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东三省总督,正式官衔为总督东三省等处地方兼管三省将军、奉天巡抚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在清末总管奉天、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军民政务。前身为康熙元年所置的奉天将军,后改为盛京将军。光绪三十三年,谕令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随时分驻三省行台,增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并以徐世昌补授东三省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5,(2):3
<正>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在奉天设置东三省讲武堂,培养军事人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停办。它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列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此为奏设东三省讲武堂暂行章程。  相似文献   

3.
<正>军督部堂是清末对拥有一系列兼衔的盛京将军和东三省官制改革后的东三省总督的尊称。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2200多卷军督部堂全宗档案,形成时间为光绪二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898-1911),经统计,有各式公文及发文底稿共1.8万多件,这些档案系统反映了清末盛京地区政治、军事、财政金融、实业办理和对外交涉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东北讲武堂     
《兰台世界》2015,(9):2
<正>东北讲武堂是东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培养军事人才最多的军事教育机构,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广东黄埔军官学校并列为当时中国的四大军官学校。奉系军队中的高、中级军官基本都经过东北讲武堂的培训。东北讲武堂的前身为东三省讲武堂,最初于1906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筹备,最终于1908年,由东三省总督徐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5,(7):3
<正>沈阳故宫,是后金入关前的沈阳(盛京)皇宫和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或称奉天行宫),始建于1625年,初成于1636年。至乾隆时期又有较大规模的改建与增修,占地约6万平方米。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3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  相似文献   

6.
<正>东三省官银号原名奉天官银号,创办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32年停业,它是东北地区最早创办的近代官办银行。在近代奉天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东北地区私帖泛滥,为整顿币制,盛京将军赵尔巽于1905年上奏清朝廷,议请创设官银号。同年11月1日,清廷准奏,特拨官银30万两,同时集商股数万两,作为官银号资本金,租赁盛京城内钟楼南路东原德兴永门市房作为办公场所,奉天官银号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
奉天电话局     
<正>奉天电话局成立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地址位于盛京故宫南军署前胡同内,即今天的沈阳路附近。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1881年电话传入中国,落户上海,1901年,电话传入东北,落户大连。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朝廷,请在奉天安装电话,获准后,特拨奉洋808610元,由盛京电报分局架设电话裸线215公里,在军署胡同内设置机房,装设德国西门子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部、终端话机30余台,同年7月,电话正式开通使用,同时由东三省电报总局筹建奉天电话局。  相似文献   

8.
奉天电话局     
《兰台世界》2014,(7):F0002-F0002
奉天电话局成立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地址位于盛京故宫南军署前胡同内,即今天的沈阳路附近。 187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1881年电话传人中国,落户上海,1901年,电话传入东北,落户大连。1906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奏请清朝廷,请在奉天安装电话,获准后,特拨奉洋808610元,由盛京电报分局架设电话裸线215公里,在军署胡同内设置机房,装设德国西门子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部、终端话机30余台,同年7月,电话正式开通使用,同时由东三省电报总局筹建奉天电话局。  相似文献   

9.
<正>盛京将军,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清朝武官职务,原为正一品武职,乾隆三十三年(1768)降为从一品武职。盛京将军是统辖奉天(今辽宁大部及内蒙一部)的最高军政长官。盛京衙门设于盛京城内,属下机构有印务处、户、礼、兵、刑、工等司。盛京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驻防的兵力仅次于京畿地区。设盛京将军1人总辖之,下设副都统4人、副都统衔总管1人、城守尉8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史料考证的方法,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对盛京将军先后改称为"镇守盛京总管""、镇守辽东等处将军""、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及"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和解释,试图说明这种官称的改变与其管辖范围的扩大、治所的改变及隆重陪都的目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盛京将军辖区内混居着大量旗人与民人,在日常生活中,旗民的接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进而引发各种司法案件。本文就《黑图档·嘉庆朝》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民案件展开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研究作出贡献。首先,本文对盛京将军衙门的设置缘由和司法官员进行梳理;其次,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事案件展开分析,通过对不同刑事案件种类的分析,对清代刑事立法展开研究;再次,对清代旗人在法律中所特有的特权进行探讨,旗人在法律中享有优待和特权;最后,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5,(6):161
<正>奉天造币厂历史悠久,它的前身可以迫溯到始建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的盛京机器局。盛京机器局由盛京将军依克唐阿奏请设立,厂址选在奉天省城大东边门里一座旧军营,主要从事银圆铸造和军火制造,厂内机器设备全部从德国引进。建厂之初,盛京机器局并未制造军火,只于建厂第二年进行了银圆的试铸,并于1898年正式生产出一圆、五角、二角、一角和半角等不同规格的银币。银币具有生产工艺先进、成色固定、形制统一、重量一致、便于携带和计算简便等特点,相较过去国  相似文献   

13.
张学良将军非常关注祖国的文化事业。他对故乡的沈阳故宫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清朝覆亡后,宫廷建筑多年失修,又有一些被外界占用遭受损坏。张学良将军在使奉天宫殿辟为东三省博物馆之后,继续存在、发展作出其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赵尔巽家族与泰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尔巽字次珊,又名次山、无补,奉天铁岭人,隶汉军正蓝旗。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于1927年。清同治甲戌科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先后任安徽、陕西按察使,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护理山西巡抚,二十九年任湖南巡抚,三十年署户部尚书,三十一年出任盛京将军,三十三年任湖广总督,不久调四川总督。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  相似文献   

15.
<正>盛京大剧院是继奥体中心后,沈阳市在金廊、银带交会处建设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位于五爱浑河隧道以西,青年大街以东,浑河以北,二环路以南,占地面积约6.5万平米,总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盛京大剧院外形酷似一颗钻石,主体建筑主要由1800座的综合剧场、1200座的音乐厅和500座的多功能厅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6.
<正>民国时期西风东渐,兴建博物馆的风气传入中国,东北地区第一家博物馆——东三省博物馆,于1929年4月正式向公众开放。东三省博物馆是现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是依托当年沈阳故宫遗存的文物藏品而建立起来的。1926年10月,奉天省议会通过提案,决定成立东三省博物馆,并委任仇玉珽负责相关筹备事宜。盛京皇宫中路宫殿被拨定为馆  相似文献   

17.
在盛京皇宫中,穿过翊门,有一座矗立在高台之上的三层单檐歇山式建筑,悬挂着乾隆帝题写的"紫气东来"匾额,这就是凤凰楼.凤凰楼建筑华丽,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独具风格.凤凰楼是清代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每当日出时站在凤凰楼极目远眺便可将盛京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因此"陪都十景""盛京八景"中均把"凤楼晓日""凤楼观塔"列入其中.凤凰楼作为盛京故宫中具重要地位的建筑之一,不仅因为凤凰楼是整个盛京皇宫中宫殿群的制高点以及其"关外内廷第一门楼"的美称,更是由于凤凰楼曾用于存放历代圣容、行乐图、御宝等皇室重要文物.  相似文献   

18.
<正>军督部堂是对盛京将军实虚职衔全称"钦命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管理兵刑两部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务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奉天旗民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的简称、尊称。"军"是指"钦命镇守盛京等处将军","督"是指"总督奉天旗民地方军务兼理粮饷","部堂"是指代清代各部院至主管官。清军入关,盛京(今沈阳)被尊崇为"陪都"、"留都",倍受清统治者重视。为保证能对其有效管理,设置的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9.
<正>盛京总管内务府衙门,是清政府于陪都盛京设置的专门管理该地区皇室及宫廷事务的机构,简称盛京内务府。其前身为盛京包衣佐领,后被盛京内务府办事处、皇产事宜处所取替。该机构运行长近280年,在处理日常各项事务时,存留下大量盛京内务府与北京总管内务府、盛京将军衙门、盛京五部、奉天府府尹等衙署间及其内部机关间往来文书的行文稿或抄存档。内容涉及盛京内务府沿革及行政管理、皇庄及其人丁管理、土贡物品献纳、故宫陵寝的祭祀、维护  相似文献   

20.
顺治、康熙、雍正等朝,在留都盛京设有上三旗包衣佐领,承办皇室和宫廷事务。乾隆十七年(1752年)设立盛京总管内务府,由盛京将军兼任总管大臣,主管该地区皇室和宫廷事务,日常事务仍由上三旗包衣佐领处理。故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虽品秩不高,但职位特殊。盛京上三旗包衣佐领,清代官书及史籍或记载阙如,或语焉不详,亟待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