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明金 《考试周刊》2015,(35):115-116
<正>关于一个接触面能否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问题一直有所争论,如《同一个接触面的摩擦力问题再讨论》[1],《一个接触面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2],《实验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能否共存》[3],以及《再谈狗拉雪橇题向心力的来源》[4]4篇文章(以下分别称文[1]、文[2]、文[3]和[4])认为不能并存。但笔者通过认真分析发现上述文章的一些论据和论证是有问题的甚至还有错误,因此认  相似文献   

2.
陈建伟 《物理教师》2011,32(4):52-53
本刊2010年第6期有一篇题为《一个接触面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文章,以下简称文章.文中对一个接触面是否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结合实例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一个接触面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看了文章后,心中很有感触:感触之一是本刊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大舞台.感触之二是对文章的结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一个接触面不可能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相似文献   

3.
王超 《物理教师》2009,30(10):37-37
本刊2009年第5期有一篇题为《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问题:在水平的冰面上滑冰的运动员在拐弯过程中,“在同一个接触面上就产生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笔者对这一结论不能苟同.  相似文献   

4.
一个接触面上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春花 《物理教师》2009,30(5):22-22
我们知道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而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按照这个说法,一个接触面上的两个物体不可能既相对静止又相对运动,因此一个接触面上只能存在一种摩擦力,那么下面这个例子又该如何分析呢?  相似文献   

5.
同一个接触面上能否同时存在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两种摩擦力的本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做题时对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摩擦力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是哪一种摩擦力,它有何特点.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7.
高靖华 《物理教师》2011,32(1):33+35-33,35
1质疑本刊2010年第6期有一篇题为"一个接触面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文章,以下简称文[1].文[1]认为,同一个接触面可以同时存在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提出这样一个例子:为让黑板刷静止于竖直的黑板面上,对其施加一个垂直于黑板面的水平方向的压力,此时黑板刷受到4个力:  相似文献   

8.
1整体介绍本作品是高中阶段应用于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规律的仪器,应用二力平衡原理测量摩擦力。作品装置图见图1,实物图见图2。研究静摩擦力规律时,能够较容易地得出静摩擦力和外力之间的关系,能够指示出最大静摩擦力的数值,并且能直观地比较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探究滑动摩擦力规律时,能探究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面积、相对运动的速度及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有无关系,能定量测出滑动摩擦力与  相似文献   

9.
包文维 《甘肃教育》2009,(18):62-62
一、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一般来说。只要满足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有压力,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物体间就会产生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相对运动现象一般比较明显,而相对运动趋势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因此,确定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方向便成了难点。  相似文献   

10.
摩擦力是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点 ,下面就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与运动状态的关系以及做功特点等作归类分析 .一、滑动摩擦力(一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有三个 :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存在弹力、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 .因此 ,下面两种情况中均不存在滑动摩擦力 .1 .物体贴着竖直墙壁自由下落 .2 .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二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由公式f=μN决定 ,其中N为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弹力 ;μ为动摩擦因数 ,且仅由接触面的材料与粗糙程度决定 .【例 1】 质量为m ,长为L的均匀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木块与桌…  相似文献   

11.
浅谈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其接触面上会出现一种与相对运动方向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  相似文献   

12.
李中原  朱敏 《物理教师》2010,31(8):51-53
大家知道要产生摩擦力应具备3个条件:(1)要有接触、有弹力;(2)接触面要粗糙;(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根据第3个条件摩擦力又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由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可知要有摩擦力的存在,必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  相似文献   

13.
摩擦力是高中力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正确认识摩擦力 ,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摩擦力的学习历来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讲清、讲透它 ,从而使学生顺利逾越“摩擦力”这个横在学生面前的“鸿沟”.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它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高中阶段主要讨论和研究前两种 .一、静摩擦力1 .静摩擦力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但又没有发生相对运动的时候 ,接触面间便出…  相似文献   

14.
初二物理课本第三章的实验一“研究滑动摩擦”,所用的实验器材弹簧秤、钩码和J2109型摩擦计。这个实验只能验证“滑动摩擦力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一个知识点,而不能从实验得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存在”三个结论。为更好地达到“摩擦”这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笔者对J2109型摩擦计作了较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静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这些因素有什么样的关系?(7)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6.
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摩擦力的分析难度最大,易出现多力和错力两种情况.要避免上述错误,应理解摩擦力的惟一性.1.种类惟一同一接触面处,不可能既有滑动摩擦力又有静摩擦力,二者中只能有一种.例1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  相似文献   

17.
张梅 《青海教育》2007,(8):59-59
摩擦力就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动摩擦和静摩擦,动摩擦又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18.
由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概念、存在条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以。通常人们都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认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同一类力,把它们都归属为摩擦力,而实际上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力。本文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及做功过程能量转换差异,从而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力,即静摩擦力是一种非耗散力而滑动摩擦力是一种耗散力。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除保守力作功具有与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有关的特.久,引入了与保守力相关的势能外,对于其它性质的力所作的功都应据功的定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有些人硬要找出某某力作功的规律,对摩擦力的功,有各种说法:“滑动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所以滑动摩擦力总是作负功”;“静摩擦力是物体静止时产生的,所以静摩擦力不作功”;“摩擦力可能作正功,也可能作负功”。对于这些说法,作为物理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毫不含糊的认识,本文粗浅地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使各种A法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一、功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中学主要学习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教学包含了丰富的探究内容,如,(1)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力吗?(2)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由什么来决定的?(3)怎样来求解摩擦力的大小?(4)静摩擦力的方向如何确定?(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6)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什么样关系?等等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究教学.学生在初中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对摩擦力有一定的了解,设计探究时可以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更加顺利地进行.下面我们分五个层次对摩擦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