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日益重要,高校课程改革也越来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授课教学方式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的实施背景、实践效果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该方式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从多个角度对完善大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越来越引起重视。通过介绍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发展进程,提出教师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应积极充当学生学习“军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的营造者,自主学习素材的整合者,建议通过建立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媒介的自主学习平台,建立自主合作的交互式学习模型,打造“以兴趣为中心”的第二课堂等途径,打造以网络环境、课堂环境以及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特色自主学习平台以兴趣为基点,以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关键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对于大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能力尤为重要。虽然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平台,但由于网络学习信息多、教学资源丰富、地域分布广泛、影响教育质量的变数多等因素,使得网络教学及其监控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现阶段我国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薄弱,自我管理的能力较低。因此,我们以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为例,对三峡大学来自不同学院的4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4.
课堂学习和课后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作为Web2.0中最流行的技术和应用之一,播客在大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拥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从教师引导、学习平台构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出发,对播客在大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引发了高校教师对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新审视。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还较为薄弱,高校教师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网络平台课程建设,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究教师如何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文重新梳理了自主学习与翻转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是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必要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顺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二者之间是协同发展关系。论文最后提出自主学习与翻转课堂教学协同推进的对策措施,包括建立合理的教师考核机制、构建同步的学生评价机制、搭建充分的教学资源平台、监督大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大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等。  相似文献   

7.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大学生的在校期间极为重要的任务.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自我认知能力、策划和实施能力、方法的选择能力、自我检查和监控能力以及自我检测与诊断能力差.增强自主学习内驱力;整合自主学习资源;探索自主学习策略,应成为高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培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为了优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实现量化评价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通过确定自主学习能力因素集、评价集以及因素的权重系数集,建立自主学习能力模糊综合评估矩阵,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评价.进而为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通过对18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动机调控策略、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成绩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常用的动机调控策略是自我效能提升,使用最少的是自我奖励策略;2)任务价值提升策略和自我奖励策略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除后果设想与英语成绩呈负相关外,其余的动机调控策略都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不显著;自主学习能力中的策略自主与英语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而其余三个维度均与英语成绩相关性不显著;3)大学生动机调控策略的八个维度均与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正相关;4)自我奖励对英语成绩的预测力最强,其次是任务价值提升和表现目标唤起。该研究有助于揭示动机调控策略、自主学习能力与英语成绩间的关系,对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以及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78-79
本研究以动机调控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四川省峨边中学高一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动机调控策略应用于高一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机调控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呈正相关,高一学生动机调控策略使用越频繁、恰当,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越强。根据研究结果,作者对高一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可使高一学生有效调控学习动机,以促进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通过网络互动学习平台,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教育平台的优势,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以研究生信息安全课程学习为验证,以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依托,构建供需关系模型,针对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按需学习的环境下,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对创新性学习效果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效率对其学业成绩、专业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以安徽省C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在线教育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平台和互动交流是影响大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文章认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营造线上学习环境、完善线上学习平台和丰富线上交流互动是提升大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效率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具体包括自主学习的自我定向能力、应用学习策略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包括一般学习能力、一般自主学习能力和具体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实施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立自主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出发,采用问卷调查、因素分析、鉴别力分析、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了4个一级指标(自主意识、学习意识、计划意识、交流意识)、2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研究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鉴别度、信度和效度。同时,填补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评价指标,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和发展了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是在不受外界任何压力下学习者自身的主动学习。大学生善于自主学习才能够达到教育的效果。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影响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兴趣等心理因素是主要方面。高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需要其自身学习意识的增强,又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同时还需要学校、社会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和氛围。高校大学生要真正成才,必须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以Moodle为平台,构建了大学生网络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并结合媒体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以探寻培养大学生网络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生存技能及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由于资源多而散乱,一直是该课程的教学难点。建设相关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为提供集中资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该课程改革的重点。通过以基于信息控制论的自主学习管理模式和自主学习全程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形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作者详述了自己的团队《英国文学》网络平台的建设,分析总结了平台管理方面的得失,旨在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专业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要阐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和效果,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4种途径——侧重元认知策略、以活动为载体、转变教师角色和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普及、网络平台的应用和大量网络精品课程的出现,使得大学英语课堂内外依托优质课程平台成为可能,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本文旨在研究依托优质课程平台来培养和促进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沈波  俞滢  王慧中 《高教论坛》2010,(2):56-57,71
以学习生物化学为例,采用课堂实践和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自主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