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期我耶特稿03邹衡先生回复后学的一封信………………………………………邹衡07韩宁夫同志与湖北文博事业二、三事……………………………………谭维四研究与探索14博物馆与城市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赵晓琳16探寻博物馆举办特色展览的创新之路……………………………………刘国斌21试论汉剧博物馆之建立…………方月仿24试论杨守敬的舆地学成就及渊源……………………………………赵平27陵君为楚哀王说………………黄超芬30楚“令尹”新论……………………骆科强35武昌蛇山南楼考…………………施国新37南宋时…  相似文献   

2.
1896年,玛里乌波尔市(现名日丹诺夫市)一个国民中学督学家中出生了一个男孩儿。据斯大林时期出版的十五卷本苏联大百科全书和日丹诺夫博物馆简介,以及从20年代直至1987年出版的几百种书籍、文章介绍,这个男孩儿才华横溢,为人民造福甚多。他还不满16岁就参加了革命活动,很快成了布尔什维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3.
1945年11月我从苏军复员。战争期间,我曾给苏军汽车部队管理总局首长陆军中将佳古诺夫当过司机,是他介绍我去给作家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当司机的。我还记得我穿着士兵大衣第一次到他家去的情形(他当时住在列宁格勒大街)。西蒙诺夫身穿军  相似文献   

4.
尹明举 《大理文化》2010,(12):110-112
马品珍同志的《忆往拾旧集》即将出版。这是一部汇集了马品珍同志近30年来从担任大理州委书记、省委民族工作部部长以及退休后仍然作出各种奉献的纪实性文稿。作为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这些文稿是他几十年间  相似文献   

5.
1972年的冬天,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已经几乎完全崩溃了,此前的几个年头,他和父亲的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永远地封存在克里姆林宫苏联文化部那幽深冷漠的档案库中,从《安德烈·卢布耶夫》到《镜子》,一切体现人性美好和俄罗斯古典风情的尝试都被认定是反动和教条的,于是,他想到了波兰作家斯坦尼斯劳·莱姆(StanislawLam)的经典科幻小说《索拉里斯》,1972年,他当时的心情仿佛正是坠入了索拉里斯海洋,他想:或许文化部不会对一部科幻片吹毛求疵……但事实是他错了,塔可夫斯基从《索拉里斯》的审片会上得不到任何该片能通过电检的信号,如同电影中的宿…  相似文献   

6.
若从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大师中找出一位最具代表性者,安德烈·梅尔尼科夫(Andrei Milnikov)应属不二人选,就他对当代与后辈艺术家的影响及其作品的开创性而言,这位始终带着深蓝色呢绒扁帽、身着深蓝色西装外套、长年任教于列宾美术学院的画家,被推举为近代俄罗斯艺坛的大师,的确实至名归。安德烈·梅尔尼科夫1919年生于伏尔加河岸的帕夫罗斯克小镇,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梅尔尼科夫是列宾美术学院的领军人物,前苏联时期他曾3次获列宁和斯大林勋章,并获人民艺术家称号,是前苏联获此荣誉最多的艺术家,现年过八旬的他,仍坚持教学和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7.
莫艳梅 《寻根》2012,(5):103-104
吴王阖阊弟夫椠(概),史载寥寥几笔。据载:公元前506年冬,夫粜随吴王阖闾(庐)伐楚,夫枭率5000人大败楚军。公元前505年6月,夫檗为楚、秦联军所败。9月,夫椠趁秦、越救楚败吴,阎闾在楚难以脱身之际,偷偷回到吴国自立为王。阖阊回吴攻打夫粜,夫檗逃到楚国,楚昭王封夫檗于棠溪(今河南省西平县之西),为棠溪氏。此后,史书上不再见有关夫枭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普希金之死     
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开创者。俄国诗人丘特切夫在诗歌中赞颂他“:俄罗斯人铭记你,就像铭记自己的初恋”。人们常常谈论起普希金传奇的爱情和他那令人惋惜的死亡。普希金是个风流才子,1836年,37岁的普希金似乎预感到生命之路将要走到尽头,于是要为自  相似文献   

9.
《华夏文化》2016,(4):1-1
正长期担任本刊《华夏文化》顾问的白清才同志于2016年11月6日因病在他的故乡山西逝世,本刊同仁们表示沉痛哀悼。白清才同志于1990年任陕西省省长后,曾担任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会长,他热情指导、支持研究会的各项学术活动,在西安召开中国思想史研究、老子思想研究、黄帝研究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又支持出版关于人文初祖黄帝的历史资料,如《五千年血脉》等。  相似文献   

10.
1936年,日本剧场东宝舞蹈队招募十五名芭蕾舞演员,应试者却多达百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其他舞蹈团的演员。名星荟萃,竞争相当激烈。在应试者中,松山树子最小,只有十三岁,但由于体型、足型好,节奏感强,意外地被录取了。树子十五岁时,首次登台演出圣—桑作曲的《动物狂欢节》、《天鹅之死》,从此开始了她的芭蕾舞生涯。当时看芭蕾舞的几乎全是学生。入夏,观众席上学生都身穿白色校服,清水正夫便坐在其中。他的一个同学在日本剧场有熟人,常常拉他一块来看演出,正夫便与树子相识。当时进步的文化人来看演出的也大有人在,如后来任中国驻日大使馆代办的萧向前(现任驻孟加拉国大使)、米国均(现任  相似文献   

11.
王静 《世界文化》2012,(6):17-19
他不想判断。那只是关于夏日的记忆,谎言与真实交错,这些情爱的记录……是与不是、生存与死亡并不重要。逝者如斯夫……偶尔你会记起你曾经来过。 一埃里克·罗默(Eric Rohmer,1920—)原名让-玛丽·莫里斯·谢勒(Jean—Marie MauriceScherer),1920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南锡。身为文学教授的他,具有深厚的古典绘画与文学修养,在法国新浪潮电影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1925年,张伯简编纂了《社会进化简史》一书,给毛泽东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同志说:"这是一本人民需要的书,革命需要的书"。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广州筹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聘请张伯简为教员。同时他编纂的《社会进化简史》,被列为"授课以外之理论"的十种读物之一,发给学员学习。  相似文献   

13.
前輩寫真     
正憶胡厚宣先生一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杭州大學古籍研究所師從姜亮夫先生學習中國古典文獻學,一度迷戀於古文字,不自量力地想成爲古文字專家。偶識來杭州開會的擔任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組長李一氓先生秘書的中華書局編輯沈錫麟先生,他主動表示可以帶我去拜見胡厚宣先生。胡先生是舉世公認的甲骨學大師,不必算他聲譽卓著的《甲骨學商史論叢》,就憑他是《甲骨文合集》的總編輯,憑他是裘錫圭先生的導師,就足以讓人心向往之——何况在那之前,我已經從舊書店買過他的《殷墟發掘》,從新書店買過他的《五十年甲骨學論著目》。而亮夫師也跟我論及過胡先生。  相似文献   

14.
巴维尔·米哈依洛维奇·特列恰可夫身材修长,一头浅色金发,褐色眼睛,面容英俊,仪态潇洒,神情涵蓄而热忱。在特列恰可夫建立其绘画陈列馆至今已125年的今天,我们都能说出这位伟大人物的特殊气质。他的这些气质是他青年时代就萌发的崇高理想的表现,这个理想就是立志建立一个俄罗斯民族绘画陈列馆。也正是这个陈列馆使一个商人子弟成了俄罗斯民主文化的巨匠。特列恰可夫是一位商人和企业家,因此,在生活中他始终保持着他那个阶层的准则。他严谨而精确地管理他的帐务,检查帐目,书写业务函件,热  相似文献   

15.
陈师韬 《世界文化》2009,(6):26-26,27
一个老头,一个惨淡的冬,一个孤单的背影,一段让人心酸的内心独自。他原以为自己对孩子们来说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他原以为轻轻的离开就是他一个平凡人的宿命。然而当他经过那个转角,拾起从天空中飘落的纸飞机,看到孩子们稚嫩的笔记,听见孩子们唱着那首他们曾经一起唱过的歌,感受到他们小手挥舞的温暖……马修老师的这辈子算是知足了,因为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在这个最平凡的岗位撒下了最不平凡的种子。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我们被一种最平凡而伟大的力量感动了——那就是爱。  相似文献   

16.
马骊 《世界文化》2021,(5):57-59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莫斯科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和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莫斯科鲁缅采夫博物馆)的读者.在这里,他创作出了许多作品;和哲学家,当时是阅览室值班员的Н·Ф·费奥多罗夫(1828-1903)在交谈中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邂逅了宗教哲学家、诗人、政论家В·С·索洛维约夫...  相似文献   

17.
最近,段渝同志送来了他的新——《政治结构与化模式——巴蜀古代明研究》。我们抚着这部由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厚达506页、分成十二章的专,相对会心地笑了。他这一两年来为此书辛勤劳作.颇尝其中甘苦。他也曾为此书的选题、结题的论证,以及某些学术问题与我进行过多次讨  相似文献   

18.
西安解放后,《群众日报》从延安迁至西安出版,我和孔祥光不期而遇。那时他作校对工作。校对古称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刘向《苟子》)没想到孔同志年逾八旬,仍然默默伏案与怨家作对,献身于文化事业,其精神令人钦佩!愿以拙笔记述他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19.
<正>一、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自信的论述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深刻的理论阐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文化自信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说:“坚定文化自信,是  相似文献   

20.
新书《炙手可热的人》的摘要一经在《纽约邮报》头版刊登,立即引起轰动。该书作者苏珊·B.特伦托是前国会成员,她从原日内瓦核裁军会谈的美国代表路易斯·菲尔德那里得知,1984年身为副总统的乔治·布什出访日内瓦时,菲尔德曾为布什和他的前秘书珍妮弗·菲茨杰拉德安排了一幢幽静的别墅。菲尔德于1985年退休,1988年死于癌症。1986年,他向苏珊·B.特伦托的丈夫、前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记者约瑟夫·特伦托道出了布什与菲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