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阳市申城晚报社举办的振申杯“我为市长当参谋”征文比赛最近揭晓。《申城晚报》是在1989年上半年开始举办此项活动的,历时9个月,共收到来稿500余篇。这500个“参谋”来自各个阶层,其中有不少退休闲居的“老申城”。他们把有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获  相似文献   

2.
王亚楠,男,汉族,1961年生,1992年参加新闻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伊犁晚报社总编辑,主任编辑职称。在伊犁新闻界,王亚楠以善于思考,勤于总结,敢于拼搏而闻名。当记者期间,他深入基层,采写最真实、最  相似文献   

3.
县长追记者     
县长追记者!是想报喜,还是怕报忧?安徽省蒙城县县长姜明亮追记者,一不是想报喜,二不是怕报忧,而是在追时代的步伐,最新的信息。三月二十八日下午四点多钟,姜县长在办公室听说新华社记者姚雁戈来蒙城讲课时,谈了关于流通领域、企业管理、窗口经济、信息处理等经济改革方面的新见解。老姚多年从事工商财贸报道,对经济工作颇有研究。这些,姜县长早有所闻。“这么好的机会,何不请来给我们经理、厂长上一课,开阔开阔眼界!”他大步流星地跨出办公  相似文献   

4.
大年初九深夜,正在山西拍片的杨亚洲导演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因为忙着筹拍新剧,春节前,他只回家陪妈妈过了一天。杨亚洲的声音显得疲惫,却很真诚,在谈话中,他很喜欢用“我真的真的……”来表达他对事情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瓜子是一般人都爱吃的零食,但如果把一盘带皮的瓜子和一堆剥了皮的瓜子同时递给你吃,你会选择什么?恐怕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带皮的瓜子。为何?因为凭感觉,显然是带皮的瓜子嗑起来更香些。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重的往往是“嗑瓜子”这一逐颗品尝的过程。说起来,我们所做的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6.
刘斌 《新闻记者》2004,(9):39-40
岁岁都要过春节,春节报道如何创新,是一个应该年年思考的话题。解放日报的2004年春节报道,因为创新,给记者带来了实践“三贴近”的快乐;因为创新,给读者留下了感受“三贴近”的愉悦。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策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策划的到位程度,直接影响创新的效果。在一系列  相似文献   

7.
著名戏剧家齐如山有一句名言:“京剧演员到上海唱红了,才算真红.”梨园界还有一说:“北京成名,上海赚钱.”这说明上海这个南方的戏码头在京剧演员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北方的名角纷纷南下,伶界大王谭鑫培六下申城,梅兰芳1913年首次到沪,“唱红上海滩”.程砚秋也不例外,他18岁就闯荡上海,之后多次访沪,以至名满申城.他在七海很有人缘,用现在的话说,拥有大量的粉丝.上海对程砚秋来说,是一个福地,对他艺术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升,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事业与真情     
1992年4月19日,一位来自若羌县的中年妇女,与《巴音郭楞报》驻和静记者站68岁的虎文明结为伉俪。一则新闻记者的“新闻”在当地引起人们的注目。虎文明是一位对党的新闻事业有着执著追求的“业余记者”,在婚姻与事业发生两次冲突时,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几十年坎坷孤寂的生活不但没有压垮他,反而使他勤奋耕耘,劳作颇丰。有1800篇  相似文献   

9.
“刚过完90岁生日,接着又是春节,……春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跑程的开始。”这是萧乾学长春节前五天发表的小文中说的。可惜他没到春节,次日就驾鹤西行了。享有世界声誉的老记者“倘若阎王爷要我登记下辈子干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要求还当新闻记者。”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老记者这样说过。二战中,他以满怀正义的激情和锋利的笔触,愤怒控诉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热情讴歌欧洲人民反法西斯的光辉业绩,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英勇抗日的中国军民。1995年,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作为当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他写…  相似文献   

10.
正1915年7月,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张嘉璈及其周围人物主导形成的金融界午餐会应是上海银行公会的雏形。据张嘉璈回忆,自就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后,他就开始与金融界人士交往。在1915年的新春宴会上,他结识了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副经理李馥荪、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蒋抑卮、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揆初。同年3月,经杨廷栋介绍认识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陈光,8月,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交通银行经理钱新之。张、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9,(15):42-44
“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以下特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农村大众报、半岛都市报、鲁中晨报、经济导报部分年轻记者学习“老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这两天,新记者证发到了手里,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记者证代表着什么?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早上上街买油条时,向摊主亮出了记者证,“我是××报的记者,先给我来两根油条!”令在场的很多人嗤之以鼻。我们也暗为这位老兄脸红———记者证用来买油条,真是给我们记者丢了脸、掉了价。但事儿越小,越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这种记者手里,记者证代表着一种牛气十足的感觉。兜里揣着它,脾气大了不少。还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去商场买东西,同样亮出了记者证,要求商场免费“卖”给他一台空调。在遭到拒绝后,便以曝光相要挟,并扬言:“这么大个商场,找你点问题还…  相似文献   

13.
去年十一有二十九日,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因写批评报道住宅遭枪击。此事被中国记协评为一九九七年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之一,中央各新闻单位也纷纷予以重点报道。顾伟同志撰文,披露其中内幕。1997年11月29日晚.福州晚报社宿舍内两声枪响震惊了新闻界,全国众多媒体展开了一场如何保护记者合法权益的讨论。我也因采访报道“老虎视”问题而家遭枪击,一夜之间成了全国知名的“打虎”人。我天生是个胆小的人说起“打虎”.许多人自然联想到《水游》中的勇士武松。面对武松,我自叹不如.因为我天生是个胆小的人。小时候被同学欺负了.手臂上划出…  相似文献   

14.
记者的廉洁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尊重自己声誉的记者都会感到愤慨,因为它有辱于新闻记者这一崇高而光荣的社会职业。但是回过头来,再看看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就不能不对这一污辱之言认真反思,想一想此话的撞击点是什么!应该感谢这位经理对该记者践踏职业道理准则所作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同时也向每  相似文献   

15.
他从事通讯工作不到3年,就先后有655篇新闻作品被中央、省、地30多家采用,够“高产”了。 酷爱 1990年8月,当了8年中学教师的周育伦进了石泉县委宣传部。开始与邮局的同志一起搞报刊发行。他把在报刊发行中了解到的新人新事,写了三篇稿件,全被《安康日报》和县广播站采用。 初试的成功,引发了他的浓厚兴趣。新闻采写成了他至高无尚的神圣职业。 他先后订购了《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新闻知识》、《记者素质与成名》等专业理论书刊,努力学习。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写作,并和报社的记者一起采访实践。从1992年起他平均每周就有两三篇稿件发表或播出。 苦功 没有热爱就没有事业,而酷爱会带来忘我。每年的元旦、春节,他从未停止过写稿。1992年10月,他患了严重的胃病住院了,他望着一滴一滴的液体,心里老觉得空荡荡的。病情稍有好转就在医院院子里转来转去,听到有人说县房管局和江苏吴江联办电器厂,他立即  相似文献   

16.
瓜子是一般人都爱吃的零食,但如果把一盘带壳的瓜子和一堆剥了皮的瓜子同时递给你吃,你会选择哪一个?恐怕大部分人的选择会是带壳的瓜子。为什么?因为凭感觉,显然是带壳的瓜子嗑起来更香些。也就是说,更多的人看重的往往是“嗑瓜子”这一逐颗品尝、玩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山东分社高级记者李锦始终坚持在普通老百姓中搞调查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17年中,他每年有200多天,最多达315天在基层采访。在17个春节中,有15个春节在农民家中度过,搞过15年春节报道。他调查时习惯于住农村,而且多数是贫困村。邓小平在1982年听他汇报农村大包干情况时,了解到他当时调查过200多个村庄,说:“那你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8.
长沙县的居民能放心地过一个快乐的“金猪年”!因为他们身后有一个“守护神”——长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据记者了解,该局存春节前已开展多种食品严查活动,为居民过年把好质量关。局长钟正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节日打假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我们不仪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日期间严查各生产行业,  相似文献   

19.
资耀华同志是我国金融界耆宿。一代金融巨子陈光甫说他“才学兼长,服务精勤”,蒋介石说他“抗战有功”,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与之握手曰:“做了有益的工作,很好,很好。”他从1926年开始投身金融界,从业金融近七十年,实践经验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在海内外金融界声望很高。解放前他曾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金融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作为公私合营银行副董事长兼总管理处副总经理,他为国家新金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廉洁     
据说,有一位企业经理在请记者吃饭后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记者的价值不就是一顿饭加一瓶啤酒吗!”听了这话,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记者都会愤慨的,因为它有辱于新闻记者这一崇高而光荣的社会职业。但是回过头来,再看看记者队伍中某些人的行为,就不能不对这一污辱之辞认真反思,想一想此话的目击点是什么!应该感谢这位经理对该记者践踏职业道德准则所作的毫不留情的揭露,同时也向每个新闻记者猛击一掌,告诉他:请你注意廉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