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是不会相会的。”至少.英国短篇小说家吉普林是如此认为的。事实上。当今东方人与西方人时常碰面。当他们会面时.自然而然地必须找出一种合适的问候方式。唉,这就麻烦了!在某个文化里可能恰到好处的事.到另一个文化里就可能过分腧矩了。因此.最佳的做法就是遵守这个耳熟能详的行事准则:“入乡随俗”。  相似文献   

2.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是不会相会的。至少,英国短篇小说家吉普林是如此认为的。事实上,当今东方人与西方人时常碰面。当他们会面时,自然而然地必须找出一种合适的问候方式。唉,这就麻烦了!在某个文化里可能恰到好处的事,到另一个文化里,就可能过分逾矩。因此,最佳的做法就是遵守这个耳熟能详的行事准则:入境随俗。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理论是继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又一理论景观。这种反人本主义的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在西方批评界再掀波澜,并迅速由西方蔓延到全球。这种批评理论主张消解中心,倡导多元文化研究,强调意识形态话语批判和文化政治批评,其主要观点是针对“东方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神话”和“东方寓言”等等西方中心主义观点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西方现代舞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吸收是建构在东方广博的哲学思想和方法上的,它对现代舞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首先就现代舞和东方传统文化进行阐述,然后对现代舞中的东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分析,最后深入研究西方现代舞各个发展时期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运用。  相似文献   

5.
和谐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和谐。和谐观、和谐思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独有的文化,在西方被称为“东方精神”。和谐文化弘扬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7):F0002-F0002
《东方神韵》以“真、善、美”三维价值关怀为基础奠立其整体框架。著者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学”与“文化”相参互照的大背景下,联系泰戈尔、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三位东方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从“东方审美文化”,“东方乡土文化”,“东方宗教文化”三个区位,深入探讨沈从文创作的“东方神韵”及其世界性、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复兴整体科学的时代来了!这是“宇宙对立统一基本模型”的创始人石益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开场白。“地球分为东方和西方。东方形成的文化是整体的,西方形成的文化是剖零的,两种文化恰好对立。以西方剖零文化为基础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剖零科学体系,那么,以东方整体文化为基础上也可以形成——整体科学。”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东西方文化对话和交流的广度、深度上,都取得了空前的进步。既没有了纯粹的西方文化,也没有了纯正的东方文化;西方是世界的西方。东方也是世界的东方。既有东方文化的西方化,也有西方文化的东方化,东西方文化在碰撞、冲突中寻求着对话、融合,在引进、借鉴中进行着批判、排斥。在共同性中寻找着差异性,在差异性中寻找着共同性。  相似文献   

9.
谈佳珺 《文教资料》2009,(14):55-56
近年来西方对东方主义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东方主义通常都以负面形象出现。这种对东方不太正确的表述和看法是对东方的不甚了解和一种文化霸权的体现。就世界而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或者说各个民族之间.都需要一种文化包容、文化理解.如此才能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学自1750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事实上只是一种以欧洲审美文化为依托的美学理论。尽管它有无可争辩的优点,但是由于它完全撇开了东方古老而灿烂的审美思想而无法使自身具有世界性的意义。著名美学家托马斯&;#183;门罗说过:东方艺术包含了西方艺术所没有的重要价值,这就可能在东方美学中发现可适用于任何地方的艺术与审美经验的重要悟性。事实确实如此,东方美学与艺术是不同于西方美学与艺术的另一种美学理论和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1.
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要营造精神和谐的局面,就必须把思想道德建设与培养民族精神放在一个突出位置上,并重视其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一元”与“多元”、“建设”与“批判”、“现代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后殖民主义批评家赛义德的著作《东方主义》标志着后殖民理论的自觉和成熟。在这部著作中,赛义德运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家福柯的知识一权力话语,指出了东方主义与政治的关系,揭示出东西方二元对立观念是人为构造的,是西方虚构出的一种“东方神话”,其实质是帝国主义霸权的产物。这部著作的主要观点是反对本质主义,批判东方主义的文化霸权,具有明显的文化政治批判性。通过以边缘话语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提倡一种多元文化主义,坚持各民族文化的独立、平等,和文化问的交流、合作,从理论上成功地解构了东方主义的东西方中心——边缘二元对立模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殖民主义话语把西方自我作为启蒙的主体,把东方他者作为被启蒙的对象,启蒙的理性之光发源于西方的“主体自我”,照彻的是“客体他者”,它以一种控制、主宰、利用、掠夺和征服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用这种心态对待文化他者,就会不断地动用经济、政治甚至军事手段出售、扩张和输出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15.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是“拇指文化”,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东方则是“食指文化”,专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指责。  相似文献   

16.
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精神的“沙漠化”,企望“回归”东方寻找新的伦理道德资源。在“东亚经济奇迹”中,儒家伦理产生了一种间接效应,而非因果关系。在儒家伦理和文化的精神依托上,不可能造就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奇迹和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  相似文献   

17.
童心解析     
肚子里有蚊子吗?皮亚杰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记述了一个西方的小孩子,因为他爸爸抽烟,吞云吐雾,以后,他从远处看见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看见洗澡时的水蒸气,又说“雾爸爸”;看见天上的云,也说“雾爸爸”。无独有偶,从这幅漫画中,我们东方的孩子,也从家里用烟雾熏蚊子,而想到爸爸肚子里也有蚊子。为什么呢?因为他爸爸不停地抽烟,不断地吞云吐雾。一个是西方的孩子,一个是东方的孩子,其思维方式为何有这样的共同之处呢?幼儿的思维发展,不论地域和国籍,也不分种族和民族,都有共同性的基本规律。思维是在感觉。知觉、…  相似文献   

18.
在后殖民主义文化语境中,“东方情调”的审美意义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论问题。由于审美关系的多元性,“东方情调”必然呈现出多重性的审美意义。在分析以校方情调”为风格特征的艺术作品时,应该看到中国与西方社会在现实基础以及文化关系方面的差异和不同,进而分析对待这些作品的不同的审美态度,还应该分析中西方文化在艺术表达机制方面的区别,具体地说,也就是寓言和“韵”的区别。“韵”是一种以听觉性表达机制为基础的对象化方式,它具有丰富性、和谐性,以及以“远出”来达到交流的辩证属性,由此决定着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意义。因此,对“东方情调”的艺术作品不应该简单地作出否定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文学交融中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嬗变张普如果从王蒙发表第一批所谓“东方意识流”小说的1979、1980年算起,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当代作家把西方作家几百年间走过的文学道路又重新走了一遍。80年代,可以说是多元文化、多元文学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  相似文献   

20.
美籍女作家谭恩美的华裔身份和中国文化知识掩护了她书写的非真确性.她的小说《灶神之妻》有着浓重的东方主义元素,成功再现了“西方拯救东方”的范式.从反东方主义视角解读《灶神之妻》,可以看到谭恩美所书写的中国是西方读者想象中的中国;儒家文化被描写成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中国男人不是被“阉割”的性无能就是满腹淫欲的“厌女狂”;而西方男人和西方文化则成了拯救东方女人和东方文化冠冕堂皇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