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学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模拟电路部分电视课为62学时,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一书中的第一~五各章。基本要求在教材每章后面的《本章小结》中已经写明。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本章内容比较多,而且都是《模拟电子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以后各章的基础,属于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一、两种共射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和特点图1(a)是最简单的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图1(b)是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后者从交流通路看也是共射接法。这两种电路  相似文献   

2.
电子技术基础(二)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本课内容共分五章,这里简要介绍各章的学习要点,并作些典型例题分析,以帮助同学搞好期末复习,达到教学要求。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路的基本单元,许多实际电路是由它组合或演变而成。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本章介绍,所以它是本课的基础知识,也是重点所在。一.学习要点  相似文献   

3.
现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将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的教学重点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放大电路是组成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各种实际电路均以它为基础,演变、派生、组合而成,因此,学习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现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将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电路的教学重点内容归纳如下:第一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放大电路是组成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各种实际电路均以它为基础,演变、派生、组合而成,因此,学习本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是自学考试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考试课程,是普通高校现在设置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三门课程的综合。它理论知识点多,内容庞杂,难度较大。如何将这门课学好并顺利通过自学考试,是广大考生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内容的学习谈一些看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一、电路分析基础部分电路分析基础部分的内容是教材第1-3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简单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及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学习的重点是电路的基…  相似文献   

6.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立体几何第一章“直线和平面”的主要内容是空间的线面关系及其性质。其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是本章的重点。这一章又是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它涉及的概念多,初学时困难较大。实践证明,本章学习的效果将直接  相似文献   

7.
一、以基本放大电路为基础,贯穿全书 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认识电子技术的阶梯。特别是三极管工作状态,放大过程,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原理,必须详细的反复给学生讲解明白。这是因为:(1)学生切步接触电子线路知识,是他们学过的《电路分析基础》等课程的具体应用。要真正的理解有一个过程,特别是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学生多对直流通路易于接受,而对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等内容理解较慢。(2)基本放大电路是本门课程其它章节的基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内部原理,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  相似文献   

8.
为了帮助同学们搞好期末复习,本文将对各章的教学要求和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一些典型例题。要求同学们对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分析运算系统复习,深入理解。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一、教学要求1.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外特性,会在共射输出特性曲线上求β。2.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会判断电路是否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一、学习要点1.双极型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作用,XPX型三极管共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有关主要参数,PNP和NPN型三极管在电压、电流方向上的不同点。2.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直流通路和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基础(一)本学期的课程结束了。课程的内容基本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上册中的第一、二、三章(其中场效应管和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将在下学期讲授)。为了便于同学们进行期未复习,现将这部分内容的要点列举如下,并附以两小  相似文献   

11.
八○级电子技术基础(一)本学期的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一、二章中关于场效应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部分以及第四、五、六、七、八、九等章中的主要部分。本文先将上述各部分的要点按不同程度的要求分别列举,其次将本课程需要记忆的公式作一归纳,最后附一些复习题和答案。一、课程内容要求1.需要掌握的内容:反馈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各种反馈形式的判断(如正、负反馈,串联、并联反馈,电庄、电流反馈,交流、直流反馈),引入反馈后的一般表达式,深反馈情况下的输入、输出关系,产生正弦振荡的相位平衡和振幅平衡条件,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一部分,学习好放大电路,对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非常重要,关于放大电路的重点、分析方法,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习推敲,作以下归纳,供同学们参考。 1 基本放大电路的重点 基本放大电路的内容比较多,必须掌握其重点。 1.1 放大电电路的组成原则,静态工作点的估算,组成原则是: (1)因为晶体管是用于起放大作用,所以,电源极性必须使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以保证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例如,对于NPN型管来说,应该使V_(BE)>0,V(BE)<0。  相似文献   

13.
初二物理第三章《电流的定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教材前后联系来看。第二章《电流》讲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连接。学完这一章,自然要问:通过电路的电流方向是怎样确定的?电流的强弱是怎样表示的?电荷的存在是形成电流的内因,而外因又是什么?通过电路的电流要遵循什么规律?等等。本章就是要解答这些问题的。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是电学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要掌握电流的定律,就应首先树立起这些基本概念;要学好电功、照明用电、电磁现象、电动机等知识,也非要牢固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不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本章内容的广泛应用来看。电流的定律——主要是指欧姆定律,它是在实践中应用很广而能反映本质的最基本的物理规律之一。它不但在直流电路中应用,也广泛应用在交流电路中。既然本章教材同前后的教材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又在实践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就必须引导学生学好它。  相似文献   

14.
有机化学是化轻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反应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本课程文字教材共十八章内容,第十八章不作为考试要求,其中第二章至十三章为重点内容,下面分别介绍第二至十三章复习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放大电路是很基本的内容。基本放大电路分为共发射极,共集电极与共基极三种形式。其中以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侧重点,因而对应相应章节开出的实验,亦以共射极电路结构为主。如单级放大器实验,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实验,以及分立元件OTL功率放大器实验,几个实验电路都以共射  相似文献   

16.
为了帮助同学们作好期末复习,现将电子技术基础(二)——模拟电子电路课程的复习要求进行小结,并通过复习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掌握解题方法和复习要求。 1 复习要求 第一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放大、静态与动态、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概念。 掌握用近似值算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掌握用微变等效电路法估算单管共射放大  相似文献   

17.
“市场营销学”是八九级经济类财会、商企管理、保险等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和选修课(普专班除外),本课程授课采取面授形式,由内蒙古电大统一命题考试。 第一章 绪论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市场营销的一些基本问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电路基础 (1 )》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课内学时 72 ,学分 4。为了便于同学们作好期末复习 ,本文按章节在对教学内容和复习要求作出小结的基础上 ,给出复习练习题供同学们复习参考。第一部分 教学内容和复习要求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一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 :电路的组成 ,电路分析的概念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 :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电阻、电容及电感 ,独立电源 ,基尔霍夫两个定律 ,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二 )教学要求掌握电流、…  相似文献   

19.
第一部分 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 液压传动基础知识主要是教材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包括了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基本计算公式,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基础。这些内容是贯穿于本课程的始终,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和记忆,更要灵活运用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20.
第七章简单的电现象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要求本章教材包括基本静电现象、电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的组成。教材的编排是由静电到动电,由电流到电路,相互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是学习电学的预备知识。同试用本的相应章节比较,新教材删减了一些与解释摩擦起电无关的原子结构的内容,增加了电流的效应一节,使神秘莫测的静电和电流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观察的具体现象。本章教材中的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电流和电路组成,对于学生进入电学大门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是本章的重点。通过本章教学要求达到:1.了解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