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猪八戒的孙子小猪八戒自幼营养过剩,肥成了一个肉墩,颇有祖父遗风,猪八戒就乐呵呵地叫小猪八戒肥肥。肥肥因爷爷是个名人,在众人面前难免趾高气  相似文献   

2.
人们都知道:猪八戒能吃,是“吃”的爱好者。“猪八戒吃人参果”、“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人们耳熟能详。自从猪八戒跟着师父取经回来,他就觉得在“吃”这方面还大有学问,需要再学习、再“充电”。于是,他带着这个想法,回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是明朝中后期崛起的世俗欲望在小说作品中的反映。猪八戒身上贪食贪色等性格特点就是明代世俗人性的一种折射。正是基于此,猪八戒的形象被广为接受。论文将从这一方面来探析猪八戒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将从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三个方面探讨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猪八戒称呼语对交际语境的顺应。理论上拓宽了猪八戒这一人物研究的视野,实践中,帮助我们更透彻地理解猪八戒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话说这猪八戒跟着唐僧取经回来后,心中变得无所牵挂了,在高老庄整天狂吃猛喝,体重剧增,现已达200公斤了。孙悟空也回到花果山当美猴王了,可他却非常想念猪八戒。于是,他来到高老庄找猪八戒。一见猪八戒,孙悟空大惊:"八戒,你胖得都不成样子了?你一定要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食”、“色”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猪八戒这一艺术形象也因此而深入人心。但是为何猪八戒就应该被赋予“食”、“色”特性呢?为何必须是被赋予了“食”、“色”特性的猪八戒才应该出现在取经队伍之中呢?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猪“意象”的阐释出发,结合《西游记》文本的成文背景,探析与解答这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故事新演绎     
话说孙悟空、猪八戒自从随师父唐僧取经回来后,一直跟着唐僧传授真经。谁知听传经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忙着做生意发财去了。孙悟空和猪八戒几个月没给一个人讲经,失业了。 为了生计,孙悟空、猪八戒洒泪告别师父,到社  相似文献   

8.
习作要求:读了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你会觉得猪八戒很可笑,笑过之后,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那么,就把你想告诉猪八戒的话,或者想像猪八戒吃西瓜以后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吧。  相似文献   

9.
猪八戒的孙子小猪八戒自幼营养过剩,肥成了一个肉墩,颇有祖父遗风,于是猪八戒就乐呵呵地叫小猪八戒“肥肥”。肥肥因爷爷是个名人,在众人面前难免趾高气扬。肥肥自然很注重自我形象,或西装革履,或一袭礼服,经常出入灯红酒绿的场所,动不动就高唱自  相似文献   

10.
谁来帮帮他     
猪八戒来到花果山,他想进水帘洞去找孙悟空。可通往水帘洞的路被九道闸门挡住了,猪八戒只有“得数是3”的钥匙。小朋友,请你帮帮猪八戒,帮他找到通往水帘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与民间文学中的"傻女婿"形象存在着突出的一致性,如贪吃、呆傻、眷妻恋家等是二者共同的特色与气质。猪八戒形象的塑造应该与民间文学中的"傻女婿"故事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某种意义上说,此种关联正是猪八戒形象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猪八戒”吃西瓜目的:练习沿着圆圈追逐跑,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以及反应的敏捷性。玩法:请一名幼儿扮猪八戒,其余幼儿扮西瓜,围站成一个大圆圈。游戏开始,扮西瓜的幼儿拍手念儿歌:“猪八戒,嘴巴馋,偷偷溜到西瓜田。东瞧瞧,西望望,摘个西瓜尝一尝。”“猪八戒”沿着圆圈走,并根据儿歌做相应的动作。念儿歌结束,“猪八戒”边拍西瓜(即拍小朋友的肩膀)边作听状。“猪八戒”如说“生的”,“西瓜”可不动,“猪八戒”继续拍瓜;如说“熟的”,则“西瓜”立刻按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圈跑,“猪八戒”在后面追。若“西瓜”跑回原处,“猪八戒”未追到,就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西瓜”未跑回原处  相似文献   

13.
变魔术     
一天,天气晴和,猪八戒急急忙忙往前赶路,一头撞在魔术师的怀里。突然,从魔术师的身上飞出了两只白鸽来,猪八戒吃了一惊。魔术师又从猪八戒怀里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中猪八戒贪吃、爱色、偷懒、告状,时时呈现出一副小人嘴脸。那么猪八戒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本文试分析其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15.
猪八戒跟着唐僧从西天取得真经回来。一路上,猴哥斩妖除魔,筋斗云帮了很多的忙。因此,猪八戒非常羡慕猴哥的筋斗云,便央求猴哥,教他筋斗云功。猴哥笑着说:“老弟,你这么胖怎么能学习筋斗云呢?”猪八戒知道,猴头这么说,是要他减肥,便早早告辞猴哥,独自一人去找减肥秘方。猪八戒来到全国最有实力的图书城,找了五天五夜,却没找出一点线索。没办法,猪八戒只好失望地回去了。在回家的旅途中,猪八戒碰到太上老君正在悠闲地做着操。太上老君瞧见猪八戒愁眉苦脸地走来,便问:“八戒,怎么一脸沮丧的表情?”猪八戒说:“我想学筋斗…  相似文献   

16.
我爱八戒     
春节闲来无事,便把心事多放到了看电视上。这一看不要紧,却发现猪八戒已经由《西游记》中的倒霉蛋转变成为一只福星高照、艳遇连连的幸运猪。用遥控器翻动了一下各个频道,居然有三、四个频道在上演猪八戒的故事。其中,中央电视台在播出《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而由另外一对大帅哥和大美女组成的组合则在上演《福星高照猪八戒》。于是感叹:猪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猪八戒成为大众明星,大约是《西游记》的作者所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如果时光倒流,让老先生来看看范冰冰主演的老鼠竟如何对一只猪痴情的话,我想他一定会艳羡不已。说真的,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17.
猪八戒减肥     
猪八戒自从取经回来后,整天好吃懒做,身上的肉一天比一天多,快要变成肉球了。终于,孙悟空拉着猪八戒的耳朵说“:呆子,你整天好吃懒做,快变成肉球了,如果再不减肥就要得肥胖病了。”猪八戒吓呆了,呆呆地望着悟空结结巴巴地说:“那……那我明天早上起来去跑步。”孙悟空捧腹大笑道“:就你这样?我看明天太阳都晒到屁股上了,你还没起床呢。”猪八戒自言自语:你别小看人嘛!”孙悟空见猪八戒怪可怜的,便说“:要是你减肥成功,我就把名字倒过来写。”猪八戒高兴得站了起来。可因为太胖,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孙悟空笑着跑开了。第二天,天蒙蒙亮,猪八戒…  相似文献   

18.
本以经验主义为聚焦点,透视了猪作戒形象的社会心理构成,分析了经验主义的得失与猪八戒的荣辱。猪八戒虽然曾为神、妖,但“平常人”是他形象的本质,农村形成的经验主义是猪八戒经验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猪八戒形象新解——《西游记》新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从新角度对《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进行重新认识,以挖掘出潜含在这一形象中的文化内涵。首先从《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入手,考察了猪八戒形象的产生,阐述了吴承恩对猪八戒形象的独特艺术创造。其次又追根溯源,探讨了猪八戒形象的历史演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原型意义,指出猪八戒象征着人类的贪欲:食欲与色欲。最后联系吴承恩的身世遭际及创作个性,分析了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意识,以及在这一形象中所映射出的作家本人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作过这样的统计,让学生选出《西游记》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竟然有百分之七十多的人选择了猪八戒。也有人曾作过一项调查,让女士们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取一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猪八戒的选票遥遥领先,竟达百分之九十之多。这种猪八戒情结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结合现实生活和《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我们会发现人们的猪八戒情结也是有其原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