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动     
朋友,每当你走向讲台,你不觉得那里是一方一尘不染的圣地吗?每当你面对一双双信任的眼睛,你不觉得肩上的担子既沉重又令人自豪吗?朋友,我不知道你是否有同感,可每当我置身在学生中间都会时时被感动,为他们纯真的热情而感动,被他们求知的渴望而感动,被他们鲜活的生命而感动。农民因丰收而感动,军人因护国而感动,教师因育人而感动!感动就是无私的奉献,站在三尺讲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哪怕青丝化白发,教师依旧在奉献着。愿所有的学生超越自己,面对满园春色,只是欣赏,从不占据;遍野的桃李,只是培养,从不索取。如春蚕吐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  相似文献   

2.
四年前,一位从护校刚刚毕业的姑娘,顶着社会、家庭的压力,毅然把爱情献给了一位被医学界认为是绝症的一等伤残军人。四年中,她推着只能坐轮椅的残疾丈夫,走遍了全国所能打听到的治瘫痪的名医名诊,吃尽了人间的苦处。四年后,姑娘的爱终于感动了“上帝”,在她的精心照顾和护理下,这位残疾军人竟奇迹般的站立起来。  相似文献   

3.
人生常有不少的感动,但感动自己的往往不是惊世骇俗的大事,而是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如:孤独时的一句问候,窘迫时的一个借口;或黑夜的灯火、雨中的遮伞、神圣的守望……叶习的《那一种感动》,便是来自一位军人的神圣守望,来自一位青年对长者、前辈的尊重。全文采用插叙手法,通过“老头”前后两次对自己不同态度的对比,在一个近似荒唐而又充满尊严的军礼中,表现了一位军人对前辈的深深敬意,表现了一位老战  相似文献   

4.
庄电一 《教育》2007,(9S):26-26
和煦的阳光洒满长春市一汽家属院的一间普通房间。房间里盛开的鲜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病床上,躺着一位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生活已不能自理的垂暮老人。这位老人,就是先后被评为“感动吉林十大人物”、“感动宁夏十大人物”、“全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宁夏首届十大新闻人物”的冯志远老师。  相似文献   

5.
多次在报刊上见到"行将朽木"的用法,例如: (1)老人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有一天我们也会老.行将朽木的人,该如何面对自我,这是我关心并乐于探讨的问题.(《新民周刊》2012年5月21日) (2)他看着这位已经被病魔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当事人,知道他的生命即将逝去,内心很震撼,也很同情.一定要帮帮这位行将朽木的当事人,让他最后的生命时光能得到司法阳光的照耀.(《山东法制报》2012年12月7日) (3)业内人士早已指出,如今中葡股份已然是行将朽木,疲惫不堪,流动资金更是紧缺不已.  相似文献   

6.
在距我的家乡75公里远的河南省社旗县郝寨镇十里井村烈士陵园内,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人默默无闻地给烈士墓除草、培土,时刻保证烈士陵园的干净、整洁和庄严肃穆。今年清明节,我在随表弟前往陵园扫墓时,就见到了这位慈善的老人。小伙伴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他就是今年已经78岁高龄的徐广甫老爷爷。徐爷爷是一名老退伍军人,一个普通农民,一位老共产党员,他凭着对长眠在这里的革命烈士的满腔深情,安守清贫,无怨无悔,日夜与烈士们的英灵相伴相守,一干就是23  相似文献   

7.
唐代传奇小说《东城老父传》的作者向有陈鸿和陈鸿祖二说。究系何人所著,笔者不敢枉断,这需要考据家们作进一步的历史钩沉。好在评估一篇作品的思想价值,应以作品本身为依据。一贾昌是一位已98岁高龄的老人,因他居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故作者称之为“东城老父”。老父者,老年男子也。《东城老父传》就是以这位老人传奇式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姜富荣是我们采访的老军人中最为幽默的一位老人,他最兴奋的时候,便是讲起抗日战争中打过的那些仗和这期间发生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我一直羡慕军人的飒爽英姿,羡慕军人的英勇顽强,羡慕军人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困难都勇往直前。尽管我是一名女孩,我也渴望长大后穿上军装,当一名军人。新学期开始,我参加了学校组织为期一周的军训,好好过了一把当“兵”的瘾。  相似文献   

10.
地震发生几天来,我的心一直被感动着——被总理憔悴的面容和强忍的泪水,被军人忘我的精神和殊死的拼搏,被捐款的市民,被献血的大学生,被勇敢的志愿者……而作为教师,更被自己同行的表现感动着牵动着震动着。  相似文献   

11.
追忆往事,依然那么温馨甜蜜,像深埋于老窑里的老酒,久而弥香。十五年前,我在农村的一所普通高中教书,因收留了一位父母离异形同孤儿的男孩而引起了一场发生于我头上的“政治风波”。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他的父亲是一位在天山当兵的老军人,在天山有了新家。他的母亲改嫁了,继父对男孩横眉冷对甚至拳脚相加父亲在天山鞭长莫及,这位男孩便觉是个自由人了,在校外游荡了几天,学校因此劝其退学。 冒天下之大不韪,学校开除了的学生,我把他收留在自己的寝室,这可是与学校相关的政策背道而驰,于是,学校行政领导班子倾巢出动,亲临我的寝室给我“最后通…  相似文献   

12.
编读     
因迎园中学而落泪 读2005年1A期的《迎园中学:让教师追寻美丽的事业》一文时,我落泪了。这泪水是感动,是羡慕;是为祝郁校长对学校、对教师那一份殷殷情意而感动,是为迎园教师有这样的工作氛围、发展环境而羡慕。教师的工作平凡而朴实,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知道教书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同时我们也渴望被人关怀、被人鼓励。我们希望自身的被肯定不是来自必须和校长作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我们现在已经安全地到达了中国少年军校总校.请您放宽心。借此机会.我向您介绍一下几天的情况。到达这里的当天晚上.我们第一次穿上了军装。教官告诉我们:穿上这身军装就成为了一名小军人.做每件事都要像一名军人那样严格要求自己,  相似文献   

14.
正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有一位女孩向同学们不停地抱怨老板的不是。女孩说,那老板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夫人,经常指责她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女孩跟她聊天,她说女孩的法语发音不准。女孩说的那位法国老夫人,是个因体胖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她的女儿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女儿为了照顾老夫人,把她从法国接到上海,然后雇了能讲法语的女大学生做保姆。但许多女大学生都在这位苛刻的法国老夫人面前败下阵来,有的不辞而别,有的不能忍受老  相似文献   

15.
编辑手记     
2005年10月17日,101岁的巴金老人与世长辞。这位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走完了他漫长而又坎坷的人生岁月,也给后世活着的人留下了不尽的怀念与思考。这位为鲁迅先生抬灵柩的人,一生恪守着真与爱的信念。他曾经彷徨过,胆怯过,但内心中澎湃着的真诚、理想、激情与勇气,还是让他为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三座不朽的纪念碑:《家》、《随想录》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他所敬佩的老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卢梭是不老的”,其实,巴金老人同样也是不老的!因为他的手印已经永远镌刻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门上。海德格尔说,雕塑就是把时间空间化。老人的手印就是…  相似文献   

16.
未来的军装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未来的军装是怎样的吗?让我向你们介绍一下我为军人新设计的超级军装吧!我设计的军装共有四层,它跟现在的特种部队穿的又闷又热的军装可不一样。如果军人穿上我设计的“无敌军衣”,简直是如虎添翼啊!它的第一层是内置恒温系统的保温层,夏天凉快,冬天温暖,有冬暖夏凉的良好效果。它的第二层是防生化和辐射的超级防护层,它连毒气也能防。而且这一层还具有防弹的功能,无论是什么子弹,它都能防,就连未来的新武器激光枪也能挡五十多枪,性能最好的能挡住一百枪呢!最差的也能挡十枪。穿上它,军人就有了良好的自我防护性能,即使敌…  相似文献   

17.
<正>相逢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惊喜,相逢是一种奇妙的缘分,相逢是某个瞬间的感动……生活其实就是分别和相逢的继续。现采撷几朵古诗歌中的"相逢"之花与同学们共赏。杜甫的"相逢"——"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一位老歌唱家与一位老诗人在漂流颠沛中重逢了,落花流水的风光,点缀着两位形容憔悴的老人,成了时代沧桑的一幅典型画图。它无情地证实"开元全盛日"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动乱,使诗人和李龟年这些经历过盛世的人,  相似文献   

18.
金钟 《今日中学生》2006,(25):31-33
下面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很老很老的老奶奶的故事。为了便于称呼,我叫她老老人。老老人已经风烛残年,但仿佛一棵狂风暴雨后的小草,摇曳着枯黄的叶子,依然顽强地呼吸着生命的空气。老老人在80多岁的时候,就不能出门了,但因为老年人的怀旧癖性,她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写一本回忆录,把自己这漫长一生的爱恨情仇写出来。说干就干,老老人坐在一台破旧的手摇打印机面前,每天写一点,嘀嘀嗒嗒地干起来,打印出来的草稿,就锁进她的小黑匣子里,谁也不让看。虽然她差不多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但是她表现出的执著与认真,却叫人感动。很快,老老人到了99…  相似文献   

19.
“一位老人 ,一个年轻人 , 一堂人生课。” —— 这 是对《相约星期二》一书内容最简短的概括。 书中的老人是一位得了绝症 ALS” 的 老 教 “ALS” 的 老 教授 , 在他发现病况直至自己死去之间这段日子中 , 他并没有让自己就那样在失望中衰竭 , 而是选择勇敢面对死亡。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 让人们研究我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观察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从我这儿学到点什么。 就这样 , 莫里老人在人生的末期走过了那座连接生与死的桥梁 , 并诠释出了这段曼妙的旅程的不寻常意义。 这位社会学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  相似文献   

20.
张乃通,这位历经几十年教学与科研的老人,言语间给人一种由衷的感动。那些对年青一代的希冀,那种对腐败现象的愤慨,那份对教育事业的眷恋,让人对他产生了更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