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听界》2012,(5):14-15
事由:今夏电视荧屏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了。没过多久,荧屏上类似的选秀节目差不多同时井喷,而且几乎清一色地打出“寻找好声音”的口号: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广西卫视(《一声所爱大地飞歌》、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云南卫视《完美声音》、深圳卫视(《The Sing Off清唱团》等。有报道称,二线卫视集中“发声”。  相似文献   

2.
双月观察     
张守信 《视听界》2013,(4):17-21
国外版权的"外来经"当真好念?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视创作便开始对国外热门节目进行仿效,一些电视台也做过版权引进的尝试。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引爆荧屏后,还引进过《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以一敌百》等版权,但都反响平平。直至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习得版权节目制作真法,让中国电视人重振引进的信心。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一骑黑马踏入中国电视荧屏,给电视人和电视观众都带来  相似文献   

3.
孙明晖 《声屏世界》2013,(7):105-106
浙江卫视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新闻发布会日前于上海召开。会上,万众瞩目的四大导师集体亮相,那英、庾澄庆、张惠妹、汪峰组成超华丽专业音乐导师阵容,即将在今夏的电视荧屏再度掀起红色音乐浪潮。至此,第二季《中国好声音》的序幕正式揭开。并将于2013年7月初在上海宝山体育中心进行首场录制,7月12日晚21:10登陆浙江卫视。  相似文献   

4.
罗红辉 《视听界》2013,(5):42-45
2013年夏季档,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湖南卫视《2013快乐男声》、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北京卫视《最美和声》等歌唱类选拔节目相继播出,对于制作播出该类节目的电视台和制作公司来说,这是制作之战、模式之战、编排之战,也是平台之战。这个“平台”除了电视荧屏的正面交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多屏对决也如火如茶。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化、社交化视听消费行为渐趋主流化。  相似文献   

5.
陈俊 《视听界》2013,(5):118-119
从2004年的《超级女声》到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电视荧屏上一个个抓人眼球、在短时间内获得高收视率并成为吸金王的季播节目横空出世,成为各家卫视参与竞争的必杀技。  相似文献   

6.
从2国01梦2年起,以《中国好声音》、《中之声》、《最美和声》、《中国好歌曲》、《中国最强音》等为代表的音乐选秀节目成为电视荧屏的主角。伴随节目的热播,节目中的明星导师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13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版权引进年"。浙江卫视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好口碑的优秀节目模式,如《中国星跳跃》、《中国好声音》等,经过本土化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新高。本文以引进综艺节目为中心,分析我国引进节目所经过的阶段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潘曼 《新闻前哨》2013,(9):10-12
历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唱歌类选秀节目的热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紧随其后的推波助澜,伴随2013暑期的到来,地方卫视综艺选秀栏目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13档盘踞荧屏黄金档或十点档的综艺节目中,除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其他12档均为歌唱类选秀节目。当前,除了一线卫视将"赌注"压在了暑期季播综艺音乐选秀上,不少二线卫视的同类节目也加入混战,一时间,电视、微博、视频网站、娱乐媒体  相似文献   

9.
戴元初 《视听界》2013,(4):123-123
开放、活力、年轻化这些标签正逐渐远离央视给人的整体感觉。去年,一档《中国好声音》在暑假的电视荧屏上炫目呈现,让其他卫视羡慕嫉妒恨。今年,各种综艺节目的暑期季播安排更为热闹。"好声音"作为一种精神在不同的电视频道恣意生长,有人甚至将2013年第三季度称为"史上最激烈音乐真人秀大战"季,更有好事者将各卫视播出的音乐真人秀节目进行了统计,据说共有十几档之多。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电视综艺节目都选择在暑期档集体爆发,2013年更是狼烟四起。刚进入四月,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就继《我是歌手》登上电视荧屏,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也即将在7月份卷土而来。事实上,同质化的电视综艺节目已经让观众的审美趋向疲劳,当业内传来安徽卫视将推出《我为歌狂》时,观众在期待节目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忧。然而狭路相逢勇者胜,2013年5月2日,安徽卫视给了我们最大的惊喜。  相似文献   

11.
郭远辉 《声屏世界》2014,(12):32-33
<正>近两年来,大型励志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火爆荧屏。这档节目,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声音至上。表面上,它只重其声,不顾其他。细究之下,我们又不难发现,其实这些"好声音",不仅仅是一副天然的好嗓子,好声音只是一种形式,它最本质的蕴藏在声音中的内容,是铸就声音的"材质"。电视纪录片、专题片的配音与此同理。好的配音,是一部好纪录片、专题片的生命。"好声音"配出好作品,那么,如何才能铸就"好声音"呢?  相似文献   

12.
徐立军 《视听界》2012,(6):124-124
《中国好声音》的音量的确是足够大,节目落幕了,回声仍然嘹亮。全球巡演的日期已经排定,关于明年第二季的嘴仗还在打。有人预言了,明年的中国电视荧屏必定出现许多的“声音”,音乐类的季播节目可能会接踵而至、铺天盖地。不过,也有可能因为《中国好声音》,会有频道放弃做音乐节目的计划而改弦更张。《中国好声音》的运作团队灿星制作也大火了,眼下与他们寻求合作的卫视频道大概排队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电视领域,已经过去的2012年毫无疑问是属于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一个《中国好声音》红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节目的点点滴滴也成为了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近几年开始回暖于电视屏幕,它们真的要"复活"了吗?回溯历史,几经波折。但就近十年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而言,有复活就意味着一定有着曾经  相似文献   

14.
江苏卫视的新派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播出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收视狂潮。在《非诚勿扰》火爆荧屏的同时,浙江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安徽卫视等也跟风推出了同类节目,一时间"相亲热"席卷了中国电视荧屏。  相似文献   

15.
李颖 《视听》2012,(7):3-5
对于中国电视业而言,2011年是一个"模式引进"如火如荼的年份,超过十档通过改编、购买电视模式版权而创新的电视节目登陆电视荧屏。"取经"海外的新节目模式蓬勃发展,这其中有季播性大型活动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辽宁卫视《激情唱响》,也有常规性综艺节目,如东南卫视的《明天就出发》和《朋友就该这样》,也有强调代际沟通的深圳卫视《年代秀》。  相似文献   

16.
叶立 《声屏世界》2013,(8):15-16
当2012年《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树立的“大片”标杆还在电视综艺界持续发酵的时候.普通观众相信草根选秀节目将依然是2013年各大卫视荧屏主旋律的时候,一场明星综艺时代的逆袭战正在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7.
张茜 《今传媒》2013,(10):97-98
从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掀起的收视狂潮,到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引发的火爆荧屏,再到2013年5月8日,《快乐男声》在北京宣布正式启动。电视选秀节目的热潮一直持续不断,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其实中央电视台早在1984年就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它是我国诞生最早的本土原创性质的声乐比赛。2013年全新改版后的青歌赛一经播出便引起观众热议,期间不免存在着质疑声,那么它究竟是在向"选秀"靠拢还是坚持本真,它还能否再创辉煌?本文试分析它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海外引进节目模式在我国电视荧屏呈现"井喷"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就有近30档来自海外模式的综艺节目陆续在电视媒体亮相,其中《开门大吉》、《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基本都是对引进节目模式的本土化改造而获得收视佳绩的。海外节目模式引进为原创力不足的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补血",但令人担忧的是,对"补血"一味依赖则会引起"造血"功能缺失,进而削弱原创能力。2013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对扎堆现象严重的歌唱选拔类节目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对这类引进节目实行总量控制,并要求各卫视提高原创节目比重。从某种  相似文献   

19.
石述思 《报林求索》2012,(10):148-148
<正>《中国好声音》立足国际平台,尊重知识产权,重塑着中国电视节目的产品力,为惨烈竞争的中国电视探索了一条大投入高产出的生命通道。"哈林是来做主持的,杨坤是来做宣传的,那英是来唠嗑的,刘欢是来开家长会的,华少就是来卖凉茶的。"在广电总局限娱令下,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成了一朵逆势绽放的奇葩。最近,我到不同的电视台展开业务交流,现场总是响起这样的呼声:说说《中国好声音》吧。加上忠实追随的粉丝和媒体高密度的曝光,该节目已成2012年中国电视不容回避的现象。从收视率和影响力的角度,《中国好声音》完成了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超越。在坚持节目活动化——活动话题化——话题传播化的新型电视大型节目制作理念的前提下,《中国好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相亲之势席卷电视荧屏,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安徽卫视的《周日我最大》、以及河南卫视的《原来就是你》等婚恋交友节目劲爆亮相,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诠释奇观逻辑的相亲世界。"宝马女"、"富二代"、"剩男剩女"、"豪宅女"等流行新词裹挟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涌入时代浪潮之中,多视角展现了中国第二轮电视相亲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