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科技创新团队"技术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设计"团队长期致力于创新与创业管理、科技政策设计等方面研究与咨询。团队现有8人,均有海外访学背景。团队研究方向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创需求,致力于企业—产业—区域层面的技术创新管理、科技创新政策设计,研究方向以技术创新方法、科技管理方法、复杂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研究如何依靠或通过创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企业技术升  相似文献   

2.
<正>科技创新团队"矿业水处理功能材料与技术"创新团队是西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特色创新团队之一。团队骨干成员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教授1名、副教授3名,均具有博士学位。近年来,团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和国际会议发  相似文献   

3.
<正>"煤矿安全微型机电器件与技术"创新闭队是两安科技大学2012年首枇立项建设的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拥有核心骨干16人,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拥有博士学位14人,团队平均年龄36岁。"煤矿安全微型机电器件与技术"创新团队立足我国煤矿安全技术领域,依托团队在微型器件、功能材料、控制技术、电路与单片机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在新型煤矿瓦斯传感器、瓦斯吸附与脱附机理、煤矿瓦斯突出理论、新塑光纤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正>"煤炭地质理论与方法"科技创新团队为两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2年首批立项建设的创新团队。闭队骨干成员10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7人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主要研究矿井地质与水文地质、开采地质条件探测和矿区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问题,为煤炭地质勘查和煤炭资源开采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四川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其主要做法是,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确定科技创新任务;以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按照创新转化无缝对接理念,加大示范推广应用;创新转化推广模式,扩大成果覆盖面;针对自然灾害频发,搞好应急科技服务.并提出下一步科技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3D打印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团队为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6年度立项建设的创新团队。团队骨干成员9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团队4名成员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3D打印制造工艺及材料研究、模具开发、矿山设备安全检测与评价、基于可降解聚合物的植入式给药系统设计与制备、基于导电聚合物的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快速制造成型研究等。近年来,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  相似文献   

7.
<正>矿山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团队属于西安科技大学第一层次工科(A类)科技创新团队,是王念秦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经过10余年的不懈探索、积淀、孕育出的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团队。该团队立足西部地区矿山的地质环境,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固废降解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具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深度融合、提升矿山地质减灾服务能力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8.
<正>西安科技大学"围岩灾害监测与控制"科技创新团队创建于2003年7月,2012年10月为西安科技大学公布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中第二层次工科创新团队。成员共有8人,其中教授2名、高共1名、副教授2名,6人拥有博士学位,由能源  相似文献   

9.
<正>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管理与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正式创立于2008年安全管理研究所成立之始,是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10月公布的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的经管科创新团队从事的安全管理方向设立、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自1992年  相似文献   

10.
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突发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发展领域所面临的一种常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降低突发事件可能带来的损失,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共同探索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技术和方法.从构建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背景与重大意义出发,界定了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技术、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1.
<正>西安科技大学复杂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2013年入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学术带头人来兴平教授,团队拥有伍永平、黄庆享、柴敬、贠东风、YiLuo、张杰、解盘石、邵小平、赵兵朝等成员17人,其中核心成员9人。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难采煤层地下开采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扰动区动力灾害预报与调控研究;复杂难采煤层物理相似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及技术研究等。团队形成了以项目任务内  相似文献   

12.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表明,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的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科技研发、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及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等方面的不足是导致农业科技系统内部未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矿井火灾防治"科技创新团队为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6年度立项建设的创新团队。团队骨干成员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名,讲师2名,7位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煤自燃机理与特性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一重重型高端复杂锻件制造技术变革性创新团队是由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下属股份公司支持的创新团队,已入选中央企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黑龙江省"头雁"团队和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创新团队.团队是中国一重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的重要支柱.团队的前身是核电大型铸锻件攻关组,组建于 2007 年.该攻关组先后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F02B01)及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6004-011、2013ZX06002-004、2020ZX06004-001)等项目的研制任务.团队负责人为王宝忠,主要成员包括王宝忠、聂义宏、刘凯泉、赵德利、刘海澜、刘颖、殷文齐、张心金、杨晓禹、白亚冠、周岩、牛广斌、任利国、温瑞洁、邢凯.  相似文献   

15.
<正>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共有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高工1人,6人具有博士学位,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组成。团队依托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点一级学科,围绕核电重要结构完整性及安全评价、矿山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分析等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团队新建的"在役重要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价与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6.
正科技创新团队西安科技大学"3S集成及应用"科技创新团队创建于2008年9月,2012年10月被评选为西安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第二层次工科创新团队,团队成员8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7人拥有博士学位。团队依托陕西省地理空  相似文献   

17.
针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个性、价值观差异、沟通不良和竞争等冲突表现形式,基于因组织结构功能缺陷,团队价值观差异,沟通不畅,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个人与团队文化、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等差异引起的冲突以及建设性冲突,围绕团队成员、团队构造和团队的内外部环境三方面改进创新最佳状态,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创新,构建基于冲突机理的创新最佳状态,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我国,作为新兴产业的应急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应急产业科技管理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应急产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束缚。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管理系统,建立促进应急产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激励应急产业创新的组织结构,培育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扶持应急产业园建设,推进应急科技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创新应急科技服务内容与形式,推进应急技术成果应用;建立应急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扶持机制,提升各类应急科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从而推进应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莫靖林 《大众科技》2014,(11):218-220
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校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科技团队的可持续性、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导师在创新团队中的作用和创新团队的约束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论述科技团队的建设实践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量子科技     
正"墨子号"实现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印娟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联合牛津大学Artur Ekert、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团队,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研究论文发表于Nature。基于卫星的远距离安全通信实验成果不仅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通过物理原理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安全的量子通信,取得了量子通信现实应用的重要突破。这是朝构建全球化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甚至量子互联网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