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万州举办的"相约三峡平湖品味精彩课堂"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张伟老师执教的《尊严》一课。教学中,张老师紧扣"尊严"这一主题,通过抓"对比和细节"解读课文。不过,有两处细节笔者不大赞同张老师的观点。其一,对课题"尊严"含义的理解。张老师对课题"尊严"的理解一方面是哈默因  相似文献   

2.
儿童的尊严是儿童发展的最高价值,它意味着每一个儿童作为人的存在所具有的独立且自足的价值,因之,儿童的尊严是平等的。儿童的尊严为个体提供自我教化的内在动力。儿童尊严不仅是儿童在教育中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且还是儿童教育应当追求的最高理想。作为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为教育行动设立了最低准则,尊重儿童尊严成为一种无条件要求。作为教育的一个最高理想,它又设定了教育行动的明确方向,教育必须"为了儿童"和"通过儿童"。不正义的教育通常误置儿童尊严的基础,致使儿童尊严由一种目的性价值降低为一种条件性价值,最终导致儿童尊严的贬损和失落。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尊严"。这是2010年以来温总理第三次提到"尊严",也是"尊严"一词首次在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相似文献   

4.
寒来暑往,冬季又姗姗而来,大地万物凋零,唯有耐寒的松柏还顽强地傲立于朔风之中。孔子曾赞叹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陈毅元帅也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正是因为松柏有值得尊敬的品质——在寒冬中不屈的尊严。对于万物灵长的人来说,更需要不屈的尊严。李阳海老师说:"尊严,是一个支撑信仰与生命的支架;尊严,是一个民族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尊严,是人类走向文明、走向兴旺发达的动力和希望。尊严是太阳,高山仰止;尊严是江河,浩气磅礴。做人不能没有尊严,犹如太阳不能没有炽烈的光芒,犹如江河不能没有豪迈的奔涌。"有了这个认识,相信对你来说——这个冬天不太冷。  相似文献   

5.
"人的有尊严生存"包涵三个层次:尊严是人内涵的道德价值,是人们对待自己及他人生存的应有态度,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体现。尊严作为一种道德价值,是对人的价值的确证和肯定,是使人高尚的力量。尊严作为生存态度主要体现为对生命和道德的敬畏。从生存状态来理解尊严,就必须努力创设有助于实现人的有尊严生存的社会条件,使人的生命得到平等而充分的保障和促进,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这是人的有尊严生存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尊严如火     
尊严如火,它可以燃烧掉一切自卑.若人没有了尊严,就像树失去了根,河失去了源头,即使活在世上,灵魂却早已死亡. 尊严贵重如金钱、权力,甚至生命.人有了尊严,才会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成功.尊严是成功之本,是信念之源.有了尊严才有成功.我并不想否认失去尊严就一定失败.但我认为,为了成功而牺牲尊严,当"成功"与"尊严"的失去画上等号,那么这种成功不要也罢.  相似文献   

7.
牛锐 《高中生》2012,(18):10-11
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简而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温家宝总理郑重地提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温总理  相似文献   

8.
"有尊严的生活"命题的提出和强调,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提高个人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无一不和人民群众的尊严密切相关。在制约人的尊严实现的诸多因素中,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缩小贫富差距、化解社会老龄化问题分别构成人的尊严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当务之急和社会前提,这也是人的尊严在当代中国实践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缔造尊严     
<正>翻阅古书时看到荀子的一句话:"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做到有尊严的威信,就可以为师了。那么尊严到底是什么呢?看过一些概念,初步了解到,尊严是人所具有的特质,是人格和人权的被尊重,是上天对我们的一种宝贵的眷顾。《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尊严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是你自己缔造的。"洛克菲勒告诉我们,尊严的谋取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别人的恩赐,生活中我们要很好地把控  相似文献   

10.
论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用工荒"现象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而"尊严论"的热议引发了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的思考.新生代农民工要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更好的胜任岗位需求,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更有尊严的生活.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现状与职业诉求、尊严实现的具体标志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的关系,进而阐明了职业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飞 《中国教师》2009,(7):26-29
<正>对于尊严,马克思曾这样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1]教师的职业尊严在于教师职业能使教师自己高尚起来,能使教师看到自身职业活动的积极意义,认识到"教书育人"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心灵的世界是靠尊严支撑的.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坍塌,心灵就会被践踏.一些父母、老师眼中的"后进生",缺的不是分数,而是人格尊严.每一个"后进生"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他们的心灵备受伤害,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我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在平等的学习环境里享受和煦的教育阳光.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针对当下职业教育被歧视、生存困难等问题,指出劳动尊严和发展尊严的缺失、自信的不足和梦想的萎缩是职教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调整做好导航、以实干赢得尊严、以梦想美丽职教等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径,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重新阐释了"师道尊严"的含义,即将中心由"师尊"转移到"道尊"上;从平等原则、自主原则、参与原则、宽容原则等四个角度出发论述"师道尊严"下的师生关系,提出"师道尊严"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对重塑教师尊严和知识尊严、对我国教育民主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讲国家尊严、民族尊严、家族尊严……而我们人人也都有尊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的孩子虽小,但就不要尊严,就不渴望得到尊重吗?曾几何时,出现了"红校服"、"绿领巾"之类的现象,就广为舆论所诟病。前者虽有光荣的激励,而却使另一部分孩子每天负着沉重压力;后者就简直是教育的歧视——这不禁使人想到文革时挂牌、戴高尖帽游街的情形,是对人格的侮辱。孩子尊严扫地,怎么能指望激发心智潜能,使之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掷地有声的承诺温暖人心,让人振奋。尊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是人的"精神之盐"。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更有尊严、更幸福  相似文献   

17.
《Learning To Do》一书描述了"学会做事"这一终身学习的支柱,其途径遵循四步循环教学法:知晓—理解—评价—行动,通过四部循环教学过程,将其所倡导的中心价值观"人的尊严,劳动的尊严"内化为情感,外化为行动。培育和点燃教育的智慧,赋予学习者以思考和力量。  相似文献   

18.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命是一种特殊存在。生命和尊严对于每个人都是神圣的,然而"文革"特殊的政治环境却造成了人的生命意识的缺失。铁凝的《大浴女》以其发人警醒的深刻反思,昭示了生命和尊严的最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说起服务,我们都会想到第三产业,想到饭店,想到商店,想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尊严,想到被保护的被服务者的权益,还想到了"尊严"与"权益"之下的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总会说,是竞争为我们创造了优质服务,也为我们提供了优质产品。由服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课程里,语文课程是最"尴尬"的.我们似乎可以不用上语文课,学生似乎都懂.所有的评课里,语文学科是最"亲民"的.我们的语文课,谁都可以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丧失了尊严!语文课的尊严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通过语文课赢得一个语文教师的尊严?有人说,什么时候,我们让其他科目的老师听不懂我们的语文课,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