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彦琪 《百科知识》2012,(21):19-21
在世界各国建筑史上,石质材料都有广泛而久远的应用。完好保存至今的古建多为石质,它们经历久远的历史年代,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文物。在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石质文物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历史久、分布广、价值高的特点。石质文物的形式丰富多彩,如石窟寺、石雕像、摩崖石刻和碑刻等,石窟寺是其中  相似文献   

2.
文中结合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控制爆破的施工方案以及控制爆破各技能参数的选取和施工工艺的控制.通过在高边坡石质路堑施工实践中采用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在进度、投资、质量等方面均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将扰民问题减小到最小化.  相似文献   

3.
又一个雨天,山西省文物局总工程师黄继忠的心又飘到了云冈石窟———饱受风化之苦的石窟最怕雨水山西大同年平均降水量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对这座开凿于1500年前的砂岩质石窟而言,一场小雨也会带来损失。黄继忠曾和同事们在雨季做过统计,一个月降水量110毫米的情况下,云冈石窟五华洞前的一根立柱就会  相似文献   

4.
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飞来峰造像岩体的物质组成、基本力学性质及岩体结构特征等,并对飞来峰造像产生的如危岩崩落掉块、裂隙渗水侵蚀、表面风化剥蚀、生物风化侵害、环境污染危害等主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为从源头保护飞来峰造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以期对今后类似露天石质文物的保护研究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地存在着众多的石质文物,体现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艺术魅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珍贵的石质文物濒临损毁,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加固保护。本文将简单阐述石质文物加护保护的原则和对象,并深入分析加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北方石质山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方石质山区典型区域北京密云县为研究区,采集了87个基本抽样单元中的222个样点的表层0~20cm的土壤,通过实验分析与计算得到每个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0.30~61.00)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5.7g/kg,变异系数为0.70,属中等强度变异;②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08~11.01)kg/m2之间,平均值为3.27 kg/m2,中值为2.84 kg/m2,变异系数为0.59,属中等强度变异;③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该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有机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北部,及东北部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中等海拔地区,人类活动相对频繁,部分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明显低于高海拔山区;南部平原区及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是农、工业生产集中分布地带,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场是造林绿化的主力军,依托自身优势完成了营区内大面积的荒山造林绿化,有效增加了森林的覆盖率,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保证了物种多样化的均衡发展和珍贵乡土树种的繁衍生息,稳定了生物链的动态平衡,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调查了承德须弥福寿之庙中主要石质文物的风化现状,根据承德地区气候特点,综述并分析了石质文物的风化原因,可溶盐效应和水分浸入引起的冻融效应是风化腐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国有林场是造林绿化的主力军,依托自身优势完成了营区内大面积的荒山造林绿化,有效增加了森林的覆盖率,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保证了物种多样化的均衡发展和珍贵乡土树种的繁衍生息,稳定了生物链的动态平衡,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6)
石质文物因为暴露在自然界受到各种自然力的破坏,这种破坏是生物风化、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石质文物的生物风化问题再做探讨,首先表述了相关的概念,其次论述了文物生物风化机理,最后提出了相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TBS技术,以及绩蓄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部分石质边坡采用了TBS技术,详细介绍了其施工工艺、方法。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制度政策鼓励植树造林,石质山地的造林计划同时也被提上日程。相比较于常规造林区而言,石质山地的土质条件以及生长环境等都比较恶劣,要想实现较好的造林效果存在很多困难。以陕西蒲城金帜山石质山地为例,对如何实现高品质的造林效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喷混植生技术是当前工程创伤的岩石边坡生态修复的最新模式,是岩石边坡工程防护与生态绿化并重的新技术,能使植物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覆盖。该技术利用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有机核心料、粘结剂、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10cm厚度的具有大小孔隙的硬化体。  相似文献   

14.
云冈石窟是我国众多石窟石质文物中的杰出代表。其文物本体的存在形式、保存环境、病害形式及种类与我国其它不可移动及相关石质文物均具有共同之处。是极具代表性的石质文物。但是云冈石窟普遍存在水患、结构失稳、表面风化、污染等四大问题且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抽样调查的方法,以北方石质山区典型区域北京密云县为研究区,采集了87个基本抽样单元中的222个样点的表层0~20cm的土壤,通过实验分析与计算得到每个土壤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数据统计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有机碳舍量变化范围为(0.30~61.00)g;/kg,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5.7g/kg,变异系数为0.70,属中等强度变异;②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08~11.01)kg/m2之间,平均值为3.27 kg/m2,中值为2.84 kg/m2,变异系数为0.59,属中等强度变异;③空间插值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上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该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及地形空间分布特征较为一致,有机碳密度分布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密云县北部,及东北部等海拔较高的地区;中等海拔地区,人类活动相对频繁,部分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相对严重,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明显低于高海拔山区;南部平原区及密云水库周边地区是农、工业生产集中分布地带,该区域有机碳密度最低.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19)
含钠长石质的玉石是翡翠原生矿伴生的岩石类型,在外观特征上与翡翠接近,同时,国家标准中缺乏对翡翠种类及相关伴生岩石的明确界定。本文通过收集三类含钠长石质玉石矿物组合类型标本,在进行宝石学常规仪器测试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漫反射测试分析,总结了三类含钠长石质玉石不同矿物组合类型的漫反射红外光谱图特征,旨在为鉴别含钠长石质玉石提供可靠的红外光谱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9)
珠宝市场上大量出现与翡翠伴生的过渡类型玉石,这部分玉石在外观上与翡翠相似,但是由于翡翠生长环境的复杂性,这类组合玉石的矿物组成变化较大,其宝石学参数必然会出现过非典型的情况。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根据其外观特征,将其分成三大类型,结合常规宝石学测试,总结不同类型的含钠长石质玉石的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夏洵若 《百科知识》2021,(12):1-4,20
某种意义而言,石是最早进入人类文明的物质.浩瀚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也就如同一部漫长的由简到繁的"石文化史".自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利用天然石块作为工具和武器,到新石器时代更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的石料.漫长岁月中,人类文明中有关石头的活动,从营巢穴居的简单利用石头为建筑材料,衍变到今日的丰富"石文化",从天然石材开发应用,到人为添加的文化情怀因素,创造并积累了许多有关于石头的奇妙史话.  相似文献   

19.
黄山石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是雄、险、奇、巧的多景配置,其形成过程是由晚白垩世以来三次断块抬升形成山体的构造格架,之后外动力特别是第四纪冰缘环境的冻融作用,塑造了山体的险奇、俊美,对于各种各样的巧石多是风化作用长期进行的结果。文中提出诸如针对旅游景点(区)形成过程的不同,采取不同开发以及相应保护措施等对策,呼吁尽快开展我国的科学旅游工作,满足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心源 《资源科学》1998,20(3):73-79
黄山石质旅游资源的特点是雄、险、奇、巧的多景配置,其形成过程是由晚白垩世以来三次断块抬升形成山体的构造格架,之后外动力特别是第四纪冰缘环境的冻融作用,塑造了山体的险奇、俊美,对于各种各样的巧石多是风化作用长期进行的结果。文中提出诸如针对旅游景点(区)形成&石质旅游资源、资源保护、科学旅游、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