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当今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教育资源相对充裕,机遇与挑战、合作和竞争兼具的新时代,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因身份困境而逐渐迷失了自我,出现缺乏自我认同、贬低自我价值等心理健康问题。为深入了解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群体的身份生成,从家庭、学校和同伴三个影响学生自我认知的重要群体出发解析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身份困境,并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主体性、同伴竞争等多重角度寻找该群体身份困境的纾解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校心理咨询站从88年成立至今,已经接待了几千人次的来访咨询,据初步统计,农村籍大学生来咨询站的访问率占了85%以上。这些学生觉得压力重重、焦虑不安,没有朋友、没有自信、没有快乐,心理感觉严重失衡,他们往往在校园里是以“失落者”的形象出现。 一 社会环境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影响 (一)城乡差别导致农村籍大学生的严重自卑心理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来自偏僻山村或城市远郊的学生一旦步入喧闹的繁华城市,难免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自我发展意识日益增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内在自我期待与外在的实际行为、自身的发展水平及社会的要求等都存在着矛盾与不平衡,随之而产生了大学生对自我的否定与内心的自责与痛苦,即自卑心理。自卑是影响大学生走向成功的最大敌人。长期自卑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其身心健康,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自卑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个体自身因素等方面。克服自卑心理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城市大学生相比有许多自身的特点。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既有积极方面的因素,又有消极方面的因素。消除农村籍大学生的消极就业心理,除了外部调适,更重要的是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大学生自卑心理以期望自卑为主,其次是认同自卑。环境对个体自卑心理的影响显著,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有比较强的认同自卑。帮助大学生达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以及制订切合大学生实际的专业发展目标,是独立学院教育者实现对大学生自卑心理有效干预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21,(1):118-123
农村籍大学生语言态度调查极具现实意义。项目组采用问卷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564名西部农村籍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对普通话、家乡话及学校所在地方言的语言态度变化。结果发现:(1)农村籍大学生对普通话评价较高,整体呈上升趋势;(2)农村籍大学生对家乡话的评价波动较大;(3)农村籍大学生对学校所在地方言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态势。在跨度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农村籍大学生语言能力有所提高,由单一语言交际者转变为多语交际者。农村籍大学生语言态度发展变化的模式与自身的情感体验、语言社会化、语言生活环境、社会阅历以及对外部世界认知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当代不少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并相应地呈现出多种外部行为特征.它是外界客观环境和大学生主观心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了解大学生的自卑行为特征,研究分析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利与害,有益于我们教师有针对性加以教育引导,以趋利避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能力无法发挥,自验预言的作用使其虚构自我概念日益得到强化,如此循环,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虚构自我是指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与其真实能力不符.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其自卑心理的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9.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成本比较低廉,而且门槛也比较低,这种情况逐渐成为就业创业的一种重要的途径。目前,有许多农村籍的大学生在返乡就业创业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不完善、复杂的农村环境以及个人就业创业素质低、能力差等因素的阻碍。为此,可以通过完善国家政策、加强执行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和设备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途径,破解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困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一项始于2013年且仍在进行的追踪调查,探讨进入精英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特殊的社会体验(不少研究指出的“自卑”心理)。所谓的“自卑”可以重新加以概念化,即农村籍大学生的一种特殊主观建构——对自身社会能力的“低估”,可被纳入社会流动研究的视域考察。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能力的“自我低估”是他们经历向上的社会流动时不熟识新的地位文化的结果。由于自认为缺乏被认可的“知识”和“文化技能”,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提及感到“不自信”,倾向于对自身的社会能力进行负面评价。由于否定自身的社交能力,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会倾向减少在非学业领域的探索。对农村籍大学生自卑现象的考察应着重结构分析。其意义在于,既可深入揭示其本质与社会成因,也为消解针对农村学生的刻板印象并进而为他们增能赋权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行为回避、性格怪异等方面.自卑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产生负面影响.深入剖析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找出矫治的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卑是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导致大学生素质缺失的主要方面之一,自卑心理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影响到他们的将来。文章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的表现、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针对性的提出克服自卑心理的具体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消除自卑心理障碍,努力培养健全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面对持续攀升的毕业人数和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返乡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的首选,但目前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不足、传统观念束缚、融资困难、创业教育缺乏以及创业环境复杂等问题,严重阻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和现实条件。以"职业锚"理论研究为切入点,主要从营造社会氛围、增强创业本领、丰富融资方式、优化创业环境和健全创业教育等五个方面对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自卑”作为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在部分大学生身上都有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良好个性的发展和自我能力的正常发挥。文章通过对这部分大学生自卑心理表现的具体分析,寻找其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目卑体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弄清楚当代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资料查询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探讨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并依此为基础探究体育运动对自卑心理的影响,从而为体育心理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显。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能够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对全面建设新农村起到重要历史作用。通过分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特殊表现及其原因,找到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契机,使之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动力。以期加深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优势,然后针对农村特殊的人才需求和农村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解决对策,具体包括加强服务系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了大众化的阶段,大学生的增多也导致了就业难的问题,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尤为突出。因此,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要如何有效地引导解决,能够帮助到农村籍大学生顺利就业甚至高质量就业,成为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了几条可以改善其现状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现象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同一性扩散是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的表现主要有缺乏自我认知,没有形成统一和连贯的自我意识;缺乏对环境和社会的认识,价值判断混乱;缺乏解决各种矛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大学生同一性扩散主要源于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家庭与学校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预防和解决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扩散的策略在于加强引导,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拓展途径,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和社会;注重实践,帮助大学生调整自我与环境的矛盾,积极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障碍,其产生原因是复杂的。要克服自卑心理,青年学生就必须端正对待自卑的态度,客观评价自我,锻炼坚强的意志,从而培养起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