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刚淮 《上海教育》2009,(10):61-62
“你这个懒虫,我要跟你说多少遍?做完要复查!你看你的试卷,全是计算错误。气死我了,跟你道理说尽了,我真不知道怎么教你。”同事王老师又在训斥她的孩子。她的孩子六年级了,眼看就要小升初,可是孩子顽皮偷懒,成绩老是上不去。这孩子我熟悉,很机灵,不是个笨孩子,但习惯不好,最大的毛病就是懒。王老师可没少费心血,从上幼儿园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天不在辅导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2.
发完作业本,一个平常喜欢拖欠作业的孩子问:"老师,我的作业本怎么没发?"你可能会生气地瞪他一眼:"怎么可能!一定是你没交!"这个孩子满脸委屈,却有口难辩.正在这时,一个成绩好的孩子也站起来说:"老师,我的也没发."你愣一下,说:"噢,你到我办公桌上去找找看."  相似文献   

3.
正老师之所以"怕"某些家长,是因为面对某些家长时,不好意思说"不",不善于说"不"。比如,面对"请吃喝送礼的家长",我们就要勇于说"不",善于说"不"。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家长请班主任吃喝,给班主任送礼,也是"别有用心"的。你接受了这位家长的吃请,那么你在期末评"三好"、推优时,感情的天平就会不自觉地倾向于他的孩子。案例中,一位家长给李老师的手机充了100元话费,结果是李老师"无中生有"地给他孩子发了个"助  相似文献   

4.
前天,我正在上课,一年级魏老师突然找到我说:快到我们班看看吧!我们几个老师真是没有办法了!原来她班级中有个叫王某的小男孩在上美术课时,又开始吵闹起来,手指头塞在嘴里,莫名其妙地大哭不止,美术老师束手无策.据了解,这个小男孩平时嘴里常常会发出一些怪声,经常好哭,和其他孩子不合群.我对美术老师说:你就说校长来了……我边走向一年级教室,边思考如何应对这个"特殊"的孩子.  相似文献   

5.
汪士楼 《教育文汇》2003,(12):24-24
有一个孩子,“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一天,他的老师用非常惊讶的神情看着他的手掌,说:“孩子,你将来能当州长,瞧!你的掌纹非常特别,我有个当州长的同学,他的掌纹跟你的一模一样,真的!”25年后,这个孩子真被老师言中,当了州长。他紧紧拥抱着年迈的老师,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相似文献   

6.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里,一位教师调任到一个差班任班主任。那些孩子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第一堂课就跟他们玩,玩得天昏地暗。下课了,老师对孩子们承诺:要是你们把学习搞上去,我就吻校外放牧场里最大的一头母猪。由于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都希望老师去吻一头猪。从那天起,他们的课堂纪律变好了,学习积极性高了。即使有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他:"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头大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的前夜,孩子们对老师说:"老师,你可以去吻那头猪吗?"老师说:"当然可以。"于是,他便带着孩子穿越公路,来到放牧场。孩子们在猪圈里找了一头特大特肥的猪,老师走近那头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在猪圈外笑得前仰后合。读毕,忍俊不禁之余,按捺不住要为这个老师叫好。细细品味他的做法,发觉他的成功对现在提倡的新课改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家长会后,家长把讲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在众口一词的赞美声中,一向提醒自己要"低调"的我,愣是一直没把嘴合拢. 就在这时,一个怯怯的声音挤进来:"罗老师,我想和你说说品品的事……"哦!是品品妈妈. 品品是班里学习能力最弱的一个孩子,在一至三年级,他没能交出一张像样的答卷.我从上个学期开始接手,担任他的语文老师.在初次和学生见面谈话时,我特意说:"本老师从不在乎同学们以前的成绩,只在乎你们今后的学习态度.只要你肯学,老师一定会喜欢你."这番话其实是说给品品等对学习已经失去了兴趣与信心的孩子听的.品品也许听懂了我的话,他在我面前表现得特别上进、听话;而我呢,也总不忘给他鼓励,言语间表达出对他的喜欢.可是,最近他似乎又被"打回了原形":上课讲小话,做小动作,作业迟交,听写"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8.
段贵林 《班主任》2006,(7):31-31
我给您讲一个听来的故事.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下来,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喜欢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差不多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宝宝进步最大."当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相似文献   

9.
韩得学 《甘肃教育》2009,(11):41-41
最近读报,一位母亲成功教子的事例发人深思。文章记叙了一位母亲三次参加家长会的情景。儿子因为智力一般学习很差,而且行为习惯多有挑剔之处,这位母亲每次都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每次她都以自己发现的优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比以前进步了。”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母亲手里时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的鼓励让我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0.
<正>在班级中常常有所谓的"后进生",然而,"后进生"也会有让人感动的瞬间。这不,我就遇上了一位。[案例描述]秋游的时候,学校组织孩子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孩子玩"青蛙跳""升降飞机"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位带队的老师陪着孩子们一起玩。当所有孩子都在高呼"何老师,我和你一起玩"的时候,小冯却说了一句让我感动了好久的话:"何老师,你快把安全带系上。"小冯没有高呼,他的声音很平,很亲切地提醒了我。很小的细节,让我感动很久很久。我觉得这是一个多么细心、有爱心、会关心他人的孩子啊。  相似文献   

11.
史峰 《师道》2006,(7):12-12
周末,几个初中的老同学一起聚会吃酒。桌上的三位同学中一位是暖气安装公司的老板,一位是企业的涉外人员,一位是银行系统的中层职员,我是教师,皆民间人士。大家各自谈自己的职业感受,因此也谈到了教育,谈到了老师。“现在,做老师的不厚道呀。”银行的同学对我说。“怎么不厚道呀?”我有点生气于老同学的蔑视。“放假时,老师让孩子捎信,说要用车,让我给找一辆,我找了辆车为老师服务了一天。谁知没过几天,孩子回家又说老师有事还要用车。我对孩子说,你回学校对老师说上次找的车是租的,老师就不会再要车了。谁知孩子一听就不高兴了,号啕大哭连…  相似文献   

12.
她的儿子从小就顽皮,不好管。儿子四岁时,她去幼儿园参加家长会。看孩子的那个阿姨告诉她,你儿子最难管了,他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也坐不了。在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妈妈,老师怎么说我?"她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她硬挤出一个笑脸对儿子说:"儿子,阿姨夸你呢,原来你在凳子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够坐三分钟了。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很羡慕呢,因为全班的孩子中,只有你进步了。"这天回到家,从不正经吃饭的孩子破天荒地喝了两碗米粥。儿子上小学了,四年级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去开家长会。她被安排坐到了最后排。班主任老师特意和她谈了半个小时。老师告诉她:"全班40名学生,你儿子的成绩倒  相似文献   

13.
章乐 《生活教育》2008,(12):63-63
"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我(班)的孩子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就是贪玩,从来不自觉?我们的家长、老师经常这样抱怨。在抱怨之余.很多家长和老师又会用自己小时候珍惜学习机会、有学习的兴趣.自觉学习的经历来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4.
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下列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孩子"生理感冒"了,大人往往心急如焚,非常重视。孩子"生理感冒"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家长总是这样说:你今天在家里休息,不用上学去了。老师经常  相似文献   

15.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6.
烟子 《小读者》2012,(1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如果你自身的能力够强而你的孩子又很钦佩你,就请做你孩子的老师;如果你做不了孩子的老师,就请做你孩子的同学;如果你不能做你孩子的同学,就请做你孩子的学生。做老师:竭尽自己所"能",重在做孩子的成长初期是其身心全面依附于父母的时期,也是父母对其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更是父母做孩子老师的最佳时期,此时需要父母  相似文献   

17.
华雨 《学子》2014,(17)
所谓的"另类孩子"就是指上课老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老师说,他也说,叫他说,他不说,一声不吭,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不论你怎么教育,他就是不理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学生。你教育他时,他不知有多认真,一转头,又成了原来的样子。教师要重视对这类孩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天凌 《小学时代》2009,(3):22-24
你知道哪里的孩子从不接受“挫折教育”?你知道哪里的老师绝对不会对学生说“你真笨”、“你不行”、“你怎么错这么多”之类的话?学生做对10道题和做对5道题,老师都会说“很好(very good)”,哪怕只做对2道题,老师的评语也常常是“你很努力(a good try)”。  相似文献   

19.
一个极其平常的下午,我刚到校,班上一个叫洋洋的小男孩就追了过来,兴奋地说:"老师,我带了个大贝壳,送给你吧!""老师不要,你留着自己玩吧。"我心里正想着签到、看自习的事情,便随口说道。"老师……"孩子再次追上我,"看看吧,很漂亮的。"说着,就把贝壳塞到我手里。  相似文献   

20.
“你再不听话,就去告诉你老师。”“你再不讲卫生就告诉你的老师。”“你再不做作业就打电话给老师”。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在管教孩子时讲这样的话。有些家长甚至对还未上学的孩子说:“现在不听话.等你上学了就有人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