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0):13-15
今年3月,在遍及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中出现了一只碧绿色的变色龙,它怪异的模样和“变”的主题广告词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这是精品购物指南2003年度改版的系列广告之一。精品购物指南是我国第一份生活服务类彩报,对在都市报崛起的同时催生我国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起了开山鼻祖的作用,而在报业市场上,生活服务类报纸又有新的困惑,精品购物指南如何创新求变,保持生活服务类报纸领跑者的地位?记者到访时,精品购物指南的副总编管洁正捧着哈佛商业评论看得入神。 管洁,女,北京人,1991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经营报,多次赴美国考察报业,对《今日美国》报颇有研究,现为精品购物指南副总编。办报感悟:在市场上寻找报纸的机会,只有过时的报纸,没有饱和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精品购物指南》创新性地采用全彩印刷及豪华铜版纸外封设计,并率先将单期报纸版数提高到100版以上.为中国报业市场开创出一种全新的主流时尚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3.
中国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第一品牌《精品购物指南》(以下简称精品),一直将“精致生活,品味时尚”作为办报的理念。创刊13年来,他们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报道时尚消费动向,倡导积极、健康、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在这13年来精品人一直秉承一个信念:“创新才能保持领先!”2005年11月,他们又强势推出《品位》系列专刊,引领了“新奢侈主义”的独特生活态度,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王眉 《青年记者》2005,(2):25-26
近几年来,随着综合性报纸市场趋于饱和,一些报纸另辟蹊径,从综合性报纸市场外围空间入手,找准市场空隙,走上专门化道路,获得了巨大成功。具有代表性的如经济类的《中国经营报》、国际新闻类的《环球时报》、生活服务类的《精品购物指南》、IT类的《计算机世界》等。这批报纸的崛起让人们思考:专门化报纸是偶然出现的,还是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版式不是报纸的“附件”,而是相对独立的报纸语言。版式设计的目的是用最佳方式处理和烘托程度不同的信息。《精品购物指南》作为一张在京城独占鳌头的都市生活信息服务类的报纸,它在版式设计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觉语言。色块——吸引读者眼球的首先是它的封面设计。封面设计具有整张报纸的灵魂性作用。报纸市场零售量某种程度上是由中折线以上的编排决定的,我们称之为“5秒钟效应”。即读者上报摊,5秒钟之内决定该购买哪张报纸。虽然《精品购物指南》的封面也没有跳出美女的俗套,但其大胆、协调的色块运用还是显出它的与众不同。除了封面以外,其内版也都运用了各不相同又和谐统一的色块来强化版面的  相似文献   

6.
编辑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被认为是保证媒体独立性、对抗商业利益侵袭的重要原则,《精品购物指南》讨论“编辑方针与经营方针的统一”建立在(《精品》生活服务类周报的独特经营定位之上,对“媒体价值”和“读者本位”新的认知。“编辑方针与经营方针的统一”是“精品”的办报理念、经营哲学,也是方法论.它随着《精品》的办报实践发展出三个层次:资讯的提供——生活方式的引导——价值观的呈现。这三个层次是与近年来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呼应的.体现了读者消费结构与形态的变迁、都市时尚和生活方式的升级,以及文化消费意识与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如同“时尚”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大肆流行一样,时尚类报刊也成了近年来报刊市场风头日益强劲的一支新军。《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杂志暂且不论,单说报纸,最早叫响的是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随后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行量很快飙升至40万份。于是,这一市场被多家媒体垂涎,纷纷跟进瓜分,仅上海,就很快冒出《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等时尚类报纸与《申江服务导报》竞争,后来者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刘迎南 《新闻传播》2004,(10):31-33,35
在美国,主流报纸平均厚达115版,香港主流报纸平均厚达60版,而在我国大陆《精品购物指南》和《计算机世界》也分别创下了100版和200版的纪录。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都市类报纸所容纳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在信息海洋中新闻价值被人们渐渐弱化,甚至不少人  相似文献   

9.
报刊     
《新闻与写作》2009,(1):93-93
据网易报道,老牌生活服务类报纸精品购物指南开始了一次人数达到370人的裁员,这是自美国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国内纸媒体遭遇的第一次“寒流”。  相似文献   

10.
韩运荣 《现代传播》2003,(2):132-133
目前 ,通过报纸来传播消费服务类的资讯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专门的生活服务类报纸 (如《精品购物指南》) ;二是作为“厚报”的综合性报纸中的消费服务的专版或版组 (如《北京晚报》)的消费版组 ) ;三是综合性报纸加办“报中报” (如《北京青年报》的《产业信息报》“时代系列”)。随着传媒市场的此消彼长 ,不仅这三处报纸之间存在着竞争 ,电子媒体和因特网也在不断蚕食着消费服务类报纸的市场 ,消费类报纸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那么 ,对消费类报纸现状的担忧 ,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不确定性 ,越来越成为令报纸经营者们焦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世纪,国内期刊在整体走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态势下,不断采取新举措,其动向之一便是注重服务性,提升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在北京《精品购物指南》、《购物导报》等杂志型报纸走俏市场,取得成功的榜样力量感召下,以服务读者,服务消费,服务生活为主要目标的期刊开始成为国  相似文献   

12.
从“体验式营销”看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精品购物指南》创刊并获得成功后,生活服务类报纸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如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天津的《假日100天》、广州的《周末画报》、重庆的《新女报》、长沙的《今日女报》、大连的《大连女报》、武汉的《第1生活》(知音期刊集团2005年9月推出)等。生活服务类报纸虽然只是周报,但其中不少报纸期发量雄居当地报纸之首,年广告收入达到数干万元,被誉为报业的“金矿”地带。然而近几年来,报纸发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发行下滑问题越来越突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认为,生活服务类报纸突破发展瓶颈的思;路有两点:一是要打好“服务牌”,认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生活服务类报纸主要为读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咨讯;  相似文献   

13.
蒋海燕 《传媒观察》2005,(10):21-22
近几年,国内的报业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新闻资源、稿源渠道的限制,同一区域都市报的同质化程度也不可避免地越来越高,在这种胶着状态下,一些新兴报纸“剑走偏锋”,瞄准市场空隙,以城市中等阶层为受众,于是出现了以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广州的《周末画报》、天津的《假日100天》、  相似文献   

14.
张铭 《新闻窗》2007,(3):29-30
升华风格迎接爆发一位著名的报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人的命运,风格决定报纸的命运。”《新报——消费购物指南》(以下简称《新报》)以独特的风格在贵州报业市场中塑造了独特的风景。《新报》将目标受众准确定位于时  相似文献   

15.
创刊于1993年的精品购物指南报(以下简称《精品》),曾经在北京报业、广告业市场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最近一两年由于种种原因却少有作为,发展停滞不前。进入2002年,该报重振旗鼓在年初进行了全面改版,以求在北京报业市场重新夺回自己的“势力范围”。 GUIDE+服务手册,版面划分匠心独运 《精品》副总编辑管洁女士,把《精品》改版的思路,概括为:倡导《精品》社区文化,加强《精品》的深度和服务性。她认为,《精品》人不仅仅是报人,更应该是消费者的信息服务员,特别是要为走在时尚最前沿的人群服务。 改版后《精…  相似文献   

16.
结合国内外媒体的市场化运作来看,平面媒体的发展已进入精英办报、品牌竞争、赢家通吃阶段,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运作把平面媒体推向了“品牌生存”和“差异化生存”的商业时代。尤其是在像成都这样媒体市场发育相对成熟、市场竞争特别激烈的大型城市,摆在报人面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以大资本、大投入打造大众型品牌,走品牌化生存之路;要么以小投入、大策划铸造小众媒体精品,走差异化生存之路。《城市购物导报》走的就是小众媒体的路子,即在成都这样一个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休闲城市,创办一份类似于《精品购物指南》和《申江服务导报》那…  相似文献   

17.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刘翔诉北京《精品购物指南》报侵犯其肖像权一案作出了终审判决。判决被告《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精品购物指南》在30日内登报向刘翔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两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9.
备受各界关注的奥运会冠军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报社等单位侵犯其肖像权一案终审大翻盘,终审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令《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精品购物指南》上向刘翔公开赔礼道歉,赔偿刘翔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刘翔的其他诉讼请求被驳回。  相似文献   

20.
三年前,恐怕少有人知道《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如今,这两份都市消费周刊早已是京津沪宁杭等大城市年轻时尚一族的每周必读“课本”。最近南京一次调查表明:20—30岁白领,60%以上经常购买都市消费类读物,如:《精品购物指南》、《申江服务导报》、《周末画报》、《生活周刊》,还有南京本地的《精品购物导刊》、《星期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