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俊 《考试周刊》2008,(2):157-158
模因指文化基因,它因模仿传播而生存.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以流行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语言模因的修辞效应作了具体分析和探索,旨在提供语言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模因论的认知和学习,探讨其在社会语言,文学修辞和古典诗词中的应用和发展。语言文学的修辞是语言发展到高级层次的"模因手段";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和意境,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可以成为模因,模因对于知识文化传承非常重要。学习模因有助于英语教学,研究模因让我们重新评价传统的英语教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认识学外语尤当背记单词,词组,经典的短语和句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际的工具,闯入了人们的语言交际世界,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同时也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强烈兴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提出"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是模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基因,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借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文章探讨了模因与语言的关系,以及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与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模因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语言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96):73-7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也可以说是复制模仿单位。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而语言模因,作为模因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语言中任何字、词、句、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本文依据模因论这一理论,着重探讨该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认为该理论对听说及写作教学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武晶晶 《考试周刊》2015,(26):72-73
语言模因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其复制传播的特点为语言文化的发展尤其是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了系统展现语言模因论在国内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发展,本文对模因论的发展、模因论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进行梳理,整理国内将语言模因论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人类语言的丰富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模因论引入口译教学可以发现,口译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模因产生、同化、保留、表达、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为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提供了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复制模式."共生模因"的传播、情景化语境下的模仿学习以及文化模因的恰当处理能有效促进学生口译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Memetics),作为文化进化阐释的新理论,近年来深受语言学家的关注。生活中千奇百怪的语言现象,是对时代主题、生活热点、人群心智等各方面的反映,也是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对语言的一种模仿与复制。本文选择著名语言学家莱可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为标题上的模因,提出生活中离不开"模因"的各个语言现象,旨在运用模因论来归纳并发掘时代产物下的各种流行语言,阐释模因论对语言的进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是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的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模因论不但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的语言提供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途径,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则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语用现象,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剖析网络流行语现象。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而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的视角来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同时让我们重新思考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对模因理论及其分析其传播过程,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新的角度谈论了模因论对美音语调教学的指导作用,提出了语言模因论对美音语调学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表现型模因复制理论,对新闻语篇的修辞表现手法进行分析。通过对同音、同形和同构三种表现型模因分析可以看出,模因传播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语言的趣味性,它还会移用原有表达的内容,使新闻表述的信息量超出字面的表达,产生特定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4.
汤仁云 《文教资料》2012,(18):53-54
网络词汇结构独特,语义丰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网络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模因论理论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给力"(gelivable)作为强势模因的形成、复制和传播过程,并就相关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晓红 《海外英语》2011,(5):276-277
模因论是以崭新的视角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通过语言得以复制传播,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该文采用语言模因论对谚语模因的形成和传播加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谚语变异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6.
根据模因理论,结合广告语言的模因筛选标准,选取一些成功的广告语作为典范,从修辞与文化等方面探究了广告语言怎样适应这些机制以求生存与发展,及模因在广告语言中的复制与传播,为人们创作广告语言提供一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得以迅速复制和传播。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展开分析,从强势模因的特征、模因复制过程及传播类型来探讨网络语言得以迅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网络热词"给力"自诞生之日起不到半年时间便走红于各大新闻媒体,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宠儿。从模因论的视角,结合语言模因中强势模因传播的周期特点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一语言现象,以便人们从新的视域去解析网络流行语的泛化。  相似文献   

19.
语言类学术期刊论文标题的模因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模因论角度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单位。从模因论角度分析语言类学术期刊论文标题在内容、结构和语用等方面的模因运用,以说明如何撰写论文标题才能使其得到复制与传播,增强吸引力,引起更多的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模因论揭示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公司产品品牌用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对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创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基于模因论启发下探索了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创新。通过分析语言模因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类型,为公司产品品牌语言创新提供可供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