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1 毫秒
1.
持续几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已经“冷场”了,但热闹过后似应有个沉淀,本文算一个不像样的答卷吧。  一、偏了语言学,应重视文学  多少年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一直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文学,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一直背着骂名。“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是流行于语文教育界的贬义语,语言(言语)学才似乎是语文教育的正统;“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口号一直“广泛深入人心”。50年代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似乎是“语言学”派胜利了,80年代的“语言文字训练”浪潮盛极一时,至今仍然热火朝天——这有对的和有效的一面,实际也是“语言学”…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程性质是语文课程理论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自1949年语文由"国语"和"国文"改称"语文"以来,语文课程性质问题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对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工具性、思想性、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教育性、言语性、审美性等  相似文献   

3.
读了魏国君同志写的《语文课程性质质疑》,深为他那种好学求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绝不人云亦云的精神所钦佩。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他对语文教学中某些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深入而又有独到见解的。不过,他的一些基本观点仍有商榷的必要。一、“基本特点”和“本质属性”我们讨论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前提: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应仅仅从概念出发。如果只从概念出发,在概念上兜圈子,有些问题是永远也争论不清的。我们面对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呢?是在教学目标上的左右摇摆,一提“工具性”,就否认语文的人文教育;而一强调“人文性”,就忘记了语文课程培…  相似文献   

4.
“语文性”就是一个站在语文课程的立场上,对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可能的要素,进行一番“像,还是不像”的判断的尺度。“语文性”是语文课程特有的、必要的概念。用“语文性”这一尺度来判断,我们就可以知晓,语文教学是不是符合以及在何种意义、何种程度上符合语文的性质和特点。符合,即意味着“有语文性”;高度符合,就意味着“很有语文性”;如果不符合,就意味着“语文性欠缺”或“失去了语文性”。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最近,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其中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也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形成这一共识是不容易的。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多数人都把语文学科当做工具学科,只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工具论者最具典型的论断就是: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学科自然而然被看作是工具学科,语文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工具性。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纯工具论倾向给了我们极其惨痛的教训。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所发表的邹静之、王丽、薛毅的三篇文章对此有过淋漓尽致的揭露,并引发厂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这场讨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语文课不能“课中无人”,语文课必须“以人为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有论者在学理层面上论证,与其说语文是“语言”,还不如说是“言语”,因为“语言”是一个客观的知识系统,它主要是一种物质存在。但“言语”则突现了“言语主体”即人的存在,“言语”强调的是“人与语言”的关系。应该说,“言语”概念是在“人文”概念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属性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具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语言、言语与语言能力、语言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二十世纪初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两个重要概念,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社会的,抽象的,言语是个人的和具体的,他主张语言学应研究的是语言。他的这一理论的提出,与他的其他一些理论一起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形成并为后来的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到了五十年代,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概念,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赋的,语言运用是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语言学就是要探索语言能力。他们这两种区分既有不同又有联系,正是由于他们对这些概念的提出和研究,使人们不断发现问题,对语言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从而影响和推动了现代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继美 《天津教育》2023,(35):95-9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课程内容,推动语文教育变革。“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两个大概念为语文教学创新提供了根本性启示,即要以大概念统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使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具有连贯性、思维性与可迁移性特征,教师必须创设学生接受度高的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8.
张聪 《中国教师》2023,(2):54-58
情境性是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全新的语文课程内容所具有的重要属性。深入理解和把握语言的情境性,即情境与语言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实施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关键所在。本文力求借助苏联语言学家巴赫金对于语言情境性问题的相关论述,阐明以下问题:巴赫金以真实、具体的交际行为为研究对象的“超语言学”思想是我们理解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一把“钥匙”;根据这一思想,语言情境将直接参与语言含义的塑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语言要素;这种语言情境不仅包括现实的社会生活,还包括一种文化的语境,即言语内在的对话性。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感”,可见新课标对语感培养的重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语文界的某种“共识”——“语感”成为语文教学新观念的标志性的概念,培养“语感”成为新鲜、时髦的话题,语感甚至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和目的。应该说,强调“语感”的培养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语感中心说”所强调和突出的则是属于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语感能力,其言语认知功能是很有限的。语文课程目的、人的言语素养和言语能力,不是语感所能涵盖的。以语感为“中心”,势必削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情意性、学养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论断无疑给争论多年关于语文性质的大讨论画上了鲜明的句号,《先秦诸子选读》无疑承担了实践人文教学的历史重任。《先秦诸子选读》所体现的人文精神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傅丽霞 《山东教育》2003,(11):17-18
一、把握语文课程性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性质规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种表述有别于已往的大纲,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大讨论的结果。这是一场从弘扬人文,审视“工具论”切入的,全面探讨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始于80年代中后期,1996年达到高潮。争鸣的背景,一是在社会转轨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之以“文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渗透,人文精神失落了或遮蔽了,人们真诚地呼唤人文精神的复…  相似文献   

12.
吉春亚之人,文静随和,谈吐儒雅;吉春亚之课,形态大气,驾驭自然;吉春亚之思想,观点鲜明,辩证统一。她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及对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都初显其较深刻的意蕴和个性特色。一.语文学科的特性是言语关于语文本质内涵的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在目前众人见智的情况下,吉春亚对此进行了较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言语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其基本观点是:1.“言语作品”是教学内容的主体。2.“言语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3.“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立足点。4.“言语能力”是语…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学习语言文字”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点。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语言学,而是实践意义上的语言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并且,课标明确指出:“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重在运用”,一是指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角度应当重在运用,重在分析语言材料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如何理解和使用;二是指语文知识的学习应当侧重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将已学过的字、词、句、段等内容进行积极迁移,恰当地、合理地运用言语形式表达个性言语内容。提出“重在运用”不是否定语文知识的学习,“‘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是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规范,但是这一层次的学习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用”,语文知识的学习目的重在借助他人言语经验和言语智慧获得启发,在公共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形成个人言语经验,恰当地运用个人言语表达和交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观照下的文本解读策略,凸显从语用角度进行动态建构和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进行了重新界定,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使我们大有豁然开朗之感。新时期的语文教学既不能忽视“人文性”,也不能忽视“工具性”,结合当前的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曾经一度成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然而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语言文字训练”似乎正在淡出小学语文课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再来讨论“语言文字训练”,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在目前这种背景下重温当年开展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话题,似乎也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杨再隋、吴忠豪、陈建先三位专家就此话题展开对话,或许我们对“训练”乃至语文教学能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言语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素养最要紧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对这三者的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是现下语文课堂单薄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笔者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言学习的规律、汉语的特点三个角度对厚实语文课堂谈几点思考。一、在文化触摸中厚实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崔峦老师曾说:人文性包括人性和文化性。语文教学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还得有更高的文化追…  相似文献   

17.
一、两种味道——语文味和人情味 1.语文味。语文课程最本质的属性是言语性。所谓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我校庞芳老师执教的《学会看病》一课彰显的教学主张,正是这种以“语言表达”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本体观,从各个教学板块的内容来看,“我会听记”、“我会排序”、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这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这样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而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着重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着力点放在了“运用”一词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向“学习言语”转变。  相似文献   

19.
语文到底有哪些性质 ?根据这些性质 ,在语文教育中又应该采用哪些相应的操作策略 ?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语文的“工具性”与“实践”的教育策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工具性是语文的重要性质。为什么说语文具有工具性 ?因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试想 ,如果离开了“语”和“文”,“交际”如何进行得了 ?既然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那么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应该是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只有当言语能力发展了 ,“交际”方可成为可能。因为要“交际”,所以就一定要有“言语能力”。言语能力如何形成 ?靠“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言语性”与语文教育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应予充分肯定。但也有的同志认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只是“言语性”。如邹兆文、叶熙钊同志在《试论语文课程的“言语性”》中指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并认为,“作为本质属性,它首先不能是两种甚至三四种性质的综合,因为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的本质属性只能是一个方面的,那种若干属性综合的说法是二元论和多元论的观点,必然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错位。”对这种把语文课程的本质只看作言语性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下不同意见。一、从“语言”与“言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