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品”词     
学习《药》一文时,分析“康大叔”这一人物,我从“品”词入手。康大叔卖“人血馒头”给华老栓这一段,学生“品”得有滋有味。学生首先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值得“品”的词语,然后拿与它近义的词语进行比较,“品”出文中词语的准确与形象性。学生:康大叔的“抢”与“抓”,一个急,一个缓;“扯”与“撕”,一个武,一个文;“裹”与“托”,一个粗,一个雅;“塞”与“递”,一个横,一个柔;“抓”与“接”,一个贪婪,一个平淡;“捏一捏”与“掂一掂”,一个内行,一个外行。这一“品”,“品”出了兴趣,“品”活了思维,康大叔的凶狠、蛮横、贪婪的性格特点便…  相似文献   

2.
如此同桌     
两个女孩:一个爱动,一个爱静;一个整日“唧唧喳喳”,一个天天“沉默寡言”;一个人送绰号“小燕子”,一个美其名曰“林黛玉”。但两个人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冠军”和“亚军”非她俩莫属。  相似文献   

3.
(一)“一介之使”不是“一个使臣”课本注“一介之使”为“一个使臣。介,个。使。名词”。欠当,理由如次:“个”在古代作量词,是专指长条形的东西。如《汉书·刑法志》:“负矢五十个”。师古注:“个读曰个。个犹枚也。”这与今天“个”的广义是有异义的。“介”在隶书中写作“(人几)”,只有作偏旁时才写作“个”。当“介”与“个”作异文出现时,“介”大都不是量词。如《书·秦誓》  相似文献   

4.
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首先要重视“三个第一印象”,再通过“三个途径”掌握班级情况,从而抓住“三个中心工作”,抓好“三个方面”的纪律。在班级管理上要注意“三个联系”,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用“三种形式”组织班会,成绩要分“三个层次”讲评,对学生的缺点要分“三种情况”处理,对其优点也要分“三种形式”表扬。  相似文献   

5.
浅析兼词     
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叫做兼词。现代汉语词汇里的“甭”,“咱”,“别”等是兼词。“甭”兼用。不”和“用”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咱”兼有“早”和“晚”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多早晚”就是“多咱”,意思是“什么时候”或“几时”。在“别动手”和“别开玩笑”里的“别”,兼有“不”和“要”两个词的意思和作用,表示禁止或劝阻的语意。  相似文献   

6.
何鹏 《文教资料》2013,(32):156-159
关于“V个X”结构中“个”的词性及语用特点.学界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采用新的视角对现代汉语中存在争议的“V个x”结构中“个”的语法性质及语用功能做了初步的研究。文章首先根据“个”在“v个x”结构中的不同的分布以及“x”的性质,对“V个x”结构进行了划类,再从结构关系这一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入手,根据“个”后“X”的性质及“个”在整个结构中的语法作用,并结合人们的认知特点,认为“v个X”结构中“个”大多数是作为动量词在使用的,并进一步划分出了两类作为动号词的“个”。  相似文献   

7.
量词的“个化”,淡化了名词和量词之间的选择关系,也使量词“个”的本身更加虚化,更加语法化。文章运用语法化的有关理论与准则,坚持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个”的虚化程度和语法功能将“个”分为三类:实词“个1”,虚词“个3”和介于实、虚之间的“个2”。个1是指对数词的选择是自由的、不受限的,指量功能强的作为实词即量词的“个”;个3是指无法与任何数词相结合的,只起连接、强调等语法作用的作为虚词的“个”;个2则是指只能与“一”或“一百、一千”等少数数词结合的或仍具有一定的指量功能但也具有连接等语法作用的,介于实词个1和虚词个3之间的“个”。  相似文献   

8.
“个”是现代汉语中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之一。在特殊结构“V+个+VP”结构中“个”的性质标志也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个”是宾语标记,有学者则认为是补语标记。本文从“个”的起源和发展入手,探讨了“个”从量词向宾语标记的渐变以及从述宾结构向述补结构的渐变,并比较“个”与“得”的异同,揭示了“V+个+VP”中“个”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求算原子量的方法并不太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根据原子里概念求原子五例1已知2O0个A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100个标准碳原子(含6个质子与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n千克。则A原子的原子量为()。(A)严(B)。xn(C如山)坠murn解析因为ZOO个A原子的质量为m千克,那么,四个A原子的质量为£千克;同理可““’””””’“““”””””””““””Zto’““”“”“求得1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六六千克。根据”“——“—””—””————”“100’“一’—”“十二千克。,。。。。。。。。。。,。、,o000…  相似文献   

10.
徐美娟 《文教资料》2011,(31):34-36
“把”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特殊句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把个”句式是在“把”字句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同样也有很多研究“把个”句式的文章,本文对“把个”句式中“个”进行分析.认为“把个”句式中“个”的功能在逐步由量词表示数量单位虚化为语助词表示语气。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有三种不同的含义。第一个“文化”概念的内涵是“文明”,第二个“文化”概念的内涵是“意识形态”,第三个“文化”概念的内涵是“一般知识”。我们在阅读和写作时,应该做认真的分析和鉴别,以便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文化”一词。  相似文献   

12.
很多老师在讲“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都是从“个”开始的。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史宁中教授编写的《数学基本思想18讲》给我新的启发,书中是这样叙述的:数位与数是不同的。10个一千是一万,这样的认识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和“三个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三个创新”在实现“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能否实现“三个代表”,关键是能否“代表先进”。而要“代表先进”,并且始终“代表先进”,就要不断进行创新。科技创新是“三个创新”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美妍 《现代语文》2009,(10):43-45
关于“V+个+N”结构中“个”不表示任何实际的量的情况,本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从句法方面考察了“V+个+N”结构中“个”进入“V+N”结构的条件及“V+个+N”结构的句法特点。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在“时代”和“历史”两个维度的概括和升华,表明了踏上中国式现代化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要以什么样立场、作风、方式推进和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研究好“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阐释好“三个务必”的深刻内涵,探析好“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确保党长期执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总难忘那些“至今”还在读书的女孩子,静静的,不声不响的,挺脱俗,挺典雅。之所以特意强调“至今”两个字,是因为“时尚”中有两个怪物,一个叫“华而不实”,一个叫“浮噪”。能坚持读书“至今”或“至今”还在坚持读书的女孩子,也的确太少了。  相似文献   

17.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是当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战略部署,已在各领域基层组织中全面推开。近年来,浠水县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主线,突出机制规范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常态化建设,夯实了党在农村执政的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同名风波     
开学的第一天,我到新接的班级点名。“张若愚”“到!”“李晨曦。”“到!”……“杨玲。”“到!”“到!”这时教师里响起两个声音,一个男声,一个女声,我有点诧异,有几个孩子还在偷偷地笑。此时两个孩子都站起来了。男孩是个小个子,在第二排,黑头发,亮眼睛,一副机灵的样子。女孩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个”的句法功能和特点,提出“个”语法化的轨迹并试图分析证明。文章从共时平面描写了“个”的四种句法功能:作为名量词,修饰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表动量,相当于”一下”;标记宾语;作为助词,标记补语。之后提出了“个”语法化轨迹的假设。从历时平面验证了“个”语法化轨迹的假设,认为“个”语法化的动因有:(1)”一”的虚化和脱落;(2)“个”词义的虚化;(3)语用作用和类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