果你已经上六年级了,那一定还记得《童年冬阳骆驼队》里那个可爱的小英子吧。是的,今天你读到的这个"小英子"就是那个"小英子"。这些有趣的童年故事都来自于同一个作者的同一部作品《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曾说:"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9.
于莉 《小学语文》2014,(7):116-118
【活动背景】 《童年·冬阳·骆驼队》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根据“学习一篇佳作,走进一本名著”的思想,我班推荐了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课下,看到孩子们不时被逗笑的样子,我知道孩子们被著作中那个不一样的童年故事所吸引。我知道,孩子们走进了英子的童年,被她的喜怒哀乐感染着。孩子们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或多姿多彩,或安静温暖……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一口气看完了一本书,书名叫《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里面写的是她在北京时的童年往事。我看着小英子的童年,以及几十年里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感到很新奇,也有一些难过。故事中的小英子就是林海英,她家里有个保姆叫宋妈,照顾她和弟弟、妹妹。可是宋妈自己的孩子却因为穷,无人照顾,病死了。小英子有一个小伙伴叫妞儿,她是一个弃儿,被人拣了回去,天天挨打。妞儿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却不知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谁。小英子还有一个朋友叫秀贞,她生了小桂子,但是小桂子却被人拐走了。秀贞伤心过度,精神失常了,天  相似文献   

11.
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语言朴实,充满童趣,流淌着作者对童年时光浓浓的回味、追忆之情。在教学过程中,赵老师把“童趣”、“童真”化作音符。指挥若定,奏响了一曲“隽永、精致、和谐”的阅读教学乐章。  相似文献   

12.
【"悦"读书目】《城南旧事》【作者简介】林海音,当代著名华文作家。她原籍台湾苗栗,生于日本,长于北京,成就于台湾。林海音始终深切地眷恋着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的小说有很多都是以北京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城南旧事》正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13.
最早看的《城南旧事》是吴贻弓导演拍的电影。留在心中挥之不去的是小英子那双无邪的、明亮的大眼睛,那雾朦朦的城门楼下缓缓前行的驼队,那幽静而蝉声如雨的小巷……还有孩子们那甜嫩而苍凉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看了电影多年后才知道林海音这个作家,才读她的小说《城南旧事》。“……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读完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我还深深地沉浸在小说那惆怅、朦胧而又温婉的氛围里,久久不愿出来。《城南旧事》描写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小说透过主人翁英子童稚…  相似文献   

14.
童年     
今天,我捧着一本林海音奶奶写的《城南旧事》,坐在窗前的椅子上读着。一页、两页……就像一匹饿狼那样贪婪。眼前还仿佛掠过一幅幅林海音奶奶小时候快乐童年的图片。  相似文献   

15.
(林海音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她以当年北平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城南旧事》被拍成电影后曾风靡海内外,产生过很大影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选入的《爸爸的花落了》一文就是《城南旧事》的片断。董桥是香港著名的编  相似文献   

16.
啃书吧     
推荐理由《城南旧事》———回忆原来可以这样美故事内容:《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根据自己的经历写的带有自传性色彩的小说,讲述了6岁的小姑娘英子的童年往事。20世纪20年代末的北京,英子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邻居住着“疯”女人秀贞,别人都不理她,只有英子愿意跟她玩。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相爱,并生下一个女儿小桂子。后来大学生被抓了,小桂子也下落不明。英子的小伙伴妞儿其实就是小桂子。秀贞与女儿相认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带她去找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来英子一家迁了居。她在附近的荒园中…  相似文献   

17.
林海音(1918——)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文学创作,六○年出版了她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作品《城南旧事》。但她为大陆读者所熟知则要晚得多,大约是《城南旧事》在大陆搬上银幕,并荣获马尼拉第二届国际电影节金奖之后。大陆读者对林海音表现出的特别的热心,不能不说跟一种“反差”效果有关:她作为一位台湾作家,最优秀的作品却是写旧北平的生活。而且和一般写北京生活的作品相比别具特色,这其中的原委是怎样的呢? 林海音是台湾苗栗人,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随父母从台湾迁北平,一住就是二十五年,直到一九四八年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台湾。林海音自己说:“北平是我住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地方。读书、做事、结婚都在那儿。度过的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玻璃瓦相媲,因此我的文章自然离不开北平。有人说我比北平还北平,我觉得颂扬得体,听了十分舒服。”①这样一种对于往日居住地的感情是很容易理解的,特别是怀着此种感情的人是在那里经历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完成了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我的作家梦     
冰心的《小橘灯》让无数的文学爱好者爱不释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让人们回忆起那纯真无私的童年,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让千万小朋友咧嘴开心一笑……这些女作家的作品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也想要当一名作家。  相似文献   

19.
《城南旧事》和《呼兰河传》分别出自女作家林海音和萧红笔下,写了两个小姑娘童年时代的故事。伴随着她们成长的那些人物形形色色,演绎了生活本身的琐碎、无奈、生动、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童年滤镜下的那个世界是怎样一点点回归到现实,从而理解了成长的要义。  相似文献   

20.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由弘—法师填词的《骊歌》是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歌。而《城南旧事》的原著是台湾女作家赫海音(1918-2001),电影中那个“英子”就是小时候的林海音。不久前,北京市政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