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湘云 《出版参考》2007,(7S):24-24
随着原创漫画杂志一本接着一本消失,原创作者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最终导致收视率长期低迷,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更加难以吸引广告商以及后续开发衍生产品,从而造成中国动漫产业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市场运营相当艰难。  相似文献   

2.
2006年4月28日至29日,以“动画原创与产业链开发”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动漫产业高峰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是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重要内容,由中国国际动漫节组委会、中国动画学会举办,浙江传媒学院承办。政府动漫产业管理部门官员,动漫教学研发机构、网络媒体及动漫杂志、国内外知名动画学会、电影厂和电视台、制片公司、投资商、动画品牌代理机构、衍生产品制造商等部门和单位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国内外13位嘉宾发表了演讲。论坛回顾了世界和中国动漫节目的艺术原创、品牌建树和保护、产业链形成、衍生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和政策措施的历史,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国动漫为何动得太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漫,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简称,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文化形式。在动漫产业链中,动画和漫画无疑是一对特殊的环节。本来动画和漫画都能形成各自的产业,但人们习惯把两者合在一起叫动漫产业,这与两者具有天然的亲近关系是分不开的。动画和漫画可以相互改编,相互促进,无论是对于创作与制  相似文献   

4.
外国动漫作品捷足先登,挤占中国原创作品市场份额;缺乏消费人群培养和市场化经营,漫画杂志发展艰难;国外暴力色情凶杀漫画误导,国内动漫文化遭遇偏见……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的原创动漫开始春江回暖,但在如此重压下,处于萌芽状态的中国原创动漫产业能否摆脱生存危机?创作思想幼稚、人才资源匮乏、漫画故事薄弱、市场运作缺失、规模运营及经验不足等主观和客观因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困扰着中国的本土原创动漫。然而,近两年来,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层面引导,潜伏多年的动漫产业正在以一种令业内欣喜的趋势开…  相似文献   

5.
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漫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漫画创作投入少、品种单一、读者面窄等问题,动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知识产业保护力度小、意识差以及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的问题。因此,为加快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吸引各种资金,加大对漫画创作的投入力度,拓展漫画发行渠道和发行量,培育漫画读者群,形成漫画品牌;增强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思,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铸造动画产业链,加快高端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6.
简述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漫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漫画创作投入少、品种单一、读者面窄等问题,动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知识产业保护力度小、意识差以及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的问题。因此,为加快我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吸引各种资金,加大对漫画创作的投入力度,拓展漫画发行渠道和发行量,培育漫画读者群,形成漫画品牌;增强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铸造动画产业链,加快高端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王飚  李建红 《传媒》2011,(4):7-11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保持着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国产动漫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一批优秀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动漫产业链日益完善。原创漫画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影响日益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动漫市场掀起了一股日漫风潮,大量日本动漫涌入中国,并占据了中国动漫市场的主要位置。而在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提高,被挤压已久的中国动漫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仅老牌漫画杂志纷纷开发数字出版模式,还出现了许多原创漫画平台,例如快看漫画、有妖气漫画、大角虫漫画等。这些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动漫产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促进着我国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本文将通过快看漫画分析我国漫画平台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一、辽宁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现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目前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动漫产业园区。其中沈阳和大连作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正在打造中国动漫之都和动漫走廊;阜新作为动漫产业初级人才培养基地和初级产品生产基地也正在完善。目前,辽宁基本上形成了动漫原创、外包动画、网络游戏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先后涌现出很多优秀作  相似文献   

10.
张文亭  苏锋 《出版广角》2018,(13):19-22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成长也驶入快车道.但是在动漫产业内,长期以来却存在着动漫热、出版冷的问题.尤其是原创动漫出版的发展,更是由于种种原因举步维艰.而原创动漫出版处在产业链的上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原创动漫的发展.结合时代特色、探索创新机制,是中国原创动漫出版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内容制作到商业模式,再到保障体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创新机制可大力推进我国原创动漫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家推动动漫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中国漫画期刊已逐渐从萎靡不振之中走出,尤其是中国原创漫画期刊风生水起,方兴未艾,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本文以原创漫画期刊《知音漫客》为例,分析中国原创漫画期刊的发展之路,探求漫画期刊成功的原因和要素.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之下,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都曾出台诸多政策对中国动漫产业相关企业和机构进行扶持,但整体上动画领域获得的扶持政策要多一些.动画电影电视片的制作和播出属于广电总局管理领域,漫画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的出版和发行则属于新闻出版总署管理领域.漫画出版机构与动画制作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问题是有很大差异的,传统漫画出版机构往往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困难.目前国内对动漫产业的研究,也是对动画领域关注较多,而对漫画领域关注较少.  相似文献   

13.
杨琳 《出版广角》2021,(16):86-8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化被列为发展战略,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动漫产业+文化遗产"的模式能实现数字创意的开发和推广,但自贡恐龙在动漫IP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尚未形成,并存在基础薄弱、核心资源匮乏、产品智能创造能力不足等问题.自贡恐龙动漫产业应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角色和漫画,研发动画影像,智能创造动漫产品,以此形成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恐龙IP,丰富数字创意内容,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10月23日,第12届世界漫画大会“漫画·出版·市场”沙龙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活动由《文化月刊一动漫·游戏》和《出版广角》杂志联合主办,组织国内漫画出版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打造我国动漫出版的产业链,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动漫产业群等问题。其主旨是实现漫画创意与产业的对接、漫画人才与企业的对接,为我国动漫出版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10月23日,第12届世界漫画大会“漫画·出版·市场”沙龙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活动由《文化月刊一动漫·游戏》和《出版广角》杂志联合主办,组织国内漫画出版各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打造我国动漫出版的产业链,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动漫产业群等问题。其主旨是实现漫画创意与产业的对接、漫画人才与企业的对接,为我国动漫出版搭建一个高效的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日本动漫出版及其对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莉 《出版科学》2007,15(3):80-82
漫画出版是日本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日本动漫出版及其对该国动漫产业的影响,对我国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建构、漫画出版中编辑工作方式的形成,以及产业群众基础的培养等都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来,中国动漫出版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动漫成为最流行最时尚的名词之一,各类动漫会展、动漫节相继举行,大批动漫企业成立,大量资金涌入动漫领域,这一切都使得动漫出版炙手可热.但在动漫出版飞速膨胀的同时,我们发现本应作为基础支持的原创漫画出版似乎仍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中国原创漫画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8.
刘琴 《今传媒》2010,(1):91-93
自2004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各地扶持建立一系列国家动画产业基地以来,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虽然受到了重视,但时至今日以原创为特征的中国动漫产业仍然没有形成应有规模。动漫界和传媒界诸多人士纷纷为"中国动漫产业的腾飞"开出一大堆药方,要  相似文献   

19.
邓琳 《出版广角》2019,(4):39-41
中国动画制作与漫画出版长期处于分离状态,这对中国动漫产业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国动漫产业爆款作品多却难以维持热度和进行品牌化运作。当下,中国动漫产业应借助新媒体平台,寻求多领域的商业合作,促进动漫产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国产动画产业链始端的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画产业链始端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播低成本和受众广泛性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初步检验动漫作品,同时培育观众基础并规避来自动画高制作成本的风险。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会采取适合本国的方式启动动画产业链始端,但由于存在着天然的相关性,漫画和动画的关系始终是动画产业链始端最基本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说明漫画业作为动画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应采取灵活的表现形式,以及新兴媒介给国产动画产业链始端的启动所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