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邓小平为明确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最先使用了“小康”概念。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建筑于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详尽规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间、目标和任务,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新时期的主要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 ,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和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总体上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较高水平的、全面的、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从“总体上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前提下,解决好制约小康社会建设的三个“瓶颈”。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包含教育发展目标。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报告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一、终身教育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适应全球化战略的社会组织形式终身教育体系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确立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世纪之初 ,深刻领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以下 3个关系 ,对于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全面建设”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全面建设”与“小康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方面 ,全面建设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 :第一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  相似文献   

6.
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必然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从上世纪70年代未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和目标到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发展和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指出“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我们现在建设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具体指向。所以我们必须努力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这几方面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必经的中间阶段,同时,我国已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总体小康社会”相比,是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新世纪之初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小康”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并且认识到从邓小平的建立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在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仅是一次理论的升华 ,而且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社会主义作为社会运动的一种形态 ,必然是由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本文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社会文明进步在内涵上的统一性、内在要求与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这一思想主要包括发展前景、发展目标、战略意义及实现途径等方面,初步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轮廓,使得我国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小康社会就其实质来说,它是一个不断消除贫困、达到共同富裕以最终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攻坚和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客观地分析我国现阶段贫困的基本特征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相应的反贫困措施,这对实现中国社会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教育面临着国民科学素质低、劳动力知识结构低、人才状况国际竞争力低的严峻挑战,要在未来50年内成为教育强国,必须适度超前地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5.
小康社会是中华文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原有的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将会出现一个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出现,将改变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私密化"的格局,在促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实现整个社会生活的重新整合.而社会生活的这一变化,又为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思维转型,进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从低层次小康向较高层次小康转变,从不全面的小康向经济文化共荣的小康转变,从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向东西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小康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只有积权稳妥地推进这“三大转变”,才能使我国顺利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呼唤教育加强创新,深化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必须进一步坚持民族独立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素质教育;尽快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品位;深入开展创新教育;以加快学校自身的信息化步伐为基础,实施广泛的信息教育;实施广泛的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高度的政治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对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只有解决好思想认识定位,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建设协调运作和推进法制化进程、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合力攻坚,齐头并进,才能克服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实现"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依靠科技和教育,依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现代农民。必须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建立农村教育新体系,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发展;要改革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