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红  温剑鹏 《广东教育》2007,(12):45-48
对古代诗歌阅读的"鉴赏评价",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由此可知,高考是通过以下两条思路来进行考查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观点态度语言→表达技巧据此,我们介绍鉴赏诗歌的四大技巧:  相似文献   

2.
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3.
[考点说明 ]这一考点是从 2 0 0 0年开始才写进考试说明的。过去的提法是一条 :“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现在分为两条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一变化不可忽视 ,一是“初步”两字取消 ,这将预示着 ,“鉴赏”这一能力点的检测将在难度上略有提高 ,试题取材的比重上有所增加 ,这也正与近年来语文学科的大讨论有关 ,与越来越强烈的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文学因素的教育相呼应。二是明确了“鉴赏”能力层级测试对象是“文学作品” ,且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有两个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考点是针对古代诗歌的。从高考新课标卷的考题来看,考查的重点以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两个考点的试题最多,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只不过融入其中。可见,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的高考对古代诗歌语言和感情的考查力度较大,在平时的阅读中应注重对这两个方面的把握。《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开始,高考古诗阅读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要求学生从四个方面对古诗进行鉴赏评价,即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2003年的考试说明又增加了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这一考点。由此可见,如今高考古诗阅读鉴赏考查的面不仅变得比以前更宽泛了,也更加注重了对学生文学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然而,虽然考查的面广了,  相似文献   

7.
一、《考纲》领悟关于诗歌鉴赏评价,《考试大纲》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艺术形象不仅指  相似文献   

8.
《考试说明》对古诗词鉴赏考查的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内容等一般不单独考查,因此,我们主要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古诗鉴赏题的考查要点和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9.
诗歌鉴赏     
一、高考对“文学鉴赏”的要求: 2(XX)年新修订的《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总要求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分项要求有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1999年相比,要求上有两点变化不能忽略:一是鉴赏方面增加了“形象”,二是增加了“评价思想内容”(要求比1999年高)。因为“文学”和“诗歌”逻辑上为属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考试说明》对“文学鉴赏”的要求,看成是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二、“鉴赏诗歌”的要领: 笼统地看,审美鉴赏所获得的是审美总体效应。但实际上,主体对客体(作品)进行鉴…  相似文献   

10.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与1999年相比较 ,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 ,主要增加的内容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文言文阅读)、“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现形式”(现代文阅读)、“发展等级”(写作) ;主要减少的内容有 :语音和标点、常用应用文。变化呢?文字方面 ,将“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改为了“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文学鉴赏方面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 ,改为了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文言文阅读方面 ,把“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颁布的 2 0 0 4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仍然是把古代诗文阅读放到一起说的。提到考查的“鉴赏评价”能力 ,是这样两句话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的话对我们理解这两句话提供了帮助。他说 :“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 ,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 ,无须引经据典 ,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 ,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 ,…  相似文献   

13.
〔要点综述〕一、2000年加大了对鉴赏能力的考查从2000年的《高考说明》与1999年的《高考说明》对照阅读中 ,我们可以看到 ,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的能力和内容的要求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继续考查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和文学体裁常识的识记外 ,鉴赏评价部分将原来的“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分为两条表述 ,新增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并将“内容”改为“思想内容” ,新增了对文学作品思想的评价。这一变化说明了2000年的考试增加了鉴赏的广度和难度 ,加大了对鉴赏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一、明确考点要求最新的《考试说明》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鉴赏诗歌所描写的人、事、物的特征和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可以理解为诗歌的意象。"语言"通常指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含蓄性和凝炼性,以及语言的总体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2 0 0 1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全国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做好文学作品中的阅读题呢 ?一、明辨体类。作品的体类不同 ,鉴赏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散文的鉴赏评价重在语言的韵味 ,思想内容的把握 ,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结构分析 ,风格把握 ,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诗歌的鉴赏评价侧重对语句内容的理解 ,对作品语言特点、手法的运用、风格倾向的赏析。小…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阅读是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能否规范地解答这类题,基本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够阅读一般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概念,而是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评价"做出以下具体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这里笔者就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鉴赏形象的思路和方法谈一些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一、考点聚焦《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科)》对诗歌考点的表述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下含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下面我们分要点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2020年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从笔者所带每届高三的多次月考及模拟考试的情况看,诗歌鉴赏题明显是失分重灾区,得分率偏低。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表达手法复杂多变,语言凝练,情感含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古典诗歌的考查点 ,2 0 0 3年《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两点要求 :1.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 .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鉴赏诗歌的“形象” ,主要是就诗歌的“意象”而言 ,就是要分析、判断“物象”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鉴赏诗歌的“语言” ,主要目的在于把握诗歌运用语言的艺术 ,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隽永的特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是要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品味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效果。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就是分…  相似文献   

20.
【考点讲解】《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其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2003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内容。就是说,高考除了考查对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等的鉴赏外,还要求评价作者在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进步性或局限性。高考古诗鉴赏在1994年至2001年之间为客观题,2002年以来改为主观题(就答题方式而言,主观题可分为简答题和填空题),分值一般为6分。就选用诗篇的数量而言,有单篇鉴赏和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