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他的留美国欧经历及所处的与传统文化决裂的“五四”时代,使他的诗艺深受西方诗学的影响。但是余志摩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诗歌有着精湛的素养,不管诗人主观上如何,他的诗里仍流淌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基因。他诗中空灵飞动之气是对老庄美学思想的自然传承;他的诗有着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和恬谈的意境。所以徐志摩的诗具有清新、婉约、空灵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2.
论徐志摩对新诗形式美建构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摩对中国新诗艺术形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其他中国诗人所不能代替的。他对诗歌艺术形式美的追求是在当时历史场景中做出的自我选择。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使五四新诗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水平,对此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专题     
思想和风格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大多是赞美青春、爱情、自由、人道和大自然,有的带有缕缕愁绪,有的怀有抑郁和浓浓的恋情。徐志摩在新诗创作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也是中国现代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大多是赞美青春、爱情、自由、人道和大自然,有的带有缕缕愁绪,有的怀有抑郁和浓浓的恋情。徐志摩在新诗创作方面孜孜不倦地追求,在内容与形式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诗风。他的诗歌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与他的性情也相协调。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鸟,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随心所欲的吟唱诗句,追求着生命的率真,追求着灵魂的自由,追求着热烈的情感。但是,他诗情画意、浪漫绚丽、精神积极乐观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悲观,隐藏着对人生的悲观哲学和消沉失落的心态。他的诗歌中流出诸多的悲观主义气息。他的四部诗集都不同程度地表现着悲观主义情调,他在诗歌中善于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这种悲观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人,他和鲁迅一样,从“五四”开始就站在时代的前列,在诗歌方面,他以他的新诗集《女神》登上诗坛,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家。《女神》的出现如狂涛巨澜,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无人可以与之匹敌。《女神》确实成了“新诗坛上的一颗炸弹”,它“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8.
本期人物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拭虾⒃浦泻椎取U憬D恕V熳郧逑壬倒?"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郭沫若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以及在诗文、戏剧、史学、考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早有定评,自不待言。而徐志摩却由于许许多多的原因,长期以来对他的评定一直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他出身名门,爱好文学,把毕生的精力都投注在他热爱的诗歌事业上。那一首熟悉的《再别康桥》,伴着优美的曲子,时常在口中吟诵,其中丰富的情感,哪怕是再感情充沛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体会。一个中国诗人的爱与死,一个从剑桥开始的中国诗人的浪漫故事,八十年前,古老的中国就和英国这样接近,一个出生就为追寻感动的浪漫中国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奇幻的色彩与盎然的生命力,震动了保守传统的中国社会。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相似文献   

9.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令后人十分惋惜,他追求完美爱情的意念令后人心醉神迷,他独特的诗歌魅力让后人津津乐道。其中徐志摩的诗歌《偶然》是他众多诗歌中不多见形式完美、哲理深刻的作品。《偶然》是一首情诗,但是这首诗的意境又超越了它本身,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诗人人生路上的感叹曲。从诗歌的文本、结构、情感和意象分析,都可以感受到这首诗内涵丰富、意象精美、韵味隽永,表现了作者对唯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意象来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云”是徐志摩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我们可以从徐志摩的学养、个性、气质等方面探讨“云”意象在徐诗中反复出现的原因;通过对其几首代表性诗歌的“云”意象的分析,来感受徐诗的浪漫、抒情、飘逸、灵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与徐志摩均以"风流才子"、"浪漫诗人"而著称,但其实无论是从婚恋方面还是从诗歌创作方面来看,他俩的"浪漫"都有着本质的不同:说到底,郭沫若是趋时善变的现实主义者,徐志摩则是真诚执著的理想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真与美”是方敬作为一位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教育家一生的人生追求目标与价值取向原则,更是他诗歌创作一以贯之的“诗之思”的集中体现。他是“凭着爱的名义写诗”的,因爱而求“真与美”,为求“真与美”而担当而奉献。方敬诗歌创作生涯,呈现“真与美”寻绎过程。透视方敬诗歌精神之旅,不仅易于贴近方敬诗歌意义世界,同时也对于把握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与20世纪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脉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怀念志摩     
戴子薇 《青海教育》2005,(11):32-32
1931年11月19日,年仅35岁的浪漫诗人徐志摩在困难中殒落。诗人生前,因其对感情过于自由而理想化的追求。而使世人大多津津乐道于他的私人生活,他放浪形骸的感情以及围绕在他身旁三个迷雾般的女子。尽管酷爱学的我也很明白,我们应该去关注的是作众多优秀的作品,而并非像关注明星一样将目光集中于作本身。然而志摩,他是不同的,他所有的作品都贯穿着他亲历的感情,这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他与才女林徽姻的感情纠葛;他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的包办婚姻;他与名媛陆小曼的一段旷世婚恋;他与世界化名人泰戈尔的友情,直至他的骤然消失,那灵动奔放而又浪漫不羁的一生,都令我们神往。  相似文献   

15.
徐志摩是我国20年代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大都是咏叹爱情与梦幻,追求光明和自由的理想。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是与他的语言功力分不开的,他十分注重辞格的运用、诗行的建构以及音韵的协调、篇章的组织,力图达到韵律和谐、诗意葱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早年是以新诗创作起家的。他的诗歌追求光明与理想,表现爱国主义精神,传达五四时代主题和五四时代精神,诉说五四落潮的彷徨苦闷,同情弱者悲惨遭遇,关注下层劳动者疾苦,赞美劳动人民优秀品质。某些诗歌具有一定社会主义倾向。诗歌主题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积极“为人生”的文学主张。朱自清的新诗创作是我国现代早期诗坛一道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美国19世纪作家爱伦.坡的作品常以死亡为主题。他笔下的死亡充满了悲伤之美、恐怖之美和浪漫之美,他认为死亡之美才是极致之美。他如此钟情于死亡之美,有这么深的死亡情结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死亡的描写也体现了他在失意的人生中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RabindrannthTagore,1861—1941)是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印度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他在长达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戏剧、音乐、绘画等作品,19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于1924年访问中国时,徐志摩担任联络、接待、翻译之职。访华期间,徐志摩一直相随泰戈尔左右,陪同泰戈尔一行人。徐志摩对泰戈尔恭执弟子之理,博得泰戈尔的欢心,泰戈尔除了送给他印度袍印度帽外,更赠他一个印度名字———素思玛(Susima),徐志摩把泰戈尔叫戈爹,泰戈尔与徐志摩结成忘年之交…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爱情诗创作与其婚恋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爱情推动徐志摩拿起了诗笔并激发他创作出为数不少的堪为人称道的爱情诗篇,而徐志摩的爱情诗篇又艺术地勾勒了他短暂一生中复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婚恋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美点赏析在中国新诗史上,徐志摩是位毁誉参半的诗人。客观地说,他对艺术形式的追求以及他的诗歌主张,很大部分是纯艺术的追求和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他的诗含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云游》是徐志摩早期诗作的代表作之一,虽然表现了作者的“微哀”和“忧愁”,但仍是一首美丽的诗。1.温柔婉转的情调美。“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诗歌开头以第二人称起始,暗示着抒情主体对它的倾慕之情。“你”无拦阻地逍遥,脱却人间烟火的清悠,使“他”深深地向往。“你”无心地从他身旁走过,反使“他”在惊喜中抱紧了“绵密的忧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