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孙颖 《山东教育》2007,(7):48-49
不少教师意识到、积累词语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专门让学生准备了摘抄本,以记录阅读中的好词佳句。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的摘抄本要么束之高阁,要么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置却往往被我们忽视.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以"精做题,多读书"为宗旨,对优化语文作业的设置进行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一、作业的设置,要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积累 语文学习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为此,我设置了"自主积累性作业".每学期开始,我都让学生准备专门的摘抄本和练笔本.摘抄本要求完成以下积累性作业:积累课文涉及的或日常阅读中见到的重要词语、成语、俗语、格言等,注意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摘抄所读课外书中的精彩词句、语段或文章,并加以点评,点评内容可以是摘抄的理由或自己的阅读体会,也可以是对文章的字、词、句和写作特色的品评,还可以是自己的疑问.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通过生生互动,实现及时消化,二次积累;摘抄古诗词名句,如写春夏秋冬、江河湖海的诗句等;或是摘抄一些能给人一定启发或教益的小故事,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3.
<正>问题七:习作是学习成果的外化,需要以内化积累为基础。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平时认真地进行了语言积累,比如,认真摘抄优美句段,朗读名家名篇等,但是一段时间下来,写出来的文章似乎变化不大。摘抄积累究竟有没有用?该怎样摘抄积累才能切实有效?有的学生虽然进行了大量阅读,但对语文学习的提升效果不明显,这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4.
娄梅 《黑河教育》2013,(2):37-37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鳝的语汇、句式和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我在“七年级语文摘抄习惯的培养与方法指导的实验研究”课题中,重点对指导学生语文摘抄、优化阅读过程进行了探索,使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得到“自求得知”的锻炼,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摘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正"摘抄"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学生喜欢摘抄吗?几年级的学生适合开始采用摘抄的读书方法?他们知道如何进行摘抄吗?下面就其中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一、摘抄,所有年级都适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学科中的主题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与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与创造。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1.在阅读中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往往都具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词语和精妙的句子,对词语展开联想。如摘抄"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教师可让学生联想表现同  相似文献   

7.
一、低段课外语言积累有效性的误区 课改一线的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一年级开始,除了“咬定课本不放松”外,还要求学生摘抄课外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的摘抄本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学生的表达能力仍不见提高。反思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行为,笔者认为误区有三:  相似文献   

8.
文远乔 《贵州教育》2008,(15):29-30
一、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摘抄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阅读好的文章,只停留在读上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摘抄优秀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摘抄既促进了读后理解,又利于吸收借鉴.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每天利用耕田种地中的休息时间,把平时读书的心得体会、所见所闻随手记到树叶上,放到瓦罐中,十年功夫攒了几十瓦罐,后来整理成三十卷著作,这就是有名的<南村辍耕录>.蒲松龄于通途大道旁设座访行人,搜集奇闻轶事,记下无数札记.终于写成<聊斋志异>.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语占的积累呢?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做读书笔记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一、做摘抄可以摘抄原文中的名言。课文中的名言警句非常集中,值得摘抄。学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可以摘抄同一主题的名言。如学习《理想》,有"理想"的名言5则。学习《我的信念》后,摘抄有关信念的名言。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积累对于学习语文十分重要。郭沫若先生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歙张。”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汇、句式、段篇,下笔时就能辞直义畅,奔弛放达,任凭吞吐。那么,如何加强语言的积累呢?笔者认为,指导学生摘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新课标实验教材已经注意到在每次阅读教学的“思考、练习”中有意识地安排摘抄,但是,仅仅在课堂上练习几次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摘抄,使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摘抄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笔者在指导学生摘抄方面作了许多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罗列如下以为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一、随时阅读,注重语言积累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积淀、习作技巧不仅来自于课内,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课外阅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的随时阅读。这里的随时阅读包括对课外读物、生活的随时阅读。1.课外读物的随时阅读。教师应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且做好兼具积累性和赏析性的读书摘抄。平时  相似文献   

12.
摘抄,早已被众多语文教师视为让学生积累佳句、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但从教20年,我发现能把好词佳句恰当地引用到自己写作中的学生还是凤毛麟角。因为真正自觉地、主动地在日常阅读中有摘抄习惯的学生极少,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摘抄,所以他们对好词佳句的理解不深,甚至根本不动脑子闭着眼睛抄,尤如道道山脊水汇成的深潭,成了死水。因此,我有了训练学生采用评论性摘抄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刘华敏 《考试周刊》2009,(38):61-61
“摘抄”本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一提到摘抄,很多同学都感到头痛,认为既浪费时间又起不到什么作用。有的同学即使进行摘抄了,也只是把摘抄当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纯粹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才去摘抄,根本不会主动摘抄,更谈不上理解、揣摩、仿效、运用了。这样就导致摘抄不但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无谓地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的事。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摘抄,让摘抄真正收到实效呢?根据平常积累的一些经验,在这方面我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而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更令许多语文老师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三年级学生开学初根本不懂什么叫作文。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作文写作能力呢?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
  1.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平时积累的训练,况且"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阅读能力的科目。语言积累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学生只有多读书,深层理解书本知识,学习揣摩,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语言。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时间有限,虽然大量的书本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独特的知识体系,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很难记起来。语言积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就本人教学经验而言,我觉得随笔摘抄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摘抄"顾名思义就是有选择性地对文章进行抄写,学生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有代表性的好词好句抄写下来,并将其整合到笔记本上,常常翻阅,加深记忆。虽然小学教材中也有文章摘抄任务,但是任务数量有限,目的性明显,将学生的摘抄内容固定在"框架"中,学生必须按照指令摘抄,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厌恶、麻木心理。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随笔摘抄的好习惯,多留意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16.
我教语文并当班主任,每教一个班级,都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讲清读、抄、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多读是摘抄的前提,多抄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多写是读与抄的最好运用。我还用生动的比喻告诉学生:阅读注意摘抄,是随时积累材料的储备仓库;反复熟读摘抄,是欣赏精品材料的展览馆;写作运用摘抄,是快速利用材  相似文献   

17.
许静 《中国农村教育》2009,(11):46-46,58
时下,不少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要求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并背诵。日复一日,摘抄本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学生的表达能力仍不见提高。反思这种事倍功半的教学行为,笔者以为误区有三:  相似文献   

18.
王保梅 《教师》2013,(24):71-72
课外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高效、优化呢?本文中,笔者从激发兴趣、名著导读、方法指津、美读吟诵、摘抄积累等几个方面,一谈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摘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一问题为核心,重点讨论了什么是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阅读摘抄习惯上对阅读内容和摘抄方式的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看书,读书是离不开动笔的,做读书摘抄是阅读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读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写读书摘记有助于阅读注意力的集中,有助于理解和积累资料,读书不记笔记,犹如"黑瞎子掰玉米",学多少扔多少,记笔记就像"燕子垒窝",点点滴滴积得牢牢实实,从小培养学生读书记笔记的习惯,对学生阅读和习作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