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童话。文章富有情趣,寓动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中,是一篇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
教学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从语言上看,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简练,富有情味,但“带我去”“自己去吧”等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还需教师开掘。此外,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识字上,让生字在具体语境中反复重现,增加感知的强度,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去促进课文的诵读。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学会正确书写“…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学会了飞翔。课文故事情节简单,结构相似,可精讲第一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读自悟第二自然段。从语言上看,这篇课文的语言规范、简练,富有情味,但“带我去”“自己去吧”等词句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还需教师开掘。此外,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12个,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识字上,  相似文献   

4.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自读课文,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扩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学能力而编排的,一、二年级共编排了18篇自读课文(其中包括第一册的四篇略读课文)。自读课文体裁多样,有童话故事、儿童生活故事、名人的故事、科学知识故事,以及儿歌、谜语、古诗等。课文深入浅出,富有儿童情趣,可读性强。其目的是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儿童学好语文,发展思维,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行为习惯。自读课文是供学生在学习讲读课文后阅读的文章,没有学习生字的任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在讲读课…  相似文献   

5.
<正>《小母鸡种稻子》是一则童话故事,故事富有童趣,深得学生的喜爱,但生字学习本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读准音,写对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压力不小,学习也不轻松。一味地认读、抄写、默写,让学生慢慢失去兴趣。然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因此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失去识字的这份兴趣。攻克"识记生字"这一难题,是我们执教低段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应努力找到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学汉字当成一种  相似文献   

6.
第一课时第一版块:初读感知,感受情趣。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下文激趣。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2.引导学生自读、自主识字。3.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病”字写法。认真倾听,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生字的识记方法。交流识字方法。认识病字头,练写“病”字。理思路,明线索。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让它们自己突破生字难关。生字的认读和练写相结合。教学过程预设及解决措施:1.二年级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继续加以指导,发现好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小骆驼因为小红马嘲笑而感到委屈,后来跟妈妈到沙漠旅行,明白了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的故事,告诉学生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实质,看其有没有用  相似文献   

8.
童话,可以说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最容易接受的文学体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中,童话占有不小的比例。我们低年级语文老师普遍认为:童话故事一般篇幅比较长,所要学的生字比较多,因此,教学童话故事,也不过就是让学生在随着故事识记生字的基础上了解故事内容,知道了一定的道理就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老师把童话当成普通的识字课,上不出童话的特点,久而久之学生对童话也就会失去兴趣。我们老师可以怎样选取适当的童话教学内容,上出童话的特色呢?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的生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环节。新课程标准对每册语文教材的生字教学数量都作了具体规定,学生生字掌握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其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高低。每位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生字教学,不能妄图建造空中楼阁。可是许多老师在从事生字教学时感觉单调、无新意,学生学起来也很枯燥,实际效果不太好。其实生字教学完全可以表现得富有情趣,使学生愉快地识记并运用生字。一、音形义结合——识记任何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是世界上唯有汉字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主题单元教材简析: 《一粒种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也是常识性课文,主要讲述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会认生字15个,会写生字6个,认识多音字“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蚯蚓与种子的对话,了解种子发芽的条件和过程,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扶床学步”阶段,生字的记忆、书写和运用一直是个难题.教师采取灵活多变而又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十分必要。做游戏,记生字,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而不厌,记而不倦。  相似文献   

12.
《院子里的悄悄话》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记叙老槐树和小槐树在一个夜晚所说的悄悄话,生动形象地介绍树木年轮、树冠的形成及其作用,把科学知识寓于故事之中,符合儿童学习心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雷雨》一文以洗练的语言,生动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这篇课文教学建议用两课时,第一课时识记生字,读通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14.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本篇教学设计着力通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画风》这篇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富有情趣,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教学时建议教师在引领学生认识生字,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后,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引领学生动手、动脑,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联想形象识记字形   在生字中,有的是象形字.如一年级上册中<几耳目>一课中的生字"口、耳、目、日、月、火",这类生字的字形与它所表示的形象很相似,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可以让学生想象其形状来识记生字.……  相似文献   

17.
一、以听促说.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爱听那些妙趣横生、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讲故事时,教师应力求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并配以适当的动作、神态,使学生进入角色,边听边思考,让故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听虽然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在有趣的昕的实践活动中容易调动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联想形象识记字形   在生字中,有的是象形字.如一年级上册中<几耳目>一课中的生字"口、耳、目、日、月、火",这类生字的字形与它所表示的形象很相似,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可以让学生想象其形状来识记生字.……  相似文献   

19.
一、以听促说.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尤其爱听那些妙趣横生、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讲故事时,教师应力求做到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并配以适当的动作、神态,使学生进入角色,边听边思考,让故事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听虽然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在有趣的昕的实践活动中容易调动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敏 《小学语文》2008,(3):36-37
童话故事是孩子喜欢阅读的文学样式。这一篇童话故事的叙写方式、用词、用语,乃至故事的表面意思,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都应算是简易的。在教学上如仍停留在生字语词、故事表面意思的讨论上,就会让学生觉得较无趣味,且说教的意味过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朋友和守信等概念与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上。透过同伴对话和互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这则故事,对以上概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