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移洪 《档案时空》2016,(12):47-47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系列论述和讲话精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年初,常德市武陵区史志档案局抽调力显,查阅、收集,整理长征史料。于10月10日编纂出版了《长征历史知识新编读物》。该书从“数”读长征、长征大事记、中央红军长征重要节点、长征重大事件、长征重要会议、长征重要战役、长征重要人物等24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图书情报论坛》2006,(2):13-13
为了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少年儿童的爱国情感、引导少年儿童将长征精神的内涵贯穿到身边的点点滴滴,使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树立远大志向,提高综合素质。由湖北省知识工程领导小组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武汉作家协会承办,在全省举办以“长征精神激励我”为主题的“童之趣”杯大赛征活动。  相似文献   

3.
丁增义 《军事记者》2006,(12):13-13
二战名将麦克阿瑟说过:老战士不会死去,他们只会慢慢消失。对于创造了长征这样一个世界军事史上奇迹的红军前辈们来说,尽管穿越了70年时空隧道,但是他们铸造的伟大的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褪色,永远值得后来者继承和发扬。军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宣传规模空前。我们时事部根据报社的总体宣传计划,从8月1日开始到10月23日,总共编辑了12个《长征·广角》专版,推出了“我和长征有个约定”、“红色旧址”、“万水千山的诉说”、“寻访老红军”、“外国人写长征”、“邮票上参加过长征的著名人物”、“毛泽东诗词中的长征”、“长征路上新景观”等近10…  相似文献   

4.
刘璇 《军事记者》2006,(8):10-1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在这两个数字不同寻常地重叠的日子,军报于7月18日举行了纪念“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座谈会。中宣部、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记协、中国作协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军内外部分著名作家、评论家,在“长征”副刊工作过的老同志以及作者代表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庆贺“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与会者对“长征”副刊长期以来坚持高品位,弘扬主旋律,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并举的办刊方向给予了积极评价,对“长征”副刊以文学形式反映火热的部队生活、讴歌广大官兵献身国防…  相似文献   

5.
自2009年2月开始,由楚天电台交通广播发起,《湖北广播电视报》、《武汉晚报》、湖北电视经济频道联合推出的寻找“武汉读报女孩”活动,历时一个月。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长征时三过雪山草地的女红军、98岁的王定国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并题写了“学长征,走长征,写长征”9个字。  相似文献   

6.
石仲泉 《湖北档案》2016,(10):47-48
长征已过去80年了,但长征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仍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7.
施扬 《新闻实践》2007,(2):17-17
浙江日报联合浙江在线、团省委、青年时报开展的“永恒的长征”——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是一次当今与历史的对话,青年与长征的对话,青年和长征的一次“亲密接触”。整个活动形成了舆论强势,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孙健伟 《北京档案》2016,(10):45-48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是一首雄壮豪迈、大气磅礴的革命交响曲,是一幅波澜壮阔、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是一种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不朽精神。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自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至今,已整整80年,回顾过去,由得感慨万千。虽然长征已经成为历史,但长征精神却有着永恒不变的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今年10月,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期“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专题,通过品读尘封档案中的长征,追忆长征途中的点点滴滴,与广大读者一起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9.
蔡晖 《军事记者》2013,(3):66-67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和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大会师.宣告了长征的结束。“长征”一词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几个月后.毛泽东首先开始使用的。他在著名的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15日,“永恒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创意实践活动”活动之一、第三场报网互动论坛直播“我心中的长征”,在浙江在线演播厅举行。直播过程中,浙江在线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在直播现场不时穿插《长征组歌》、电视剧《长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甘肃省档案局党组结合省直机关开展的“学党章创先进、知荣辱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于9月15日带领全局职工前往会宁,缅怀先烈伟绩,重温长征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会宁位于甘肃中部,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会合点,与瑞金、遵义、延安并称为红军长征中的“四个点”。坐落在会宁县城中心的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当年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结束长征的历史见证。上午11时,省局职工在局长刘玉生、副局长张前林、拓志平、…  相似文献   

12.
陶克 《军事记者》2006,(12):4-5,18
10月23日,解放军报第12期“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特刊”如期出版。至此,从8月1日开始、刊登52个版面的长征特刊,圆满划上了句号。回顾这次长征特刊宣传,感想很多,值得思考、总结的东西也很多。从总体上看,长征特刊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在军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宣部有关部门对军报长征特刊给予肯定和赞扬;特刊的很多稿件被其他报刊和网络媒体转载,这也说明特刊得到了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和认可。长征特刊宣传所取得的成绩,是解放军报社党委高度重视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特刊启动之初,社长王梦云就多次提出,特刊一定要出新,出思想性、出知识…  相似文献   

13.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史》《红军长征纪实》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9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召开了这一座谈会,宋平以及洪学智、陈锡联、廖汉生、李德生等当年参加长征的老同志以及有关方面人士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两套丛书分别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为《红军长征史》题写了书名及“英雄的史诗”的题词。刘华清副主席也作了“长征精神万古长存”的题词,并为《红军长征纪实》丛书作序。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一部据鲁迅纪念馆所藏的《二万五千里》誊清修改影印本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此,《中华读书报》还以《一部关于长征的“存世孤本”影印出版》为题作了报道。文中强调,“由于1942年版的《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它才“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10月18日第一版)不错,因为它与《红军长征记》在篇目与文字上略有出入,它确“为红军长征史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线索与研究空间”。但说《红军长征记》“在国内外存见甚少”,却似可商榷。因它在1954年出版的《党…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时,一些媒体选择最接近记者本色的“行走”状态,“重走长征路”,亲历长征路上的艰险困苦,展开对长征精神的探寻与重拾。如何“重走长征路”,既体现了媒体策划者的水准,也考验着行走记者的感悟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16.
红军长征与北上抗日有什么关系?有同志认为,中国南方各个革命根据地的红军相继进行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有同志持相反的意见,认为红军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不得不被迫进行长征,是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造成的恶果,与北上抗日无关。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北上抗日方针。一早在红军长征前,中共临时中央已经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但均未能实现。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主张抗日的。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公开宣布对日作战。那么,远离抗日前线的中国工农红军怎样  相似文献   

17.
报纸:宁报集团记者启程“接力长征”本刊讯4月15日下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3名记者离开宁波,踏上了“接力长征”大型采访活动的征程。作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参加该活动的首批记者,他们将在4月16日至5月4日的约二十天里,驱车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湘、鄂、云三省至贵州遵义,完成“接力长征”第一阶段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又一次翻开美国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笔者在欣赏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独特的描述、透视的同时,不由的为他执著地访问长征的“长征”而惊叹。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很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索尔兹伯里一直铭记着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关于长征的意愿:“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他矢志做斯诺意愿中的“有人”。1984年,他专程赶到我国,毅然沿着当年红军的长征路线,进行实地采访。然而,他的此举是何等不易。昔日长征路,不少地段至今依然艰…  相似文献   

19.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特区与老区心连心”演出活动,是文化部贯彻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举办的一次重大活动,目的在于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从年初开始,重走长征路的新闻就开始在媒体上热闹起来,各种目的的“重走长征路”活动更是如火如荼——“‘驴友’重走长征路”、“网上重‘走’长征路”、“长征路上看交通”、“某某集团‘重走长征路’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自驾车重走长征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