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文教学必须十分重视词语的讲解,比起教学现代作品来,要花更多气力解释词语的意思,说明它的用法。这是因为文言文对我们来说,不仅有时代隔阂,还有语言隔阂。文言文比较艰深,单音词多,有它特殊的语法现象,给阅读带来了困难。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我们要引导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就必须抓好词语教学,指导学生过好文字关。词语是语言的单位。积词成句,积句成篇。教学中只有逐字落实词义,才能把文句意  相似文献   

2.
戴汐 《吉林教育》2007,(10):30-30
词语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为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的其它二要素(语音和语法)都是为词语发挥作用而服务的,因此,无论学习哪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学生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是无法探索祖国悠久历史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本文将从文言词语的积累、文言句式的辨识、文言文的翻译及整理归纳文言文知识四个方面入手 ,初步探讨学习文言文的点滴方法。一、反复诵读 ,积累文言词语文言文阅读训练 ,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 ,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 ,形成一定的语感。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 ,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的特殊性 ,词语的积累更加强调“字不离词 ,词不…  相似文献   

4.
刘蕾 《考试周刊》2007,(3):68-69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也不无可商榷之处。其中有的词语注音欠准确;有的词语注释较为笼统、含混、简单,个别地方出现错误。这无疑给讲授和学习文言文造成不便。本文就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一一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些中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尤其不喜欢文言文。一方面,是因为文言文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遥远,学生感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教学方法程式化,教学手段单一化,致使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抵触情绪。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现在使用的许多词语,在词义上跟古汉语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善于把握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适当地联系迁移,将文言词语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必将得以调整,对文言词义的掌握必将事半功倍。在学习…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语言上的障碍主要是语音、语法、词语三个方面的障碍.词语联系人们的生活最紧密,因而变化也最显著.掌握文言文常用词,始终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难,盲校文言文教学则更难.由于语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言文的语言与现代汉语脱节,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同时文言文反映的生活距离我们很远,理解也不易;除了语言演变发展外,还由于盲文以拼音的形式来标记汉字,使得盲文失去汉字原有的表意功能,造成词语意义模糊难辨,教学起来就更困难.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什么”及“怎样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中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是极为不恰当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花大量的时间只是去正音、解释词语、串讲翻译句子,而不重视文章蕴涵的思想文化内涵、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情感等内容的讲授,这有点像古代汉语教学。然而这样做,字词句虽然比较落实,古汉语的基础知识会弄得比较扎实,但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说,却大大地打了折扣。学生在中学学习文言文,除了掌握一定的文言词语和句式、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为大学进一步学习古代汉语打下基础外,还要了解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了解古代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曹广桥 《文教资料》2014,(32):36-37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一个难题,且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过多地注重翻译,其形式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一字一句地记。一节课下来,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做学习语言,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掌握。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还有阅读鉴赏能力。文言文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语感培养,提升文言水准;反复诵读,带动系统翻译;先总后分,点面结合,力争透彻翻译。  相似文献   

10.
吕辞 《语文天地》2016,(4):78-79
学习文言文需要整体感知才能更好地理解其蕴含的意思。因为只有整体感知后,了解了文言文所写的大致内容,才能知道主题是什么。理解词语、句子是理解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步,是阅读文言文的基础,然而不进行整体阅读感知,单独的字句理解也比较困难。所以,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要注意诵读与感知、拓展与传承。一、加强诵读教学,培养学生文言语感培养语文阅读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感就是语言感受力,即对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1.
李卫全  田力 《现代语文》2014,(1):151-151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新人教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基本是准确的,但也发现个别文言文注释存在以下问题:有的词语,编者给予新解,造成语义误解;有的费解处却又不做注释;有的注释不合语境。这都给古文教学和学习造成不便。现把商榷处例举几处,和大家一起探究。  相似文献   

12.
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语言上的障碍主要是语音、语法、词语三个方面的障碍。词语联系人们的生活最紧密,因而变化也最显著。掌握文言文常用词,始终是文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历来,文言文常用词的教学,以“字字落实”为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字字落实”演变为僵化的串讲模式,在串讲中,将词孤立成一个个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为了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价值,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思想,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探究文言文教学的策略。但是,目前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大多采用的是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学生的思路打不开,学习效率上不去,无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文言文教学的具体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品的教学,语言是一个难点。鲁迅成功地运用了白话文,但是,他又充分地吸取了文言文的营养,甚至直接运用文言文的词语、句式,以丰富他的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对鲁迅作品语言的教学,应该注意它和文言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教学中的字词落实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讲多了,又怕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不讲又怕学生不理解。关键是要理解词语,没有理解词语,就根本谈不上对课文的理解。对此,我进行了种种的尝试。这里,仅就提高文言文词语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正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目前,大部分教师把文言文教学上成了古代汉语课。一方面是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高考侧重对文言文词语义项的把握和文句翻译的考查;另一方面是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认为文言文不串讲字词,学生就读不懂。后者被钱梦龙老师形象地称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言文教学中六个具体的实例,阐释了从方言角度解释文言文中一些较难词语的方法,展现方言释义法对解读文言文词语具有化难为易的功用,探讨如何有效地丰富和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生对词语掌握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语感能力。目前,一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却依然存在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弊端,总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去读词语、记词语、抄词语,这一种机械化的词语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感到词语学习的枯燥,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变文言文教学为文言文教育,把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把文言文教学的内容指向承载语文核心素养的元素,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文言文教学,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 一、熟读成诵,提升语言建构素养 语言建构素养指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并能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正确、有效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许多学生最不适应的是文言文。词语的变迁,句式的变化,让他们感到语言晦涩,很难抓住规律。初中学习文言文时,只要求"知其然",而到高中阶段,却要求"知其所以然"。这其中最令学生生畏的莫过于词类活用和文言变式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