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尾巴论”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的、经济的和思想化的根源。它不仅排斥知识分子这支先锋力量,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科学化事业的发展,而且宣扬贬低知识的蒙昧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清除“尾巴论”的消极影响,重塑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要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性,正确看待知识分子自身教育与改造,不断增强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感。  相似文献   

2.
道家思想对东亚经济的影响及其伦理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是东亚国家群体主义企业化和相关经济政策、制度制定的基础。这种群体主义思想不仅促进了东亚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赶超,而且对东亚社会的经济平等和实质性贫困的减少也有积极作用。道家思想现代经济伦理价值的具体体现:在自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层面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个人与社会经济利益的矛盾层面上,以“柔弱谦下”为秩序原则,推进社会的和谐共荣;在企业经济活动层面上,以协作精神和人本思想等,影响企业伦理品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道家经济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的问题,有效促进东亚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工作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而且还能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4.
从重商主义时代起,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在德国就受到经济学界和当权者们的青睐。19世纪后半期,德国进一步实行了“新重商主义”的大规模国家干预政策。近代德国的国家干预政策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造就了现代意义上的整个德意志国家。  相似文献   

5.
对"劳动价值论"诸问题的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劳动价值论持怀疑和否定的同志提出了几个诘难问题。问题的提出反映了问题的提出者还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劳动价值论的要义。如果理解、掌握了理论,就会看到劳动价值论和社会经济实践不仅不矛盾,而且社会经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劳动价值论以才能给予科学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同志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我国社会的经济性质及经济成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在农村建立供销合作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不仅促进了当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经世致用思想是“宁波商帮”大面积活跃的深层次化基凶。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派,在明清时期的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下,对宋明理学流弊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提出不仅要提倡学术思想的经世致用,而且还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主张“切于民用”的手工业和商品流通,这种思想源远流长,成为“宁波商帮”创业精神的源头,也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方法的"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机制在教育中正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其原因何在?市场机制被寄予了何等期待,并在实际中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为回答这样的问题,本论文对其在教育体系的历史性发展过程,和现代社会的教育背景中所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由此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即市场机制的导人,不仅是作为解决政府资金的不足的手段,而且是被作为寻求出对教育的多样化的要求,和尝试多样的革新的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产业化”是特定时期人们物质需要不正常强化的结果,缺乏有说服力的理由。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成人教育产业化”观点更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漏洞,本文将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借以强调:解决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物质和精神问题,不仅要求成人教育发挥其经济功能,而且更要强化其非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朝前期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对海外华人采取敌视、迫害政策,主要表现在:限制华人出国、迫害归国华侨和对待华侨社会的敌视态度。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广大华侨在海外遭受许多非人之难,而且也使海外华侨与中国社会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产生了巨大隔膜,从而也为近代中国华侨政策的转变设置了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1.
张爱红 《天中学刊》2002,17(3):118-119
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我们全面正确地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不仅继承了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分析比较“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个代表”对“三个有利于”的继承 首先,两者都突出强调了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全…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扩大内需政策中的"逆调节"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政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但政策效应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的政策还成了新的消费障碍,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逆调节”现象。其原因主要来自现实的特有矛盾和人们消极的消费心理倾向。因此,在我国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发挥其综合效益,特别是改革的力度、节奏和时机要与扩大内需政策结合起来,以健全各种社会保健制度为基础,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策的效应,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针对当时清政府的民族压迫政策和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导致的民族间发展不平衡而存在的差异性矛盾,提出了相应的主张和措施。这些对太平天国运动产生最大影响的主体和措施不仅受儒家传统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与当时民族关系的状况和社会矛盾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适应太平天国革命需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视角解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家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结束了我国几千年来农民一直靠家庭养老的古老传统,让农民享受到普惠式的养老服务.新农保制度的制定贯彻及落实,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又一体现.新农保制度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学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未来公有制社会是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那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民的政治经济学". 回顾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未来公有制社会时就说过,未来公有制社会是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反杜林论》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①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就是让人民过好日子.随后他们又提出了"自由的联合体"的概念,在"自由的联合体"中每个人都能自由全面地发展.2015年11月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经济学》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地坚持这个根本立场",②习近平总书记这时已经将"人民性"讲的很清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马克思的经济思想一脉相承,都突出了人民性.  相似文献   

16.
赶超思想是后发式发展中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社会发展思想。20世纪50~60年代,毛泽东确立了其有中国特色的赶超思想体系,不但对赶超目标与赶超重点进行了确立,而且进一步制定了赶超政策,挖掘了赶超源泉。毛泽东“赶超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既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又有消极的影响,对其评价要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的对外经济合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对外经济合作思想;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新世纪新阶段仍将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MBA教育赵曙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增强了经济实力,加快了现代化进程,而且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即MBA教育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心态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心理基础。为了避免社会振荡,新政权在解放初期采取了“包下来”的政策,凡是没有明显反动行为的知识分子基本上都被新政权的文教、科技、新闻和政府部门所雇用,对于有影响的、年纪较大的知识分子则给以闲职“养起来”。同时安排知识分子参加土地改革等社会改造运动,在社会运动中接受教育。经历了抗战和内战双重打击的知识分子群体.不仅在经济上陷入贫困,而且对国民党政权的政治腐败极端厌恶,面对建国初期新政权的“清明政治”和自身经济状况的改善,大部分知识分子认同新政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政策。对自己没有参加革命,却享受了革命果实,知识分子有一种“自责、愧疚、摘了桃子”的心态.他们希望积极配合新政权的知识分子改造政策,成为新政权信赖的建设性力量。少数知识分子对新政权虽然存有“同情了解”的期待,但是他们采取了“观望与沉默”的态度,并不无条件地拥护新政权的政策和主张。总体而言,参与、配合知识分子改造,力图融入新政权是知识分子群体在建国初期的基本心态。  相似文献   

20.
<正>从战国时期兴起一直延续到清末的重农抑商政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适应了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众所周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增强自身实力,纷纷变法图强。“重农抑商”作为一种思想主张,最早是商鞅提出的。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大大提升了秦国的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不仅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而且将重农抑商政策作为基本经济政策推向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