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上历史课,教历史的刘老师,上课说话总把声音拖得长长的,很多问题都是他在问,我们在没有章法地乱答.有时就算我什么也不知道,但都可以拖长声音回答他,且做一回"南郭先生",反正他不会批评我,他也弄不清楚是谁在回答,因为实在是太吵了.  相似文献   

2.
当朝廷第N号文件下发时,在乐队里混了三十多年的南郭先生终于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回恐怕是来真的了".尽管具体的实施办法还没有下达,但文件说得清清楚楚:要人人过关,人人考核;要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自己属于哪种人,南郭心里明白得很.不过凡事都很难说,事情的结局也常常会出人意料.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天地》2004,(7):70-71
南郭先生逃回家里,他懊悔地想:早知道有今天,我就在齐湣王登位之前逃走了.现在,南郭先生再也不能吹竽了,以后可怎么办?他想了很久,决定去学作曲,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4.
余文森教授在谈论有效教学时,常提到他听初中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一课的教学经历。当课堂教学结束,临近下课时,教师问学生如何看待南郭先生。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虚伪的人,不学无术、装腔作势、弄虚作假,可恶!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高明的人,察言观色、善于伪装,在齐宣王的眼皮底下竟然隐藏了很长时间……最后.一位小男生怯生生地站起来,冒出一句话让所有听课老师大为吃惊,他说:“老师,要是大家都肯帮南郭先生一把,他就不会滥竽充数了。”当时,这个班的班主任也在场,告诉大家,这个学生就是班上的“南郭先生”,考试成绩总是最差,不能为班级荣誉出力,还拉班级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5.
<正>余文森教授在谈论有效教学时,常提到他听初中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一课的教学经历。当课堂教学结束,临近下课时,教师问学生如何看待南郭先生。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虚伪的人,不学无术、装腔作势、弄虚作假,可恶!有的说南郭先生是个高明的人,察言观色、善于伪装,在齐宣王的眼皮底下竟然隐藏了很长时间……最后,一位小男生怯生生地站起来,冒出一句话让所有听课老师大为吃惊,他说:"老师,要是大家都肯帮南郭先生  相似文献   

6.
话说南郭先生逃走之后,就与妻儿背井离乡,狼狈地逃到了国外。 南郭先生没有工作,只能靠积蓄来维持生计。可是,这样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呀!因此,他决定学个看家本领——吹竽。  相似文献   

7.
南郭先生逃走之后,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痛骂齐湣王那个坏脾气。他走在街上,东倒西歪,“回头率”很高。突然,他看见一位白发老人,胡子拖到了几十米外的树林里,头上辫了上万个辫子,也有十来米长。南郭先生大叫道:“你是何方妖怪?”白发老人哈哈大笑,用震耳欲聋的声音说:“我是时光老人,看你这么烦恼失意,特来为你解忧的,跟我来!”一会儿,南郭先生又回到了皇宫,只听时光老人说:“我让你看看你继续留下去会有什么结果。”于是。南郭先生看见另一个南郭先生走到齐湣王面前,吹了一首非常难听的曲子,可他自己却说:“大王,这是现  相似文献   

8.
南郭后传     
南郭先生听说齐王要逐个听乐队吹手吹竽,惊慌得不知所措,于是,他收拾收拾行李,慌忙逃离了王宫。田野里小道弯弯,秋风习习,南郭先生顺着一条小道来到了一个小镇。镇上人来人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突然,南郭先生的目光落在了镇西头的一面墙上,墙上贴着一张招生广告:“吹竽培训班招生,皇宫乐队名师传授技艺。联系地址……”南郭先生眼睛一亮,心想:以前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的跟师父学手艺,而闹了这么个滥竽充数的笑话,让天下人耻笑。如今,机会失而复得,我该好好珍惜才是呀!于是,南郭先生便顺着广告上的地址,来到吹竽培训班,他先到招生办办理了报名…  相似文献   

9.
"南郭先生"面目之一:"唯我独尊"型 (金先生投资公司项目经理)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在今年春天参加了一个项目经理的培训班,老师的表现令我很奇怪. 第一节课,这个老师说,由于上课时间很紧迫,为了能完成培训内容,请同学们上课时做好笔记,有什么问题尽量不要在课堂上提出,不过在课后可以找他.  相似文献   

10.
话说南郭先生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连夜逃出皇宫。 这天,南郭先生来到一座高山上,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连日逃亡的南郭先生精神为之一震,不禁迎风高歌一曲,完全忘乎所以。一曲《流浪曲》还没唱完,官兵如从天降,从四面八方围上来。南郭先生大惊失色,匆忙逃窜,慌不择路,滚下了悬崖。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地晒着大难不死的南郭先生,他醒过来后,发现自己挂在一棵长在悬崖边的树上,原来是它救了他的小命。好不容易从树上下到谷底,南郭先生又累又饿,四处搜寻,见前面不远处有一间小茅屋。南郭先生来到门前,门没锁,便推…  相似文献   

11.
自从南郭先生跑了之后,齐王大怒,到处张贴通缉令。南郭先生看到通缉令,吓得魂飞魄散,四处躲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天,南郭先生到了陈国,身无分文的他只好沿街乞讨,样子别提有  相似文献   

12.
南郭先生家境十分贫寒,一到冬天,全家人都吃不饱、穿不暖。妻子逼他外出挣钱,南郭先生为了养家糊口,只得周游列国,开始了打工流浪的生活。一日,南郭先生来到了齐国都  相似文献   

13.
话说南郭先生逃走后,官兵一直在追查他的下落。南郭先生怕极了,便隐居深山。南郭先生整日里惶惶不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他躺在床上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如今可怎么办啊!南郭先生叹了一口气,可除了拍脑袋还是拍脑袋。想来想去,他最后想通了,只有一个办法:我一定要学会吹竽,没  相似文献   

14.
南郭先生遇到“好一一听之”的齐湣王,无法再滥竽充数,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灰溜溜地回到家。南郭先生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听不进亲朋好友的任何劝导,整日躺在床上咒骂齐湣王,怀念齐宣王,日子得过且过。有一天,智者听说了,便来到南郭先生家。南郭先生瞟了智者一眼说:“你也是来劝我的吧?不用劝,趁早走。我南郭先生好歹也进过宫廷乐队。”智者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2016,(1)
提到木乃伊,大多数人会想到埃及.你可能不知道,中国也有木乃伊,而且是一位皇帝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帝耙",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木乃伊皇帝"的意思.此人就是辽太宗耶律德光. 公元927年,25岁的耶律德光成为辽国的第二代皇帝.其时,中原地区正是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民不聊生.耶律德光养精蓄锐,一心想要吞并中原. 9年后,机会终于来了.  相似文献   

16.
南郭先生逃走以后,与妻子背井离乡,去到了别处。他整天呆在家里自责,要不就到庙里忏悔,请求菩萨原谅。他妻子见他这样,就说:“你不能整天无所事事的,既然已经捅了娄子,就得快想办法补救。”再说齐王见南郭先生不见了,心中犯疑,想:“幼时常听父王称赞南郭先生竽吹得好,可现在怎么不露脸了呢?”于是,齐王叫来了军士,让他们去寻找南郭先生。“让南郭先生回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听他吹竽了。”齐王想着,便又去听竽独奏了。说南郭先生聪明,的确不假。他痛下决心,要好好地拜师学艺,学会吹竽。在当地还真有一位会吹竽的老师傅。南郭诚心投入他的门下…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3,(A0):37-38
<正>〔咀嚼文字〕:可笑的南郭先生。苏教版第九册教材中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读来使人回味。特别是读到文章结尾处"南郭先生只好逃走"时,学生窃笑不已。是啊,插图中那个满面羞红,掖竽暗蹿的南郭先生真可笑。〔放飞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开怀大笑的孩子让我也忍俊不禁,心中不由闪过《娜拉走后怎样》。对,我们也来一篇《南郭先生逃走后怎样》——"同学们,齐泯王喜欢听人单独吹竽,南郭先生只能灰溜溜地逃走  相似文献   

18.
某教师教五年制小语第八册29课《滥竽充数》,当讲到尾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偷偷地逃走了”时,有个学生想象说:“以后南郭先生拜师学艺,日夜苦练,精通了吹竽技能,重新参加了乐队。”教师大为高兴,表扬这个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想象。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试然这个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但想象却不含理.黑格尔指出,想象“要  相似文献   

19.
南郭先生赞     
南郭先生为齐宣王吹竽,滥竿充数。可后来,遇到齐 王的嗜好与齐宣王不同,先生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南郭先生最大的缺点是不学无术,不求进取,他为此出了洋相,丢了饭碗,被后人当作笑料而不齿。 而我倒觉得,南郭先生有不少值得赞许的地方。首先,南郭先生能正确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他听说齐 王“好一一听之”,深知自己业务素质差,工作不称职,无需上司做深入细致地思想工作,便非常明智地悄悄离开了。既没有把资格一摆,要求照顾,而是主动告退。也没有因“铁饭碗”被砸,牢骚满腹,这不是难能可贵吗? 其次,南郭先生还比较讲原则,对“关系学”可谓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齐国的君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懂装懂、摇头晃脑,装出一副行家的样子。不久老齐王死去,新齐王只喜欢听吹竽独奏,南郭先生这下心虚了,害怕会露馅,于是连夜逃出了皇宫。南郭先生比喻无才而占据其位的人。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了伪装。看看我们的身边,如南郭先生般的现象还少吗?认识上——捧着铁饭碗。很多进入教育行业的人一心想获得稳定的铁饭碗,自身并不具备一个教育工作者当有的信仰和热情,仅仅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