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结果。文章从汉语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对英语的影响,并对中国英语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结果。文章从汉语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对英语的影响,并对中国英语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属于规范英语,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它用来描述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自然、风土人情等,对丰富英语内涵、介绍中国文化等有着积极作用。而"中式英语"属不规范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日常交际、写作和翻译中,受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而成,是英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应该尽力避免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于“中国英语”的研究甚为活跃,不少人赞同“中国英语”作为新的国别英语加入世界英语大家庭。文章认为,英语是中国对外交流的首选外语,在中国的本土化无法避免,但本土化的结果是提高了英语的表现力,而不意味出现了作为国别变体的“中国英语”,建议用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来冠名在中国本土化且带上中国文化色彩的英语。  相似文献   

5.
中国英语与英语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国英语的概念,强调了中国英语在英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重视中国文化,应用中国英语来表述中国特色,以丰富英语写作内容,同时促进中国英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国际语言或世界语言,英语的繁荣和扩散及其在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中的重要性带来了英语教育的相应变化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作为母语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作为外语的英语,标准英语,中国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等概念旨在从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角度来探讨中国英语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引进并不断发展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同样存在着一种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相冲突的问题,那就是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二者共存却也发生矛盾。本文基于自身专业知识及经验,对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辩证理解。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3,(67):91-92
中国英语是英语语言与典型的中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变体,用于表达中国特有的思想文化及独特事物,是传播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外语教学中增加中国英语的内容可以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英语的全球化将导致英语的殖民化和霸权化,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及其文化不应以牺牲汉语及中国文化的学习为代价。而中国英语体现中国身份的表现层面:词汇和句法语篇则表明英语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使得中国英语的出现具有其客观合理性,是向世界传播中国身份和文化输出的有力工具,应该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予以提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英语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导致出现了两种具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的畸形英语,而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英语。在中介语与语言石化的理论基础上,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出发来理解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现象与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外交际中,通过音译、译借、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交际,逐渐将中国文化和风俗融入其中,这就形成了中国英语。在与外国人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交流时,主要通过中国英语了解中国的事物与中国的文化。因此,中国英语被看做是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2.
杨艳 《海外英语》2011,(15):167-169
该文探讨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是由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所致;而中国英语是规范英语,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推动作用。虽然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但并无严格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中式英语的一些说法是可以转化为中国英语,这种转化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英语作为不同国家或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工具必然引起英语在不同地域的本土化。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国英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作和生活中。中国英语并不是属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工作或生活中所惯用的语言,而是中国英语使用者们用来诠释中国特有文化的一种表达。中国英语是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经济、政治的语言,因此具有本土的文体色彩,从中国英语产生演变过程来看,可以从四个不同的语域体现中国英语的文体色彩:政治经济、旅游文化、文化输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4.
面对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如何有效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涉及的内容众多,诸如中国文化输出的基本内容、中国文化输出的主体、利用中国英语对外输出中国文化的途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等等。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媒介,中国英语能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从而促进中国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阐述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提倡在双向平等的基础上,既吸收异域文化,又输出本国文化,有利于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阐述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特,占'及其发展趋势.提倡在双向平等的基础上,既吸收异域文化,又输出本国文化,有利于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在中国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剖析了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误区,即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而忽视中国英语和本土文化的地位。这不利于实现真正的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对我国对外交往造成诸多障碍。本文阐明了英语教育中引入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的意义和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英语教育呼唤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在中国的地位变得极为重要.本文剖析了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误区,即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而忽视中国英语和本土文化的地位.这不利于实现真正的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给我国对外交往造成诸多障碍.本文阐明了英语教育中引入中国英语和中国文化的教育的意义和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时代,对中国英语的研究在对外宣传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中国媒体出版的英语新闻是中国英语书面语的直接体现,因此通过分析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刊物China Daily刊登的2010上海世博新闻,对比中美世博官方网的宣传资料,说明中国英语不仅客观存在,而且丰富了国际英语的内涵和表达方式,并将发展成为世界英语变体家族的一员。  相似文献   

20.
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客观上导致英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国别变体——中国英语。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英语”的国别特色被忽略,英语教育基本上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的教育,英语教学中去中国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英语”是全球化的产物,英语教师应提高文化自觉性,将中国文化纳入英语教学之中,迎合“中国英语”教学的时代需求,培养会通中西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